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697篇
  免费   17806篇
  国内免费   10553篇
电工技术   14276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14311篇
化学工业   23557篇
金属工艺   10451篇
机械仪表   11561篇
建筑科学   14311篇
矿业工程   5581篇
能源动力   5127篇
轻工业   12699篇
水利工程   4251篇
石油天然气   8301篇
武器工业   2016篇
无线电   205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824篇
冶金工业   6552篇
原子能技术   1950篇
自动化技术   24766篇
  2024年   630篇
  2023年   2626篇
  2022年   5273篇
  2021年   7522篇
  2020年   5647篇
  2019年   4369篇
  2018年   4878篇
  2017年   5728篇
  2016年   5005篇
  2015年   7582篇
  2014年   9582篇
  2013年   11374篇
  2012年   13340篇
  2011年   13866篇
  2010年   12872篇
  2009年   12100篇
  2008年   11971篇
  2007年   11310篇
  2006年   10243篇
  2005年   7998篇
  2004年   5590篇
  2003年   4736篇
  2002年   4538篇
  2001年   4008篇
  2000年   3211篇
  1999年   2537篇
  1998年   1610篇
  1997年   1322篇
  1996年   1225篇
  1995年   1053篇
  1994年   863篇
  1993年   529篇
  1992年   433篇
  1991年   309篇
  1990年   252篇
  1989年   214篇
  1988年   149篇
  1987年   101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26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59年   10篇
  1951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潘艺  吴玮  黄天寅  王骁 《给水排水》2021,47(8):160-166
在分类用户用水模式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选取5个特征流量进行水表误差曲线重建,对水表误差值进行修正,建立了基于水表误差曲线重建的表观漏损量估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对苏州市研究区域内新建小区、老旧小区、工业、商业、学校和医院等6类用户的水表误差进行修正,各水表的误差修正值分别为-0.25%、-4.1%、-4.59%、-2.03%、-5.74%、-0.34%,据此计算得到各类用户的表观漏损水量分别为7.41万m3、103.42万m3、292.50万m3、28.29万m3、167.83万m3、2.82万m3.与传统方法相比,建立的方法考虑到用户用水模式对水表误差曲线的影响,对表观漏损水量估算更为准确,能为用水行为类似的苏南地区的表观漏损水量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2020年汛期,江苏省太湖地区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省太湖地区水利工程管理处提前部署,细化预案,科学预降太湖及区域河网水位.在发生超标准洪水后,通过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精准调度,错峰运行,部署处属枢纽工程全力投入排水运行,在精准调度、安全运行和信息化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对同类工程的调度运用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推行,促进了水利工程平稳投产及运营.水管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涉及体系建设、教育培训、现场运管、应急管理等方面,考核事项众多,所以明确创建关键因素、动态评价创建成效是标准化创建的重要任务.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创建各阶段中具有主导作用的关键因素,以江苏水管单位的标准化创建实例,探讨了动态评价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4.
在裂隙岩体注浆工程中,由注浆压力引起的裂隙位移对注浆扩散过程影响显著。为研究浆体在裂隙岩体流动时浆液的扩散规律,克服以往假设裂隙无开度变化且仅在单一裂隙内考虑浆液扩散的情况,将传递矩阵算法引入宾汉流体本构方程,利用传递矩阵求解任意位置处的裂隙位移,同时建立考虑浆液在岩体间劈裂注浆的简化裂隙岩体模型通过加设阻力来模拟浆液在岩体内扩散的能量耗损,从而在平板裂隙条件下可以完整准确描述浆液在裂隙中及岩体间连续扩散的过程,建立了基于传递矩阵法的裂隙岩体注浆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分别建立单裂隙、多裂隙注浆模型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岩石伺服试验机和声发射仪,对小浪底三叠系细砂岩进行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将试样变形过程划分为压密、弹性、塑性和破坏四个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试样声发射幅值、峰值频率、振铃计数和能量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试样声发射b值以及累计振铃计数的演化规律,得出了岩石的破坏时间前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压密和弹性阶段试样声发射幅值、振铃计数和能量处于较低水平、峰值频率频带数量依次增多;塑性阶段试样幅值增大、振铃计数与能量上升且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峰值频率数值增大且呈现多频带化,临近破坏阶段试样产生大量100dB的高幅值信号,振铃计数与能量持续急增,峰值频率降低,频带减少;声发射b值的变化规律可以间接反映岩体内部微裂隙萌生、扩展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996.
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剪切强度是研究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是解释土与混凝土相互作用问题的理论基础,为探究含水率、干密度及法向应力对粉细砂与混凝土接触面剪切强度的影响,开展不同含水率、干密度及法向应力工况下粉细砂与混凝土接触面直剪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试验因素对粉细砂与混凝土接触面剪切强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法向应力>含水率>干密度;粉细砂与混凝土接触面剪切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在低法向应力下表现出应变软化特性,在高法向应力下呈现出应变硬化特性;粉细砂与混凝土接触面在高法向应力下形成一定厚度的剪切带,且剪切带厚度和面积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干密度下,粉细砂-混凝土接触面剪切强度在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随含水率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粉细砂最优含水率附近接触面剪切强度达到极大值,且这种变化趋势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愈发显著。  相似文献   
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建设的第一批水电站已逐步到达国家规定的发电许可年限,但随着水电工程技术的成熟,各水电站的设备管理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在机组经历了数次大修,并且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后,至今仍然保持着良好的运行能力。本文以EA公司的健康指数算法为基础对发电机组各设备当前健康情况进行评价,然后结合木桶原理,进行发电机组今后可运行寿命的综合评估。本文以广西西津水电站为例进行计算和评估,证明了在进行水电站延寿评估时该方法是合理的,并且通过延寿评估后,可以使清洁能源更加合理的利用,也优化了水电资源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998.
为了研究混凝土细观层次断裂力学特性,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原位XCT扫描,基于扫描图像提出了具有真实内部结构特征的混凝土二维细观模型,并预先在水泥砂浆和骨料-水泥砂浆界面插入零厚度粘结裂缝单元用以模拟潜在的裂缝。通过对该模型进行混凝土单轴受压数值仿真模拟,讨论其裂缝的发展过程以及不同细观结构和相应参数对混凝土断裂损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得到的混凝土二维模型抗压强度与试验测得的强度相接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受到水泥砂浆和骨料-砂浆界面裂缝单元的绝对数值影响,其中水泥砂浆裂缝单元强度对材料强度起控制作用;骨料-砂浆界面裂缝单元强度与水泥砂浆裂缝单元强度的比率对裂缝衍生发展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9.
玄武岩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可在混凝土中产生互补和协同作用,大幅提升混凝土性能.文章通过试验研究的方法,探讨了玄武岩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氯盐侵蚀性能.从试验结果来看,纤维混掺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盐侵蚀性能,而玄武岩纤维掺量0.15%、聚丙烯纤维掺量0.5%的混杂纤维混凝土抗氯盐侵蚀性能最佳,建议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采用.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以地形为基础的HSC产流模型(HAND-based storage capacity curve),以典型半干旱丘陵区的辽宁省叶柏寿流域为研究区,检验模拟效果。在只改变产流模块的情况下,把HSC线型同HBV(hydrologiska byrans vattenbalansavedlning)模型的beta函数、新安江模型的蓄水容量曲线、基于雨强阈值的超渗模型进行比较后发现,在进行长时间序列模拟时,极端高洪峰流量过程对径流的模拟结果有很强的影响。传统模型依赖参数率定,普遍存在参数过拟合现象,即为了提高洪峰流量模拟精度,导致优化的产流参数严重背离物理意义和假设。研究提出的产流模型基于HSC线型并耦合根系区蓄水容量反演的MCT方法,参数物理意义明确且无需率定,可避免传统模型存在的为提高对少数洪峰流量的模拟精度而产生的参数过拟合现象,因此在率定期和验证期其洪水模拟精度表现更为可靠和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