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20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0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6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阳泉二电厂DG1025/18.2-Ⅱ7型“W”火焰炉投产后一直存在的运行不稳定、飞灰可燃物含量过大等严重影响机组稳定、经济运行问题进行试验研究,总结FW公司的燃烧技术经验,提出了合理的运行调整方式。  相似文献   
32.
文章回顾总结了本课题组近期关于微波段超构表面的研究进展。首先推导了单层超构表面的透射效率极限值,并设计实现了对交叉圆极化电磁波波前的有效人工调控。进一步基于等效滤波器的理论模型,推导了多层超表面的基本结构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能够分别工作于线极化及圆极化入射波条件下的多层超构透镜,实现了微波涡旋波束的高效激发,以及对正交圆极化的内在对称性进行人为解耦等多重波前调控。经过一系列的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我们所设计的微波段单层、多层超构表面均可产生符合预期理论设计的调控结果。这些研究进展为电磁波调控器件的平面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加快了超构表面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近距离(3 cm)暴露于2.45 GHz Wi-Fi射频辐射的MC3TC-E1细胞的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和温度变化进行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法仿真,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探索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对2.45 GHz射频辐射能量的吸收和升温效应,及其非热效应对RO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输出功率为500 mW 2.45 GHz Wi-Fi辐射90 min可使细胞平均温度升高0.5℃,升温最高点小于1℃;细胞培养皿总平均SAR值为0.835 6 W/kg,最大值为1.259 4 W/kg,最小值为0.553 7 W/kg;90 min 2.45 GHz Wi-Fi射频能量的非热效应可引起成骨细胞ROS的升高,ROS和SAR值正相关,Wi-Fi长时间辐射会影响骨的代谢.  相似文献   
34.
详细阐述了WZJ-11A型直流系统微机绝缘监测装置原理,以及现场综合分析应用,并对微机监测装置的应用提出建议,从而提高直流系统微机绝缘监测装置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5.
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场合需要对电磁波的传播进行人工调控, 传统的光学器件或者人工电磁介质都是采用三维结构, 但传统的三维结构介质很难与其他器件或设备进行集成.利用相位非连续人工电磁表面则可以在传播路径的介质分界面上引入相位突变, 进而实现人工调控电磁波.文章在此基础上在微波波段利用构造分界面相位梯度提出了一种异常反射型超表面的设计, 用作天线反射面可将圆极化波高效地转化为交叉极化波, 为微波段的电磁波人工调控提供了新的手段.根据广义反射定律及斜入射时相位突变修正设计的天线反射面, 在X波段可以实现对入射电磁波的人工调控, 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准确性, 为人工电磁表面作为天线反射面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6.
本文讨论了射频-中频取样下变频器的原理,给出了选取重要的取样频率的方法。取样频率的选择以及位数与射频的调制带宽无关,仅仅取决于中频的频谱分辨率,在此理论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电路。在这个电路中,利用阶跃恢复二极管以及共面波导终端短路结构来产生脉冲序列;利用共面波导以及槽线的过渡结构来产生2列相位相反的脉冲序列,给出了这种结构的S参数。在这个电路中,利用梁式肖特基二极管来构建单平衡混频器。仿真以及实验结果证实了该电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
张狂  王禹翔  袁乐眙  吴群 《微波学报》2023,39(5):148-154
超表面作为二维的的超材料,在保留其对电磁波调控能力的同时,具有剖面低、损耗小、易与其它器件集成的优点。自广义斯涅耳定律被提出以来,传统由透镜和棱镜等光学元件沿传播路径逐渐积累的相变方式开始被离散相位取代,极大地提升了超表面设计的灵活性。通过对超表面局部幅度和相位信息进行调控,可以改变入射波的传输方向,使其朝着不同方向传播。文章首先简要概述几种实现多波束激发的超表面平台,然后介绍了基于超表面平台对远场波束多波束调控的前沿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8.
氨基甲酸乙酯(EC)是一种致癌物质,广泛存在于乙醇饮料中。为明确高粱原料对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EC形成的影响,从而为降低白酒中EC含量提供理论指导,通过模拟白酒固态发酵,分析了不同品种高粱原料发酵过程中EC及其前体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固态发酵过程中糯高粱S3对应的最终EC产量(4.27 mg/kg)高于粳高粱S1(4.06 mg/kg)和S2(4.21 mg/kg),且其EC平均形成速率是粳高粱S1(0.22 mg/kg/d)和S2(0.24 mg/kg/d)的1.6倍。对EC前体物质研究发现,瓜氨酸和尿素是高粱固态发酵过程中EC形成的主要前体物质,其中瓜氨酸可能对S1和S2发酵产EC的贡献较大,而尿素则对S3发酵产EC的贡献较大。此外,在整个固态发酵过程中,氰化物并未参与EC的形成。研究表明,不同品种高粱原料对固态发酵过程中产EC的影响差异显著,选择合适的高粱品种,控制高粱原料所带入的EC前体物质的含量,可有效控制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的EC含量。  相似文献   
39.
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闭环加速度计接口电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改善微机电系统(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的噪声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开关电容的低噪声闭环接口电路。该电路采用电荷积分器作为前级预放大装置,对寄生电容不敏感,而且具有非常低的噪声。采用相关双采样(CDS)技术消除了1/f 噪声和运算放大器失调电压的影响。同时,为了改善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反馈部分采用积分电路,提高了系统阻尼比和响应速度。利用电荷泻放通道实现了自检测功能。采用0.5 μm CMOS工艺完成了版图设计,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灵敏度为0.115 V/g,非线性度<0.12%,可检测的最小加速度为20 μg,自检测输出与自检测电压成正比。  相似文献   
40.
本文设计制作了一种高隔离度低副瓣双极化平板阵列天线,该阵列天线采用角锥喇叭作为辐射单元,以获得 高增益,馈电网络采用空气带状线,以获得较低的馈电损耗,利用探针对喇叭馈电,可获得较高的极化隔离度。在阵 列设计中,采用泰勒加权算法以获得-23dB 的旁瓣,同时利用反相馈电技术使阵列的交叉极化小于-30dB。仿真和实 测结果表明,在6GHz±200MHz 内,驻波小于2,天线增益大于23dB,交叉极化电平小于-30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