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1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从影响敏感器件性能的主要弱点着手,采取扩大和加深振梁节点孔径的设计方案。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案研制的敏感器件,其读出、阻尼面的增益和Q值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2.
仅用一种压电陶瓷材料,通过压缩和展宽压电陶瓷谐振器的谐振频率间隔,采用多种电路结构,压电陶瓷滤波器3dB相对带宽已达到0.8—33.6%的范围.  相似文献   
33.
阐述GB/T 37681-2019《大型铸钢件通用技术规范》标准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试验方法等方面内容的要求和依据,并根据标准的内容论述新标准与国外相关标准的对比情况.  相似文献   
34.
有机质孔隙是我国南方页岩气重要的储集空间,而有机质类型与有机质孔隙发育息息相关。为实现单体有机质孔隙演化过程的原位观测,揭示下古生界页岩显微组分热解过程中的孔隙演化过程,以低成熟度的美国俄亥俄上奥陶统页岩以及欧洲波罗的海东部下志留统页岩为研究对象,联合运用飞秒激光、冷热台、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等技术,实现页岩中单体有机质孔隙演化过程的原位观测,进而辨别不同类型有机质的孔隙发育过程和演化规律。对低成熟度的“倾气”型笔石以及“倾油”型层状藻类体孔隙热演化过程的原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1)笔石的体积开始发生明显变化的起始温度要高于层状藻类体,生烃演化要晚于层状藻类体;(2)笔石和层状藻类体在热演化过程中均形成了明显的收缩缝,但就形成收缩缝的规模而言,笔石明显较小,生烃转化率要低于层状藻类体;(3)笔石与层状藻类体内部孔隙的演化存在明显的差异,笔石原有的生物组织孔在高温阶段发生了明显的扩容并且有新的内部孔隙生成,而层状藻类体在整个热演化过程中并未形成内部孔隙,证实了“生气窗”是有机质孔隙大量发育的主要阶段。有机质组成以及结构的不同可能是造成上述两种有机质孔隙演化过程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5.
在全球范围内,锡矿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规律性。本文对锡矿床在全球范围内的形成时代特征及锡矿床在全球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分带规律进行了讨论和总结,认为燕山期为原生锡矿的重要成矿期,新生代为砂锡矿的最重要形成阶段;并将锡矿在全球分布划分为3个主要的锡成矿带:环滨太平洋巨型锡矿成矿带、欧亚大陆陆内锡成矿带和中南非洲锡成矿带。在成因类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锡成矿规律,提出富锡地壳的存在是锡矿床产出的前提,岩浆分异演化晚期的富含挥发分及富硅、富碱花岗岩侵入改造作用是锡富集成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6.
超低界面张力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二烷基甜菜碱和脂肪酸酰胺两种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原料,研发了一种高活性、耐温、抗盐、超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CS-6.实验结果表明:在40℃~80℃、矿化度10 000~100 000mg/L、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0.3%~0.6%的情况下,油水间的界面张力均可达10-4mN/m数量级.同时该表面活性剂体系具有较好的乳化能力,且抗吸附性强,驱替实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7.
利用卫星可见光/红外资料遥感降水有其独特的优势,依据该资料反演获得的云光学厚度和云滴有效半径被证明能够对降水判别产生明显效应。以现有两种降水云识别方案为基础,进一步考察云顶红外亮温信息的价值,探索了红外亮温、云光学厚度及云滴有效半径综合信息对降水事件的指示能力。选取2006和2007年夏季热带测雨卫星(TRMM)可见光/红外辐射计(VIRS)和测雨雷达(PR)的融合观测资料,以PR探测为真值,采用3种二元预报评价因子对识别结果进行了评估,并与现有降水云识别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由于引入了云顶红外亮温信息,降水云识别能力比仅采用光学厚度和有效半径的方案明显提高。无论陆地还是海洋区域,新增红外亮温信息之后,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弱降水,出现降水误判和漏判的区域面积比现有方案更小。特别是在洋面上,降水云识别比率达79%,而同时对非降水云的误判率仅为8%,相应其CSI、ETS和HSS因子值明显提升。以此为基础建立的IPCTC方案适用于常见星载多通道可见光/红外探测仪,可应用于卫星实时降水监测。  相似文献   
38.
梁胜浴  黄建军  黄敬雄  刘显 《信号处理》2019,35(6):1011-1017
本文提出了一种雷达信号的单样本压缩采样方法。该方法在多相随机子采样FFT的模拟信息转换器(Analog to Information Converter,AIC)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利用了雷达信号多个连续脉冲相关性较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单样本压缩采样AIC,单个脉冲通过该AIC压缩得到单个样本值,实现了对稀疏信号的压缩采样。此方法降低了硬件电路复杂度,提高了压缩率,能够实现对雷达目标的位置和速度等参数的准确估计。仿真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压电角速率传感器用敏感元件的焊接及密封工艺的改进。采用新工艺后,敏感元件的成本降低,可靠性提高及性能得到了改善。将该工艺应用到低频滤波器用谐振子中,同样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