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湍流强迫对流换热系数经验计算公式基础上,结合矿井瓦斯爆炸实际情况以及前人所进行的管道瓦斯爆炸所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了矿井瓦斯爆炸情况下影响火焰波和围岩对流换热系数的相关因素的分析和计算,确定出了这些影响因子的取值范围。对不同情形下的瓦斯爆炸后的巷道对流换热系数进行了计算,得出:对流换热系数在l/D≤28范围内逐渐增加,在28≤l/D≤52范围内变化幅度很小,52≤l/D≤70范围内迅速并在l/D=70处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火焰波的传播距离增加缓慢减小,直至对流换热现象结束。同时可以看出,对流换热系数随着巷道当量直径的减小而增大。对流换热系数最大值在112.3~158.3W/(m2·K)之间,最小值在13.6~21.6W/(m2·K)之间。 相似文献
62.
煤矿重大事故发生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真实、形象、准确地描述事故发生过程和事故原因,及时向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汇报,有助于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分析和认证,这一点很难利用二维矿图表现充分。以陕西某矿发生的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为例,开发了煤矿瓦斯爆炸及火灾事故虚拟现实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对该矿事故的调查分析,利用粒子系统和动态纹理技术表现瓦斯爆炸、火灾,形象地显示了复杂的事故过程和发生原因。结果表明,虚拟现实技术用于煤矿重大事故调查分析,可以简化事故描述的复杂性,提高事故调查的准确性,使事故原因分析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63.
64.
65.
66.
67.
68.
为研究封闭火区注惰早期气体变化规律及爆炸危险性,基于重力流和射流理论,分析了封闭火区内层流和紊流气体层形成机制及特征,推导了防止密闭火区发生爆炸危险的注惰临界速度,并进行了实验证验。研究表明,封闭火区过程中,烟流会形成层流和紊流气体层。紊流气体层火源温度很高,含不完全燃烧产物,在封闭火区后,部分烟流逆流形成混合可燃气体层。当惰气注入速度不能使混合可燃气体层消失时,注惰侧的可燃气体会进入火源区域,进而存在爆炸危险。注惰射流含射流核心区、射流扩展区和湍流流动区。射流扩展区受卷吸作用影响,射流速度下降。湍流流动区射流扩展作用消失。以逆流可燃气体层重力流与惰气射流相互作用为基础,得出了临界注惰速度,其为可燃气体层与惰气密度差、巷道形状、注惰管口尺寸和注惰流量的综合函数。 相似文献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