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4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篇
轻工业   6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7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微机励磁调节器监控软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监测微机励磁调节器WL-04B的运行状况,采用RS-485通信网络,编写了上层监控软件;同时,考虑到Windows环境下串行通信不易编程的问题,利用Visual Basic 6.0调用PComm函数库,用于处理串口通信。结果表明,采用PComm处理串口通信编程具有简单易行、程序可移植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62.
低合金高强度双相耐磨钢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万能力学试验机对热处理后的低合金高强度双相耐磨钢试样进行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水淬后的试样微观组织为贝氏体-马氏体双相组织;250℃回火后的试样微观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和贝氏体;450℃和600℃回火后的试样微观组织分别为回火马氏体和贝氏体。水淬250℃回火后的试样具有最佳强度和塑性配比,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1491.4 MPa和1264.6 MPa,HRC硬度为43,延伸率为9.42%。  相似文献   
63.
设计了两种不同Nb含量的高强度镀锌钢丝(0.025Nb和Free-Nb),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两种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并对其珠光体团尺寸和珠光体片层间距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添加Nb元素能细化试验钢奥氏体的晶粒度,在等温转变后得到细小的珠光体团;此外Nb元素的加入增大了试验钢等温转变的实际过冷度,减小了试验钢的珠光体片层间距,提高了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相似文献   
64.
针对不同Nb含量的2种桥索钢,采用热膨胀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硬度测试仪对其在箱式电阻炉连续加热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水冷淬火后的硬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Nb元素可以细化桥索钢的原始组织,使其存在大量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晶界,在连续加热过程中的开始阶段提供更多的奥氏体形核位置,使得奥氏体逆共析转变的起始温度降低,而终了温度升高,逆共析转变区域增大。同时,Nb元素形成的碳化物在加热阶段对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具有拖拽作用,降低桥索钢在奥氏体形核后的长大速度,使得淬火后得到马氏体的硬度值降低,因此需要较高的温度来溶解合金碳化物使桥索钢充分奥氏体化。  相似文献   
65.
热脱附谱线分析已广泛用于研究高强钢中氢原子的吸收与扩散行为,以及氢原子与氢陷阱之间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等。通过分析热脱附谱线峰值温度可获取氢陷阱的最重要参数:氢陷阱与氢原子之间的结合能。采用McNabb-Foster模型系统模拟研究钢中氢的热脱附谱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氢原子与氢陷阱之间的结合能之外,热脱附实验加热速率以及初始实验温度,样品尺寸、形状,氢原子在氢陷阱中的初始占有率,以及在样品中的分布等均能影响热脱附谱线的峰值温度以及形状,从而对氢陷阱与氢原子之间的结合能分析产生影响。同时基于局域平衡模型的模拟结果发现热脱附过程中氢原子从低结合能氢陷阱解析后可再次被高结合能陷阱捕获。  相似文献   
66.
论述了相变诱导塑性(TRIP)钢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重点讨论了 TRIP 效应的机理及TRIP钢性能的影响因素。介绍了2种采用新型工艺(低温贝氏体转变和淬火-碳分配工艺)的 TRIP 钢,并且通过对TRIP钢研究的最新数据,对比了2种工艺下TRIP钢的高速拉伸性能;最后对汽车用 TRIP 钢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7.
采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原位观察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TiN粒子在低合金高强度钢模拟大线能量焊接热循环过程中晶粒细化效果.研究发现合理的Ti和N含量能形成大量细小弥散分布的纳米级TiN粒子,在焊接热循环过程中有效钉扎热影响区粗晶区奥氏体晶界,抑制晶粒粗化.同时,TiN附着在Al2O3表面析出,在冷却过程中有效促进针状铁素体形核,得到有效晶粒尺寸非常细小的由少量针状铁素体和大量贝氏体构成的复合组织.   相似文献   
68.
从高强韧管线钢的成分设计、微细夹杂物控制、奥氏体晶粒大小、热影响区微观组织、焊接工艺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各个因素对管线钢粗晶区韧性的影响,提出了改善高强韧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韧性的思路与方法在于控制管线钢的合金元素、奥氏体晶粒大小、MnS的析出、控制中温转变组织以及特殊焊接工艺的开发。  相似文献   
69.
对取向电工钢SST(82)和SST(92)单片测试方法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对两者间的测量偏差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SST(92)单片测试方法测量比总损耗较SST(82)平均偏高5.03%左右,这主要是因为SST(82)单片测试方法的有效磁路长度不固定,且离散性较大,而有效磁路长度主要跟单片磁轭有关。另外,直接测量试样磁场强度的H线圈方法由于规避了有效磁路长度的影响,可视为一种可靠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70.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比分析了Zr-Ti复合脱氧和传统Al脱氧两种脱氧方式低合金高强度钢在大线能量埋弧焊条件下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的组织,研究了两种脱氧方式对粗晶区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Zr-Ti复合脱氧处理后,低合金高强度钢中形成了许多细小弥散的Zr-Ti复合氧化物粒子,这些粒子具有高温稳定性,在焊接过程中起到了钉扎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奥氏体晶界移动来抑制晶粒长大和促进针状铁素体形成,所以在较大的埋弧焊焊接线能量(51 kJ/cm)条件下改善了钢板的低温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