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80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篇
冶金工业   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镀锡钢板钝化工艺中的钝化温度为研究对象,使用金相观察、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化学等试验方法,讨论了不同温度条件对铬酸盐钝化镀锡板的耐中性溶液腐蚀、耐硫蚀、耐酸蚀等性能的影响以及钝化膜表面元素铬的元素价态.结果表明:铬元素在钝化膜中的状态为2种铬的化合物组成,分别为Cr2O3和Cr(OH)3.随着钝化温度的增加,钝化镀锡板耐中性溶液腐蚀有不同程度的增强,镀锡板耐硫蚀以及耐酸蚀性能均提高.  相似文献   
22.
JK-13型2kW横流式CO_2激光器,在每天漏气速率为0.4kPa~0.53kPa的条件下,采用排气逐步降低工作气压和更新部分工作气体的方法,工作气体使用时间达500h以上,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平均为1.6kW,电光转换效率平均为 15%,工作气体还能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四种冷轧辊材料的热处理特性,采用TEM、XRD以及氧氮分析仪分析氮对冷轧辊材料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的加入形成热力学性质非常稳定的细小弥散的M(C、N)型碳、氮化物,奥氏体化时能够钉扎晶界,阻滞了晶粒的长大。冷轧辊材料引入适量氮后,淬火温度能提高20-30℃而不会使晶粒显著粗大。同时,固溶在基体中的氮能够增加冷轧辊材料的淬透性,降低临界冷却速度,但是也会略微降低Ms点。  相似文献   
24.
超声波-无硒常温发黑的工艺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超声波-黑磷化无硒常温发黑工艺,其发黑液配方及操作条件为:25 g/L的Zn(H2PO4)2.2H2O,40 g/L的Zn(NO3)2.6H2O,适量NaNO2,温度25~30℃,pH 2.5,时间30 m in,超声功率为200 W。通过比较磷化(伴随超声作用)后无硒常温发黑(伴随超声作用)、无超声作用下磷化后无硒常温发黑、在磷化发黑混合液中进行磷化发黑(有或无超声作用)4种实验方案,结果表明第一种实验方案制得的膜层综合性能最佳,室外放置6个月仍然乌黑、无锈蚀,且耐磨性较好。扫描电镜图显示,该膜层结构致密,表面微裂纹细小,黑度大。EDS分析表明该膜层主要由Fe,Cu,S,O,Zn,P等化学元素组成。  相似文献   
25.
以镍和高硬度微粒的复合沉积电镀层作为中间层,然后对中间层进行镀铬。电沉积后的材料表面凹坑呈随机分布,峰值密度很高,保持性、再现性优异,不受轧辊材质、硬度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电沉积工艺中,镀液温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最大,电流密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次之。电流密度为5 A/dm2、镀液温度为50℃、镀液的pH值为4.8时,可以获得较大粗糙度。粗糙度Ra的范围为1.95~6.98μm。从电子扫描显微照片上可以看出,电镀微粒分布均匀。电沉积铬以后粗糙度主要集中在2~4μm,金属表面在镀铬后表面具有较好的硬度和比较理想的粗糙度。  相似文献   
26.
镀锌板上丙烯酸树脂复合膜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镀锌钢板表面制备了丙烯酸树脂复合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膜层的微观形貌.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膜层的分子结构,用中性盐雾试验和电化学方法测试其耐蚀性,并用划痕浸泡实验测试膜层的自修复性能.结果表明:丙烯酸树脂复合膜表面致密平整;耐中性盐雾腐蚀达72 h;阻抗值和极化电阻值均较大,说明丙烯酸树脂复合膜能有效抑制腐蚀电化学反应;划痕浸泡试验证明丙烯酸树脂复合膜具有自修复功能.成膜过程中碳酸锆铵能够和丙烯酸树脂分子上的羟基和羧基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互穿网络结构,提高膜层内部的交联密度,有效地阻挡外界环境的侵蚀,当膜层破损时钼酸盐和磷酸盐与锌反应形成难溶盐吸附在破损处,起到自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7.
采用俄罗斯UVN 0.5D2I离子束辅助电弧离子镀沉积设备,利用N离子束轰击高速钢W18Cr4V基材上电弧离子镀已沉积完毕的TiAlN膜层。研究了不同能量的N离子束轰击对TiAlN膜层表面形貌、显微硬度和相结构的影响。SEM分析表明:TiAlN膜层表面"大颗粒"消失,凹坑浅而平整,粗糙度降低。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无N离子轰击时,TiAlN膜层是由TiAlN相和Ti2AlN相组成;随着轰击能量的增加,TiAlN膜层的相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但TiAlN(111)取向减弱,而(200)和(220)取向均增强;Ti2AlN(211)取向减弱。力学性能测试表明:N离子束轰击,使膜层的显微硬度由原来的2 100HV0.01提高到2 300HV0.01。  相似文献   
28.
采用俄罗斯UVN 0.5D2I离子束辅助电弧离子镀沉积设备,在高速钢W18Cr4V基材上沉积TiN膜层。研究了N离子束轰击能量对膜层表面形貌、相结构、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离子束辅助轰击,能够有效地减少和降低膜层表面"大颗粒"的数量和尺寸,消除了膜层中较软Ti2N相,得到了单一的TiN相。随着轰击能量的增加,TiN相结构不发生改变,TiN(111)取向逐渐减弱,而(200)取向逐渐增强。N离子束辅助轰击能量的增加,提高了膜层的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29.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形成了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主要目标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了传统的以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为特征的岗位培训式教学,构建了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实践等实验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实验条件,建设了涵盖材料制备、处理、加工、微结构表征、性能检测等材料研究全流程的校内实践基地,探索出一种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0.
The intermediate layer was prepared by nickel doped with WC particles electroplating.The parameters,including current density and temperature,were studied.The measured methods,which consisted of surface roughometer and SEM,were used to character the roughness and micrograph.Based on the results,it was shown that the optimized parameters of the composite were as follows,temperature 65 ℃,current density 5 A/dm2 and pH 6.5.In the range of optimized parameters,the roughness Ra was from 4.5 to 6.7 μm.From the SEM micrograph,the 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were well distributed.The nickel content,which affected the binding force,was determined by the electroplating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