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6篇
矿业工程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大尹格庄金矿的尾砂进行了室内试验,测试了尾砂的粒径组成,研究了极细粒尾砂的沉降规律,测试了极细粒尾砂充填料浆的流变特性和充填试块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极细粒尾砂中粒径小于38.5μm的占比为96.67%,自然沉降速度较慢,需要添加絮凝剂辅助沉降;膏体料浆可输送临界浓度为54%~56%,水力坡度为0.35MPa/100m;选用灰砂比(1∶3)~(1∶6)、质量浓度54%~56%的胶结充填料浆,养护7d的充填体其强度能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42.
对高温渗碳SCM420H齿轮钢进行了钒微合金化处理,并对钢中组织及淬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CM420H齿轮钢中V含量和N含量应控制范围分别在0.03%~0.05%和0.012%~0.018%。MN(M=Ti,V)在966℃时析出并在559℃时向M(C,N)发生转化,常温时的M(C,N)质量百分数约为0.049%。将加热温度控制在1 200℃±20℃,在预热段(室温升至850℃左右)加热时间控制在120 min内,在940~980℃高温渗碳保温6 h后,圆钢的带状组织控制在1.5~2级,奥氏体晶粒稳定在7.5~8级,M(C,N)主要为能起到钉扎晶界、细化奥氏体晶粒的纳米级球状V(C,N)。将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强度参数调整为150 A,2.5 Hz,铸坯拉速为0.85 m/min,浇铸过热度为15~30℃,碳含量偏差值可控制在0.01%,碳含量的均匀化有利于淬透性的窄带化控制,钒微合金化后,试样的淬透性硬度值(HRC)最高为37,最低为35,淬透性带宽硬度值(HRC)≤3。  相似文献   
43.
为了探究不同镁含量对非调质钢中组织和硫化物形态、尺寸、分布及成分的影响,采用蔡司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小样电解等方法,分析了经高温电阻炉冶炼不同镁添加量的49MnVS3非调质钢。结果表明,由于镁蒸气压较高,在实验室冶炼中大量挥发,导致钢中镁的实际平均收得率仅为3.10%;镁的质量分数为0~22×10~(-6)时,随着镁的质量分数的增加,钢中硫化物形态由Ⅱ类逐渐向Ⅰ类、Ⅲ类转变;钢中硫化物尺寸增大,硫化物的分布均匀性得到显著改善;钢中复合夹杂物比例明显增加,但MnS的比例出现下降;形成了细小弥散的氧化物,增加了奥氏体形核质点,具有细化组织的趋势。  相似文献   
44.
在Φ480 mm铸坯轧至Φ38 mm材的46MnVS钢中含0.0059% Te(Te/S=0.098)钢MnS夹杂物平均等效直径和平均面积分别较未加Te(0Te)钢增大27%和72%,长宽比为1~3的球状或椭球状夹杂物数量增加了21%,硫化物评级由细系3.0级改质为细系2.0级;Te会固溶于MnS中形成(Mn,Te)S...  相似文献   
45.
胡涛  钟亮美  周蕾  付建勋 《炼钢》2022,38(1):63-67
非调质钢中硫化物的形态和分布对产品性能,尤其是磁痕缺陷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利用碲改质技术对非调质钢中硫化物的形态进行调控,并将碲改质后的非调钢与国内外产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钢中添加碲时,能够有效改善硫化物形态,非调质钢中硫化物长宽比在1~3的硫化物占比达95% 以上;按照GB/T 10561—2005评级,含碲非调质...  相似文献   
46.
20MnCr5齿轮钢具有良好的疲劳和易切削性能匹配,钢中硫化物形态与分布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究20MnCr5齿轮钢连铸坯中硫化物的三维形貌及分布规律,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三维腐刻技术对连铸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MnCr5连铸坯中硫化物主要类型为MnS、MnS+Al2O3复合夹杂物,铸坯中硫化物尺寸由边部激冷层到中心等轴晶区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激冷层中硫化物三维形态主要为椭球状和长条状,各占一半左右;在柱状晶区末端椭球状减小到不足10%,长条状和不规则状占比分别为55%和35%,并开始出现少量八面体状;中心等轴晶区硫化物不规则状占比增大到60%,长条状占比减小到约30%,八面体状约占10%,椭球状占比减小到不足5%。在连铸坯不同区域主要的硫化物三维形态不同,激冷层为椭球状和长条状,柱状晶区为长条状,等轴晶区为不规则状。  相似文献   
47.
 表面裂纹是1215易切削钢常见的缺陷,为了探究1215易切削钢在拉拔过程产生表面裂纹缺陷的成因,采用非水溶液电解、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检测方法,对1215易切削钢表面裂纹区域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了1215易切削钢在拉拔时产生表面裂纹的原因。结果表明,试样截面裂纹扩展的末端发现大尺寸硫化锰夹杂物;裂纹内壁存在大尺寸的硫化锰夹杂和保护渣颗粒。由分析结果推测,钢中夹渣是裂纹萌生的主要原因,而大尺寸硫化锰夹杂是裂纹扩展的原因。根据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机制,通过提高保护渣碱度及还原性和准确控制精炼出站氧质量分数可控制由硫化锰夹杂物与保护渣造成的裂纹,从而改善产品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48.
本文阐述了尾砂浓缩脱水技术的发展历程,膏体浓缩技术和装备的发展现状,结合膏体浓缩制备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分析主要膏体浓缩工艺及设备,提出了膏体深度浓缩制备工艺;介绍了为实现尾砂深度浓缩而开发的新型浓缩装备——"尾砂浓缩贮存装置"的特点和优势,为膏体浓缩设备的选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9.
为研究Te对预硬化模具钢机加性能的影响,对不同Te含量、不同硬度的40Cr13塑料模具钢板开展铣削、钻削加工测试,用Kistler测力仪测试切削力,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检测铣削后的表面光洁度,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对试样中含碲夹杂物进行解析。研究表明:添加Te后可显著降低铣削、钻削时的切削力,Te含量越高,切削力越小,Te添加量为0.014%时,44HRC硬度试样的铣削力与36HRC低硬度无Te试样的铣削力相同;对比无Te试样,添加Te可以改善表面光洁度,高Te试样的表面粗糙度最小;Te在钢中形成MnTe包裹MnS的复合夹杂物,夹杂物的等效直径增大,密度减小;Te含量较高时,会形成单独的MnTe,含Te夹杂物成为钢中易切削相和断屑源。  相似文献   
50.
某厂矿用23MnNiCrMo54钢链条仅使用了不到1年即发生断裂.除化学成分分析外,采用扫描电镜对断裂的链条进行了断口分析,以揭示其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断口有疲劳断裂特有的高密度疲劳条纹,以及大量尺寸大于300μm的颗粒状夹杂物.能谱分析表明:夹杂物含有氧、碳、氮、氟、铁、铝、钛等元素,为Al2O3、SiO2、Fe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