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7篇 |
综合类 | 2篇 |
化学工业 | 1篇 |
金属工艺 | 52篇 |
建筑科学 | 1篇 |
轻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0篇 |
冶金工业 | 28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4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Fe74Al4Sn2P10Si4B4C2合金具有良好的非晶形成能力.研究了Fe74Al4Sn2P10Si4B4C2母合金棒堆焊层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在非晶纳米晶基体上分布着α-Fe固熔体以及析出的Fe3P、Fe2B、Fe3B、Fe3C相,堆焊层具有很高的硬度. 相似文献
52.
53.
54.
Fe-36%Ni软磁合金电沉积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Fe-36%Ni软磁合金薄膜,通过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Fe2 /Ni2 摩尔比、镀液pH值、电流密度、镀液温度与合金中铁含量的关系,用极差法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Fe-Ni合金薄膜成分影响的显著性,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优化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合金薄膜光亮、致密、外观平整,合金薄膜中Fe含量为64.99%(质量分数),Ni含量为35.01%(质量分数),其饱和磁通密度(Bs)0.84T,剩余磁通密度(Br)0.27T,矫顽力(Hc)65A/m. 相似文献
55.
采用喷射沉积技术,探讨不同的衬底温度对CuI薄膜的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霍尔测试仪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测试了CuI薄膜的微结构、表面形貌和光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衬底温度为120℃时CuI薄膜的结晶性较好,薄膜表面相对均匀致密。可见光透过率随着衬底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衬底温度为120℃时最高,近76%,适合作Al:ZnO/p-CuI/n-CI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缓冲层。 相似文献
56.
57.
采用四端法研究了退火处理T艺对Co71.8Fe4.9Nb0.8Si7.5B15非晶薄带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o71.8Fe4.9Nb0.8Si7.5B15非晶薄带试样经350 ℃保温60 min退火处理后,样品的内应力得到有效释放,大大改善了样品的软磁特性,得到了最大的巨磁阻抗效应(GMI).在8 MHz的交变电流频率下,得到了24%的最大磁阻抗比.XRD分析表明,样品发生晶化后将降低巨磁阻抗(GMI)效应. 相似文献
58.
59.
60.
Fe74Cr2Mo2Sn2P10Si4B4C2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和硬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e74Cr2Mo2Sn2P10Si4B4C2是一种发现不久的块体非晶合金。用旋淬法制备了该合金的非晶带材,DSC测得玻璃转化温度Tg是750K,晶化温度Tx1是786K,Tx2是805K。将带材样品分别在不同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下退火,用XRD和DSC研究晶化时的相转变。Fe74Cr2Mo2Sn2P10Si484C2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为Am→Am+α-Fe-α-Fe+Fe3P+Cr23C6+Fe3C+Fe3B+Fe2B,晶化的两个阶段分别对应淬态样品DSC曲线上的两个放热峰。测试了不同退火条件下样品的显微维氏硬度,结果表明晶化使硬度升高,二次晶化时最高,达到HV127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