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9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6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6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非氧化物材料在高温含水条件下的反应行为是材料和冶金领域关注的焦点,文章对高温含水条件下非氧化物材料反应的相关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进行综述,讨论了材料在高温含水条件下的反应影响因素及反应机理.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高温含水条件下材料反应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2.
A set of correct expressions for calculating activities and activity coefficients from binary phase diagramsinvolving intermediate compound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by the introduction of a correct parameter θ.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expressions to system Mg-Sn shows that they are quite feasible.  相似文献   
113.
以炭黑为还原剂还原MoO3制备存在少量MoO2的预还原Mo粉,然后对预还原Mo粉进行氢气深还原,成功制备出平均粒径为99~190 nm的超细钼粉,研究了碳热还原温度对Mo粉平均粒度和残碳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还原温度下,当C/MoO3摩尔比从2.0增加到2.1时,产物的粒径变化很小。碳热还原温度对产物粒径和纯度有显著影响。当C/MoO3摩尔比为2.1时,还原温度从950 ℃增加到1150 ℃,氢还原后钼粉的平均粒径从100 nm增加到190 nm,且残碳量(质量分数)由0.030%降低到0.009%。  相似文献   
114.
铜渣是极有价值的冶金二次资源,特别是铜渣中铁、铜资源较为丰富,具备很高回收价值。本文论述了铜渣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氯化分离铜渣中的铜铁的设想,以FeO:Cu2O :CaCl2=9g:1g:0.8g混合均匀配制试样;通高纯N2以60ml/mim保护焙烧,在1123K、1173K、1223K、1273K温度下做氯化焙烧实验。在1273K温度下经过4小时焙烧,FeO-Cu2O 体系中Cu元素的挥发率为60%以上,铜铁有效分离。为铜渣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5.
硅酸盐玻璃中银纳米颗粒的原子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硅酸盐玻璃中原位合成了平均颗粒尺寸为2.8nm、4.0nm和7.0nm的银纳米颗粒.使用银K-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XAFS)研究了纳米银颗粒的尺寸和玻璃基质对银原子状态和纳米银颗粒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银颗粒尺寸的减小,银原子的静态无序度增大,非和谐振动加剧.根据非和谐爱因斯坦模型和热力学微扰理论,计算了银纳米颗粒的线性膨胀系数.结果表明,纳米银颗粒越小,热膨胀系数越大.  相似文献   
116.
采用熔盐保护熔炼法(SMPMS)成功制备了La2Mg17储氢合金.SEM和EDS研究发现,熔炼时液相在凝固过程中形成微观成分不均匀的非平衡组织.通过PCT性能测试发现,合金在523~623 K时可逆吸放氢量大于4.3%(质量分数, 下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合金在473~623 K时具备良好的氢化动力学性能,并且在523 K时出现氢化速率极大值(25 s内吸氢3.2%).丰富的表面裂纹改善了合金的储放氢性能.  相似文献   
117.
A small amount of Fe3O4 catalyst is known to substantially improve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of Mg-based materials.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in combination with nudged elastic band method, the dissociative chemisorptions of hydrogen on both pure and Fe-doped Mg(0001) surfaces were studied. The adsorption energy calculations show that a weakly physisorbed state above pure and Fe-doped Mg surface atoms can serve as a precursor state to dissociative chemisorption. Then, the dissociation pathway of H2 and the relative barrier were investigated. The calculated dissociation barrier (1.08 eV) of hydrogen molecule on a pure Mg(0001) surface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comparabl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For the Fe-doped Mg(0001) surface, the activated barrier decreases to 0.101 eV due to the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 orbital of H and the d orbital of Fe.  相似文献   
118.
利用新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第三组元Co和Fe取代Ni后对Mg-Mg2Ni吸氢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规律,探讨其吸氢反应的控速环节,并求解出活化能,同时验证该新模型同样适用于该体系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Mg-Mg2Ni1-xMex(Me=Co,Fe;x=0,0.1,0.3)氢化反应的控速环节是氢在氢化物层的扩散步骤,Co和Fe取代Ni后对Mg-Mg2Ni的氢化反应速率有影响,但未改变其吸氢反应动力学机制,理论预报值与实验实测值较符合:对于相同吸氢条件,同等取代量的Mg-Mg2Ni1-xCox的特征吸氢时间比Mg-Mg2N1-xFEX氐的低,说明Co比Fe取代Ni更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氢化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19.
磁热处理对La—Mg—Ni-Co合金微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La0.67Mg0.33Ni2.5Co0.5合金分别在铸态、热处理及磁热处理3种状态下的微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通过XRD衍射及SEM分析贮氢合金的物相组成和电极合金循环后的形貌,研究Co部分替代Ni以及有无外加磁场下热处理对合金微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经Co部分取代的La-Mg-Ni铸态合金经过5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率从64.46%提高到74.80%;经磁热处理后,La0.67Mg0.33Ni2.5Co0.5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为324.80mA·h/g,较常规热处理合金的容量提高了10.59%,放电容量保持率为83.07%,其放电平台更为宽广且平坦:磁热处理的引入进一步降低贮氢合金电极的极化电阻,改善合金电极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0.
渣金间外加电场无污染脱氧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在铜液与Na3AlF6-Al2O3渣系间施加稳定的直流电场,进行了铜液的无污染脱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外加直流电场法可快速、有效地将铜液中的溶解氧脱除到10×10-6。左右.描述电场作用下氧离子在渣金间传递的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十分吻合.根据实验结果,对外加电场脱氧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该方法避免了氧化物夹杂对金属液的污染以及固体电解质脱氧方法的高成本和二次氧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