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50篇
武器工业   20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冶金工业   40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其服役期内,由于受到荷载、地震以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会发生损伤,从而威胁整个结构的安全。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需要尽早发现结构的损伤,并且采取防范和修复措施。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的特点,提出一种分层小波搜索的方法对结构损伤进行在线检测,确定损伤位置和损伤发生的时刻。通过对某一框架进行数值模拟试验验证可行的基础上,将此法应用于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损伤识别,并与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试验观测结果相对比,表明分析结果与试验观测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12.
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仁熙  侯健 《上海化工》2000,25(20):4-5
介绍了等离子体的有关概念及其降解污染的基本原理,并分别阐述了高温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光生阴极保护是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保护方法,近年来成为腐蚀防护领域的研究热点。TiO_2薄膜具有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能力优异、稳定性良好、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光生阴极保护技术中具有突出优势。首先介绍了TiO_2薄膜光生阴极保护原理,随后介绍了TiO_2薄膜材料的不同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阳极氧化法、水热法、热分解法、电泳沉积法和磁控溅射法等。接着针对目前TiO_2薄膜材料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不同掺杂/复合改性方法,主要有掺杂金属和非金属、表面金属沉积、纳米碳材料复合和半导体复合等。同时,总结了不同TiO_2涂层/金属体系(TiO_2/不锈钢体系、TiO_2/铜体系和TiO_2/碳钢体系等)的光生阴极保护研究进展。最后,对TiO_2光生阴极保护技术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拓展TiO_2薄膜的光吸收范围,提高TiO_2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获得高结合力、高耐磨性、抗老化的TiO_2涂层,将是未来光生阴极保护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火炮身管强度设计理论和安全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火炮身管强度设计的新方法和基于该方法的安全系数选择方案,分析了身管强度失效过程.运用弹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允许小塑性变形发生在身管内膛公差范围内的强度设计方法,给出了其理论依据和具体操作方法.通过分析已有的身管强度数据资料,确定了安全系数选择的初步方案.该设计方法基本反映了目前我国制式火炮身管的现状,为火炮身管设计更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驱宏观剩余油受效机制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油藏数值模拟定义了"聚合物驱受效剩余油饱和度"新概念,研究了聚合物驱作用下宏观剩余油受效机制及受效剩余油在油藏中的分布部位和形态,讨论了储层韵律性、原油黏度和注聚用量对受效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效剩余油在油层内纵向上主要分布于注入水窜流区的上部,呈斜纺锤体形状,平面上受效区域则位于注采井间,呈环状分布。不同韵律储层剩余油受效机制及受效剩余油分布有所不同。随着原油黏度的增加,受效剩余油主体区向油层底部移动,且受效剩余油饱和度峰值降低。随着注聚用量的增多,受效剩余油范围沿斜纺锤体的轴线向两侧扩大。  相似文献   
16.
水平井蒸汽吞吐经济技术界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薄层、超稠油以及具有边底水等复杂条件的稠油油藏具有较好的优势,但是水平井投资大,风险高,研究水平井蒸汽吞吐经济技术界限十分必要.基于油藏数值模拟和动态经济评价方法,研究了无边底水、边水以及底水3类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的油层有效厚度界限、油价边界值以及地面原油粘度界限.底水稠油油藏含水率上升最快,开发效果最差,因此经济技术界限也最为苛刻.当油价为50美元/bb1时,地面原油粘度为10 000 mPa·8的无边底水、边水以及底水稠油油藏进行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的油层有效厚度界限分别为2.7,2.9和13.8 m.建立不同油价下的经济技术界限图版以及定量关系式,便于根据油价波动动态地指导不同类型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17.
冀东油田高浅北油藏天然气泡沫驱泡沫体系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冀东油田高浅北区油藏油水条件,综合考虑起泡剂起泡能力、半衰期及界面张力评价指标,初步筛选出CEA/FSA1、CEA/DHF-1两种复配泡沫体系,质量比均为7:3,二者的起泡体积分别为152、140mL,半衰期分别为72、63 min,无因次筛选系数分别为21.144、19.881,界面张力达到10-3数量级。泡沫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CEA/FSA1与冀东原油作用后,起泡体积降至110mL,半衰期降至40min,无因次筛选系数为1.180,耐油性较好,并且耐温抗老化能力较强。优选CEA/FSA1为该油藏天然气泡沫驱油起泡剂,起泡剂加量为0.5%。单管封堵实验中,单一CEA/FSA1泡沫阻力因子为127,封堵性较好;CEA/FSA1和爱森聚合物组成的强化泡沫的阻力因子为438,二者匹配性良好。双管驱油实验中,水驱后强化泡沫驱可提高采出程度22.9%,高、低渗模型的采出程度分别提高18.8%、27.0%。  相似文献   
18.
岩心CT微观驱替实验的图像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CT微观驱替图像的特点,考虑图像中像素的空间分布,提出利用指示克里金方法分割图像.对不同驱替阶段的CT微观驱替图像进行分割,并和传统的简单阈值法的分割结果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计算孔隙度等参数并结合室内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利用指示克里金方法分割CT微观驱替图像克服了传统分割方法的缺陷,因而能达到较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圆筒结构水下爆炸数值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采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LS-DYNA对圆筒结构水下爆炸进行数值实验研究,对流场边界的约束进行讨论,并提出人工边界在确定边界约束上的应用。数据实验的计算结果与海军工程大学的圆筒结构水下爆炸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用在一定范围内ANSYS/LS-DYNA有限元计算软件计算水下爆炸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