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4篇
电工技术   36篇
综合类   68篇
化学工业   44篇
金属工艺   92篇
机械仪表   31篇
建筑科学   28篇
矿业工程   23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5篇
水利工程   20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武器工业   11篇
无线电   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篇
冶金工业   43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4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21.
目的 增强铜合金的强度、硬度,拓展该合金的应用范围.方法 在铜粉中添加不同比例共析成分的铁粉和石墨粉,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Cu-Fe-C合金.结果 热压烧结可以原位生成渗碳体;随着铁粉、石墨粉添加量的增加,铜基体的硬度持续增加,Cu-Fe-C合金的抗拉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当铁粉和石墨粉的质量分数为5%时,抗拉强度由1...  相似文献   
122.
随着我国电力建设和电力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分析了适于人工智能应用的电力系统安全管理问题,概括介绍了其中几种应用广泛的人工智能技术,最后指出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班组是企业的最小单元,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以变电班组为例,通过分析当前班组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探索人工智能在提升变电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应用,从而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提供安全生产的务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3.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康复领域大多用于严重运动障碍群体,而中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加剧,会导致轻型运动障碍人群的大量增加,亟需更加智能化的运动训练与康复系统.针对轻型运动损伤患者以及普通老年群体,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的运动信号感知与虚拟现实的康复辅助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推断人体骨骼模型,利用虚拟现实游戏与骨骼点运动进行交互,实现引导康复动作,最终对康复动作进行评价并给出交互界面提示.本文招募受试者参加实验,在闭环训练中受试者通过本文系统在虚拟康复游戏的引导反馈下复现标准康复动作,对比分析受试者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4.
探究泡状入流条件下旋流泵流场演化机理和能量转换特性,对优化旋流泵结构和提升其气液混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混合多相流模型与种群平衡模型进行耦合计算了旋流泵气液两相流场,结合能量梯度理论、熵产分析与流场演化规律,获得了泡状入流条件下旋流泵的能量转换特性。结果表明,循环流在无叶腔内呈涡带分布,其中涡室附近的循环流强度较高,涡带分布范围广且结构稳定,而无叶腔小半径处的循环流涡带强度较弱,仅存在于部分流道。随着入口体积含气率的增加,无叶腔内涡团面积逐渐增大,涡核数量有所增加。但当入口体积含气率增加到10%后,继续提高含气率,则循环流数量没有明显变化。在高入口体积含气率下,气相在后缩腔叶轮内聚集,使得后缩腔与无叶腔外缘能量梯度函数值增大,脉动熵产损失提高,流场更加紊乱,旋流泵效率与压差下降。  相似文献   
125.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通过控制乙醇添加量来调控水热反应的水解速率,制备纳米TiO2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图谱(XRD)、透射电子显微镜图(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图(HRTEM)、比表面积分析(BET)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图谱(UV-Vis),对纳米TiO2样品的结构、形貌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TiO2样品均为锐钛矿相晶体结构,纳米颗粒较小,比表面积较大;添加乙醇后,水解速率降低,制备的纳米TiO2样品光催化降解结晶紫的速率降低,光催化活性下降,同样地,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速率也下降。  相似文献   
126.
采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组织致密且无缺陷的Ti6Al4V/NiTi仿生功能梯度材料 (bionic function graded materials, BFGM),并对其界面微观结构、析出相特征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Ti6Al4V/NiTi BFGM呈现由多种晶粒形貌和不规则异常共晶组织组成的非均匀组织,主要为富钛和富镍的固溶体以及(Ti, Ni)化合物. 随着 NiTi合金含量增加,不同沉积层中析出相的数量和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 BFGM的显微结构发生了一系列转变:α + β双相组织→柱状晶 + 不规则共晶结构→柱状晶→等轴晶→等轴晶 + 柱状晶. 凝固过程中的相聚集、分离和偏析现象严重影响BFGM的力学性能,BFGM最大显微硬度为730.9 HV,归因于脆性Ti2Ni相的存在. BFGM的抗拉强度为202 MPa,断后伸长率为6.5%,显著高于直接连接的Ti6Al4V/NiTi异种材料. 拉伸断口具有脆性断裂特征,多个次级裂纹沿晶扩展.  相似文献   
1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 plasma excited by a high-frequency alternating-current (AC) power supply is widely employed for the degrad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However, the thermal effect generated during the discharge process leads to energy waste and low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 this work, an innovative DBD thermally-conducted catalysis (DBD-TCC) system, integrating high-frequency AC-DBD plasma and its generated thermal effects to activate the Co/SBA-15 catalyst, was employed for toluene removal. Specifically, Co/SBA-15 catalysts are closely positioned to the ground electrode of the plasma zone and can be heated and activated by the thermal effect when the voltage exceeds 10 kV. At 12.4 kV, the temperature in the catalyst zone reached 261 °C in the DBD-TCC system,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 in toluen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17%, CO2 selectivity of 21.2%, and energy efficiency of 27%,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DBD system alone. In contrast, the DBD thermally-unconducted catalysis (DBD-TUC) system fails to enhance toluene degradation due to insufficient heat absorption and catalytic activation, highlighting the crucial role of AC-DBD generated heat in the activation of the catalyst. Furthermore, the degradation pathway and mechanism of toluene in the DBD-TCC system were hypothesized. This work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n energy-efficient approach for high-frequency AC-DBD plasma removal of VOCs.  相似文献   
128.
目前,我国复合鲜味产品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系统性研究。因此,对12种市售复合鲜味产品的17种游离氨基酸组分进行了测定,发现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滋味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s,TAV)贡献最大,为4.12~228.86。相关性分析表明,除谷氨酸(Glu)外,其他游离氨基酸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同时提取了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3.19%,可以有效反映复合鲜味产品的游离氨基酸组分的大部分信息。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揭示,感官鲜度评价和味精当量结果具有一致性。本文对复合鲜味产品的呈味特点进行了系统评价,为复合鲜味产品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9.
二维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晶体由于其结构的多样性和独特的性质备受关注。真空固态反应法是生长高质量二维TMD晶体的一种强有力工具,此方法大大推动了基于二维TMD晶体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在真空系统中生长高质量二维TMD晶体的方法,并讨论了影响二维TMD晶体尺寸、质量、形态和多型性的因素。我们还简要讨论了二维TMD晶体的物理性质及各种应用。最后,对真空固态反应法在二维TMD晶体生长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0.
以“先锋”波浪滑翔器为例,介绍其结构组成和性能,重点对脐带缆结构中的柔性铠装缆、接线盒及缓冲减振结构进行详细设计。以类NACA翼型作为截面的铠装缆比传统扁平缆最大可减少40%的流体阻力。铠装缆2根3.5 mm钢丝绳与接线盒通过固定压板和绕柱的连接方式可提供约9 994 N承载拉力。基于组合式碟形弹簧的缓冲减振结构可缓冲吸收约115.6 J冲击能量,保证脐带缆结构可承受8级海况产生的周期性载荷。在南海开展为期69 d的海上试验,航行里程为2 383 km,在3级海况下平均航速为1.28 kn,虚拟锚泊精度半径小于80 m,验证了波浪滑翔器的海上航行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