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14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1.
我厂在消化生产引进设备——薄铜带圆盘纵剪机组时,对其开卷机、剪切机、卷取机等主要工作机采用了气液联合控制的制动机构,取得了成功。 一、气液联合制动原理 图1表示的是气液联合控制的制动机构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制动机构主要由气源及一系列气动元件、汽车制动部件等组成。  相似文献   
12.
圆环形平板工件如图1,在材料准备上,当尺寸较小时.通常用切割器整体下料:当尺寸较大时,通常由多等分弧板拼接对焊而成,这样可节省大量的材料,从而降低生产成本。1.圆环形平板等分拼接时备料尺寸的通用公式设圆环形平板工件备料要求外径为D,内径为d,钢板厚度为δ.并设该板由n等分(n≥2)拼接而成,所需材料最小长度为L、最小宽度为B。根据图2可求得:L=n·b (n-1)·s c(1)式中s一切割钢板的割缝宽度  相似文献   
13.
多支承激励下自锚式悬索桥空间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随机振动理论,考虑了地震动空间效应,对一座主跨240米自锚式混凝土悬索桥在多支承激励下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以及在地震波的三向正交分量独立作用和联合作用下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数值计算,探讨了行波效应和部分相干效应对自锚式悬索桥地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移动雷暴冲击风的时域特征及其作用下风力发电机动力响应参数的特点,利用谐波叠加法模拟得到移动雷暴冲击风的风速时程;建立考虑叶片和塔筒耦合作用的风机结构有限元模型,得到沿塔筒高度方向加速度、位移、截面应力、剪力的响应分布规律;考虑风机停机状态下不同叶片的停摆角度,进一步分析叶片及塔筒的加速度、位移响应;考虑不同风向角对风机影响,分析动力响应的频域特性,给出振型参与系数、塔顶位移及加速度和塔底弯矩的幅值随频率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移动雷暴冲击风的风速时程包括2个明显的波峰(0~T/3、T/3~T/2),不同叶片停摆角下位移响应峰值的变化与所在位置高度密切相关,雷暴冲击风荷载频率和一阶主频(0.230 Hz左右)对结构位移和截面弯矩幅值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模拟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覆冰断线,以1 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黄河大跨越处一个耐张段(五塔四线)为例,利用ANSYS软件对该工程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模拟分析了塔—线体系在无覆冰、10mm覆冰两种断线工况下的冲击过程,提取出输电塔相应位置处的轴力及位移响应。结果表明,覆冰断线产生的冲击作用对输电塔横担端、地线支架、曲臂等位置的影响较大,并计算了在导线覆冰断线情况下上述位置的冲击系数。  相似文献   
16.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覆冰断线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准确有效研究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中杆塔结构在覆冰断线工况下的动力响应,以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黄河大跨越段为原型,进行了模拟覆冰条件下五塔四线塔-线体系模型的断线冲击响应试验。试验测得了输电塔薄弱位置杆件的应变时程曲线,研究了塔-线体系在不同断线工况下杆塔的动力响应。通过分析得出了输电杆塔的最不利断线工况,找出了输电塔在断线冲击作用下的最不利位置,为输电塔结构抗冰灾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断线位置在导、地线悬挂点附近时,输电塔的测点应变突变值与覆冰厚度成近似的一元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7.
针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高温低弧垂的特点,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在0~160 ℃的弧垂变化规律,并验证了有限元软件模型和加载方法的合理性。通过分析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在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弛度特性,表明芯棒截面积相同时结构重量小的导线弧垂变化量大;芯棒截面积不同时,截面较大的导线弧垂变化量较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分析,还有三个阶段的全过程控制,从而更确切工程造价在项目管理中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9.
2124铝合金在加载时效时的变形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制加载时效设备研究了2124-T4铝合金薄板在170℃和190℃下的加载时效过程.结果证明,自制设备能够定性连续地测量加载时效样品的变形; 施加弹性应力在190℃或170℃时效可获得明显的不可恢复的变形;在时效加载过程随样品的快速升温可发生屈服载荷低于T4状态屈服载荷的现象;在190℃加载时效比在170℃加载时效获得的变形量更大,而且加载时效过程提早施加载荷以及增加加载时间均有利于变形量的增大.  相似文献   
20.
全三维解释方法及其在BZ25—1油田地震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明君  彭刚  沈章洪  刘春城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1,15(6):416-422,T005,T006
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使解释者通过调整透明度,设置光照方向等手段改善视觉效果.突出异常目标,观察数据体的表面特征,透视数据体的内部结构,以确定构造特征和储层的发育分布规律。以方差技术为基础、以Geoquest和VoxelGeo软件为工具.利用层位自动追踪、砂体和地质体“雕刻”的三维可视化解降新方法,可以从三维空间整体把握构造特点和沉积特征,从而提高地层解释的精度和效率.避免解释的随意性,并使地震信息的利用率有较大提高。该方法在渤中25—1油田的成功应用,为三维地震解释从单纯的单剖面解释向全三维解释转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