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78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47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武器工业   1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8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研究贝氏体相变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贝氏体相变动力学特征表明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成不是扩散过程,也不是切变机制。从共析分解到贝氏体相变是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海湾区可以将贝氏体相变与共析分解完全分离,贝氏体铁素体形成的孕育期极短,转变速度比共析分解快得多。采用贝氏体钢进行了激光共聚焦显微图像的动态直接观察,观察到贝氏体在奥氏体晶界形核,向晶内长大,测得620℃的长大速度为275μm/s,温度降低时,长大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52.
固溶稀土对钢临界点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铈或混合稀土金属对10SiMn、10SiMnNb及42MnV三种钢的临界点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这些钢中都有一定的固溶量,促使Ac_1,Ar_1,Ac_3~-,Ar_3~-,Ms,Mf,Bs点温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3.
贝氏体相变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综合阐述了贝氏体相变学术论争的焦点问题.通过大量试验事实和深入的理论分析,批驳了两派的错误观点.指出了贝氏体的正确的定义;贝氏体相变的过渡性特征,贝氏体相变与共析分解和马氏体相变存在原则区别.贝氏体浮凸为帐篷形,非N型,不具备切变特征.从热力学、动力学、晶体学角度阐述了贝氏体相变非切变,也非扩散过程.提出了贝氏体铁素体(BF)、贝氏体碳化物(BC)形核长大新机制.贝氏体相变过程中原子移动的特点是界面控制,原子非协同热激活跃迁机制,并且与实际相符合.  相似文献   
54.
利用Formastor-Digital全自动相变测量仪测定了钢的临界点和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研究了该钢的回火工艺。结果表明:该钢没有珠光体区,经淬火+430℃中温回火后,得到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和下贝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55.
5CrNiMo,5CrMnMo锻件退火节能新工艺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锻件生产过程中,氢的存在及运动规律。根据传热原理及扩散定律,借助计算机,计算了整个生产过程中,氢在5CrNiMo,5CrMnMo大型锻件中的浓度场及其变化规律。根据计算结果、退火原理、相变规律及内应力变化规律,确定了5CrNiMo,5CrMnMo锻件新的去氢退火工艺参数。新工艺大大缩短了原锻件去氢退火工艺保温时间。大量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按新工艺退火的锻件质量合格,从而大幅度的节约了能源,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56.
马氏体切变学说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到目前为止,材料学界普遍认为马氏体相变是切变过程,有人则认为切变机制是成熟的理论,其实不然.综合分析了1930年以来提出的所有切变机制,指出各切变机制均与实际不符合的缺点,尚未形成普遍成熟的理论,而是切变学说.将新发现的珠光体浮凸,结合贝氏体、马氏体表面浮凸现象,一并分析了浮凸的形成机制,认为形成表面浮凸的主要原因是各相比体积不同,相变时试样表面不均匀体积膨胀所致.表面浮凸是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普遍现象,因而指出马氏体的切变机制缺乏实验依据.马氏体相变中,原子是极为复杂的集体有组织的位移,不是简单的机械式的切变过程.  相似文献   
57.
总结了近年来内蒙古科技大学在贝氏体相变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指出过渡性是贝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提出了贝氏体和贝氏体相变的新定义;认为以往的热力学计算不准.贝氏体铁索体的相变驱动力约为905 J/tool;提出了切变一扩散整合机制,贝氏体相变的晶核是单相BF,不是共析分解,贝氏体铁索体(BF)在贫碳区形核,是贫碳的Pa的无扩散相变,不是切变过程,而是以界面替换原子热激活跃迁方式形核长大;钢中贝氏体碳化物(Bc)在γ/a相界面上形核,向奥氏体和铁索体中长大,最终被铁索体包围,是以原子热激活跃迁方式进行的扩散型相变.  相似文献   
58.
应用Axiovert-25CA型金相光学显微镜和QUANTA-400环境扫描电镜对几种材料马氏体相变时的形核地点和形态进行了观察,发现马氏体不仅可在奥氏体晶粒内部形核,而且可在晶界、相界面等处形核.研究了马氏体晶核形成时的能量变化规律,计算了马氏体晶核的临界尺寸、形核功.马氏体临界晶核尺寸约为7~20 nm,形核功约为200~600 J·mol-1.  相似文献   
59.
对23MnNiCrMo2煤机链条钢淬火后的中温回火转变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回火硬度曲线,回火P曲线,应用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回火转变产物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该钢在400-430℃回火时并没有转变为完全的托氏体组织,而是以回火马氏体为主,夹杂着下贝氏体、托氏体及剩余碳化物的整合组织。  相似文献   
60.
T8Mn钢珠光体连续冷却转变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旭东  刘宗昌  王贵 《特殊钢》2000,21(3):18-19
用定量金相法Formastor-Digital膨胀仪分别测得T8Mn钢以1℃/min冷速下和不同冷速下的连续冷却动力学曲线。用线笥回归分析法得到动力学转变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