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8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竖直U型埋管地下换热器的传热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钻孔壁为界,将所研究的传热区域划分为土壤部分和钻孔内两部分.对于钻孔外土壤部分的传热过程,采用线热源理论建立非稳态模型进行分析讨论;在钻孔内,对一维模型和二维模型进行了对比,从而得出增强地下换热器换热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A method of workflow scheduling based on colored Petri ne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ffective methods of workflow scheduling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workflow systems. Based on the study of existing scheduling methods, a method of workflow scheduling, called phased method, is proposed.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colored Petri nets. Activities of workflows are divided into several groups to be scheduled in different phases using this method. Details of the method are discuss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deal with the uncertainties and the dynamic circumstances very well and a satisfactory balance can be achieved between static global optimization and dynamic local optimization.  相似文献   
13.
标准物质的定值是研制标准物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带宽标准物质的定值过程采用多家实验室协同定值的方法。本文以纳米二氧化钛带宽标准物质为例,对带宽标准物质的定值过程及不确定度评定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4.
2-Aminothiazole was electropolymeriz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CV) on the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GCE) surface. Poly(2-aminothiazole)/MWCNTs/GCE was used for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ions. The anodic peak currents of copper ions evaluated by differential pulse stripping voltammetry (DPSV) are linear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in the range from 1.0 x 10(-7) M to 2.0 x 10(-5) M with a linear coefficiency of 0.9985. The detection limit is 2.0 x 10(-9) M calculated for a signal-to-noise ratio of 3 (S/N = 3).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successfully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ions in drinking water, and the recovery was 96%.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和溶胶-凝胶法将不同层数、不同含量的纳米二氧化锆(ZrO2)粒子组装于活性炭表面,得到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用比表面测定(N2-BET)、X射线荧光光谱(EDXRF)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系统地研究了纳米ZrO2改性的活性炭对水中2,4-二硝基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活性炭对2,4-二硝基酚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过程主要受分配作用控制,吸附容量比改性前提高了25%,而接触时间和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并且酸性条件有利于吸附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制备了苯乙烯和4-乙烯基吡啶嵌段共聚物(PS-b-P4VP),并用溴代正丁烷对其进行季铵化,得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S-b-P4VP.BuBr。采用核磁共振(1H-NMR)、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有机元素分析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将PS-b-P4VP.BuBr在水溶液中进行自组装研究,透射电镜(TEM)结果显示,共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四氢呋喃(THF)的比例可以调控聚集体的形态,随着THF含量增加,聚集体形态从球形依次向棒状、大复合胶束转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以吲哚为原料合成5-羟基吲哚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磺酸基保护吲哚活泼3位,取代吲哚5位获得了5-溴吲哚,经水解合成目标物。本方法首次采用相转移催化剂实现了5-溴吲哚得高效率水解。优化了合成工艺:反应物乙酸酐与2-磺酸钠-二氢吲哚一水合物的摩尔配比为20∶1,pH为11,选用四甲基氯化铵相转移催化剂,产物得率达到了81.2%。  相似文献   
18.
利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单分散的PS及交联PS微球,干燥后经CTAB重新分散制得PS微球分散液;无定型TiO2溶解于H2O2制得钛前驱体过氧钛酸(PTC),并将PTC缓慢滴加入PS微球分散液中,强烈搅拌加热制备得到了TiO2/PS复合微球。经扫描电镜观测,发现微球由于在过氧介质中反应表面发生了破裂;采用化学稳定性更好的交联PS微球,制得表面形貌完整的复合微球。经X射线衍射测定,证明复合微球中TiO2为锐钛矿型。因金红石TiO2介电常数强于锐钛矿型,其电流变性能较强。为了制备金红石TiO2/PS复合微球,向体系加酸以调节体系酸度,发现当加入0.5 ml浓硫酸时,制备得到了表面形貌完整,且表面TiO2晶型为金红石的复合微球,并且再加入少量PVP后,微球表面TiO2的量明显增多,经热重分析测定其含量为8%。将复合微球分散在氨基硅油中,测试其在不同电压下粘度与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使用复合微球作为电流变液固体相时沉降稳定性比纯提TiO2高了25倍;当分散体系两端电压为3000 V时,其屈服压力为525 Pa,最大粘度278.9 Pa.s。  相似文献   
19.
 了观察和度量岩石空隙结构随应力的变化,研制了一种能和微焦X射线CT系统配套使用的三轴仪,该设备轻便,能够施加三轴压力,并在不卸载压力情况下对试样进行CT扫描和渗透系数的测量,且能够实时记录压力和变形等数据。利用研制的CT三轴仪得到了Berea砂岩在加载过程中的一系列CT图像,结合3DMA空隙结构计算方法,获得了Berea砂岩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有效孔隙半径分布、有效喉道半径分布以及弯曲度分布等定量细观几何特征。同时采用瞬态脉冲法测量了Berea砂岩不同方向的渗透率随有效围压的变化规律。结合围压对细观空隙结构参数的影响,认为细观空隙结构的变化是导致渗透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当有效围压从零增至15 MPa时,半径40~100 μm的孔隙数量减少、孔喉半径减小以及Z方向的迂曲度增加,这是导致Berea砂岩渗透率随有效围压增大而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糖胁迫下鲁氏接合酵母的代谢指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糖渗透压培养基(高渗培养条件,糖质量分数80%)和基本培养基分别培养鲁氏接合酵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生长OD值的变化,采用硅烷化衍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酵母胞内物质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胞外物质成分,并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对其分析。结果表明,高渗培养条件下鲁氏接合酵母呈对数生长,在对数期取样,测得胞外物质共36?种;基本培养条件下的鲁氏接合酵母测得胞外物质共47?种;基本培养条件下的酿酒酵母测得胞外物质共45?种。在高渗环境下,鲁氏接合酵母以醇类、酯类居多,没有产生酮类化合物。PCA模型可以完全把3?个样本分开,说明差异性显著。PLS-DA模型的R2、Q2都接近1,说明可信度较高,并通过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值挑选出高渗培养条件下鲁氏接合酵母的特征性物质7-辛烯酸乙酯、3-(甲硫基)丙基乙酸酯、2-十三烷醇、十五烷酸-3-甲基丁酯、9-癸烯酸乙酯、3-(甲硫基)-1-丙醇、2-癸醇。鲁氏接合酵母胞内物质共检测出83?种,高渗培养条件和基本培养条件下鲁氏接合酵母相同物质有23?种,高渗培养条件下鲁氏接合酵母差异性物质有27?种,差异性物质说明鲁氏接合酵母能够耐高渗透压,会产生一些糖类、醇类、酸类等物质来保护细胞使其能够在高渗培养条件下生长,这些物质涉及糖代谢、能量代谢等。研究结果为今后研究鲁氏接合酵母耐高糖渗透压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