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62篇 |
免费 | 313篇 |
国内免费 | 23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20篇 |
综合类 | 469篇 |
化学工业 | 592篇 |
金属工艺 | 389篇 |
机械仪表 | 603篇 |
建筑科学 | 682篇 |
矿业工程 | 207篇 |
能源动力 | 143篇 |
轻工业 | 563篇 |
水利工程 | 190篇 |
石油天然气 | 383篇 |
武器工业 | 80篇 |
无线电 | 60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91篇 |
冶金工业 | 228篇 |
原子能技术 | 66篇 |
自动化技术 | 5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127篇 |
2022年 | 148篇 |
2021年 | 165篇 |
2020年 | 141篇 |
2019年 | 153篇 |
2018年 | 145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116篇 |
2014年 | 284篇 |
2013年 | 183篇 |
2012年 | 237篇 |
2011年 | 237篇 |
2010年 | 216篇 |
2009年 | 220篇 |
2008年 | 245篇 |
2007年 | 264篇 |
2006年 | 306篇 |
2005年 | 293篇 |
2004年 | 293篇 |
2003年 | 274篇 |
2002年 | 207篇 |
2001年 | 186篇 |
2000年 | 227篇 |
1999年 | 231篇 |
1998年 | 192篇 |
1997年 | 170篇 |
1996年 | 175篇 |
1995年 | 185篇 |
1994年 | 157篇 |
1993年 | 138篇 |
1992年 | 122篇 |
1991年 | 119篇 |
1990年 | 112篇 |
1989年 | 96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42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48篇 |
1984年 | 37篇 |
1983年 | 38篇 |
1982年 | 29篇 |
1981年 | 31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10篇 |
1977年 | 6篇 |
1964年 | 7篇 |
195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71.
蛇曲井稳态产能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蛇曲井是一种新的复杂结构井,其生产井段起伏较大,不能直接用常规水平井产能公式计算其产能。以1口蛇曲井在无界地层中生产时引起的势分布为基础,根据镜像反映和势叠加原理,建立了底水油藏、气顶底水油藏及边水油藏中1口蛇曲井生产时的势分布和压力分布方程。考虑井筒流动和地层渗流的耦合作用,建立了蛇曲井的稳态产能计算模型,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实例计算表明:当井的水平段起伏较大时,不能将其处理为水平井,而应根据蛇曲井产能计算模型计算其产能,否则将导致产能预测出现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72.
在焉耆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均发现原油,目前关于侏罗系产层原油的油源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对研究区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认为侏罗系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原油不仅在物理性质上有一定的差别,而且在地球化学组成及生物标记化合物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应具有不同的来源。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属于典型腐殖型干酪根成因,而侏罗系八道湾组原油除了具有腐殖型干酪根成因的某些特征外,还具有湖相泥岩生烃的特点。通过原油与各类源岩生物标志物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与西山窑、三工河组烃源岩及石炭系、三叠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与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对比性较好。侏罗系八道湾组原油与八道湾组、三叠系源岩有一定相似性,因此认为八道湾组源岩为其主要源岩,三叠系源岩也有一定的贡献。目前勘探生产主要以八道湾组烃源岩为目标,下一步应加强对三叠系烃源岩贡献区带的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73.
高保真单昌金属线材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单昌连铸技术是一项新型金属型材料造技术,该技术的特点是可以制造无限长的单晶导电金属线材,为高保真通讯电缆的开发提供优质导材材料,本文对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74.
75.
76.
葡萄水分胁迫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葡萄水分胁迫反应的研究严大义,张开春,叶金伟(沈阳农业大学)(中国果树研究所)我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葡萄园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灌溉条件是这些地区葡萄种植业的前提。既使在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灌溉也是葡萄经济栽培的保证。干旱降低葡萄产量。影响葡萄品质及酒质... 相似文献
77.
78.
79.
80.
为克服水流冷却在固体激光热管理中结构复杂、稳定性差、能耗大等缺点,设计了热管冷却的Yb:YAG激光放大器.分别通过理论和实验验证了热管冷却技术的可行性.首先,建立了三维、瞬态的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对于6 kW、1.2 ms的泵浦能量,1 Hz重频下的热管冷却和水流冷却散热能力接近;其次,实验测量了Yb:YAG放大器的输出能量,两种冷却方式在1Hz下的输出能量基本相同,热管冷却的能量稳定性更好.通过优化热管参数,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输出功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