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7篇
建筑科学   1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42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25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水驱体积波及系数是油藏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参数,目前其计算方法需拟合油、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难以满足油水渗流规律多样的复杂油藏应用的需求。为此,基于近似理论水驱曲线和Welge方程线性表达式,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水驱体积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动态计算方法,可根据实际生产动态数据计算不同开发阶段的水驱体积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克服了现有方法对油、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依赖。研究表明,新方法计算结果可靠,且能准确得到复杂类型油藏不同含水率阶段体积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的变化规律。新方法所需数据基础简单、计算简便快捷,适应各种类型油藏,可实现水驱前缘突破后各含水率阶段的准确计算,在油田动态分析和开发效果评价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海上油田开发中后期通常面临平台液处理能力制约油藏产能充分释放的问题,对平台扩容改造提升液处理能力是该类油田开发后期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平台扩容潜力的快速优化评价,综合考虑油田产液能力增长趋势和平台有效期,以平台有效期内保证油田可采储量全部采出为原则,提出了海上油田平台扩容增量优化模型,并通过将油田无因次采液指数与含水率的定量关系离散转化为油田产液能力与时间的离散定量关系,实现了上述优化模型的求解。X油田计算实例证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该方法仅需油田日产液量、日产油量等基础动态数据,资料需求简单,计算简便、快捷,可广泛应用于海上中高含水油田平台扩容潜力的快速优化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在温度25~250℃对3类硫化体系的5种有机硅密封剂的拉伸强度、180o剥离强度和剪切强度的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5种有机硅密封剂的拉伸强度、180o剥离强度和剪切强度均不断下降,其中拉伸强度和剪切强度降低的速率递减。有机硅密封剂的高温性能变化与硫化体系类型密切相关,脱氢硫化体系HM321密封剂在25~150℃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和180o剥离强度均最高,但在25~250℃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和180o剥离强度保持率均最低。脱氨硫化体系XY-602S有机硅胶粘剂在232~250℃的拉伸强度和剪切强度最高,25~250℃的拉伸强度保持率也最高。  相似文献   
14.
富林洼陷经历了沙四段-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两个断陷旋回期及馆陶组-第四系的拗陷期,第三系发育四种类型的沉积体系。该洼陷面积小,沙三段烃源岩埋藏浅、成熟晚、生烃量有限,油气勘探难度大。通过解剖已发现油气藏的形成过程,把洼陷的构造发展史,沉积史、有机质热演化史及油气运移史和油气的成藏历史紧密结合起来,找出油气的生成和运移与圈闭发生发展在时空间的配置关系,进而总结出油气的成藏条件及其聚集规律,并指出了下步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5.
VD炉是我国近年来推广的冶炼工艺的重要设备,该设备工艺复杂,运行于高温、高压状态下,对设备本身质量和施工安装质量要求严格.据此,详细分析了该设备的技术特性和存在的故障,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使该设备完全适应了湘钢转炉-连铸工艺流程的生产周期,达到了顺产和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消耗的目的.同时具有见效快、投资少的特点,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6.
1.概述 孤岛油田中一区Ng_4单元位于孤岛油田主体部位,馆4砂层组是以粉砂岩为主组成的正韵律河流相沉积,共发育有4个小层,其中Ng4~2、4~4两个为主力层,分布广,厚度大,储量集中。1997年1月实施聚合物驱,现场采取清水配制母液、清水稀释注入方式,分两段塞注入,2000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简便的三角剖面术查找表算法。根据这种算法,可以从样板上测量三个以上不同高度的点在CCD上成象位置,综合出距离查找表。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加快以三角剖面术为基础的三维测量过程,减小误差,更重要的是当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时(如重新安装系统或运输后),可以对样板重新测量,产生新的距离查找表,从而对系统进行自动校正。该算法已在四川大学研制的“鞋楦三维面形自动测量系统”中应用,获得了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罗奇光栅离焦投影的位相测量轮廓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提出一种采用罗奇光栅离焦投影的位相测量轮廓术。给出由离焦引起的光学低通滤波和N-位相算法表征的数字滤波的解析描述。证明由于采用罗奇光栅离焦投影而引起的误差只具有很小量级,在大多数实际应用中可以忽略。文中给出了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调剖措施效果参差不齐、油藏适应性分析仅局限于室内实验结果等问题,依据海上油田大量井组调剖措施矿场数据,在对各主要影响指标数据处理基础上,运用综合效果评价及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影响海上油田调剖措施效果的主要因素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正韵律油藏调剖措施效果优于反韵律油藏;油藏平均渗透率为2000×10^-3~3500×10^-3μm^2,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3~0.5,油藏综合含水为60%~80%,采出程度为0.45~0.60,吸水剖面变异系数为0.3~0.7时,调剖效果均较好;调剖措施实施2轮次时,调剖效果最好,之后效果逐渐变差。该研究为下一步海上油田进行调剖措施的优化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海上油田笼统注水开发条件下产生的层间干扰问题,开展了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研究中采用30 cm×30 cm×4.5 cm的三维平板物理模型,对比笼统注水和分层注水的开发效果,并利用岩心内置的微电极对实验过程中岩心含油饱和度变化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分层注水开发条件下的低渗层、中渗层、高渗层吸水量分别为0.42、0.44、0.53PV,吸水量比值接近1∶1∶1.2,各渗透率层得到了有效开发,动用贡献率分别是22.50%、27.35%、50.15%,采出程度分别是7.11%、7.82%、10.94%,总体开发采收率为25.87%。笼统注水开发条件下,三个储层渗透率的差异带来的层间干扰影响相对严重,尤其是油井见水后,高渗透率储层吸水量逐渐增大,对中低渗透率储层吸水量的影响也逐渐增大,最终低渗层、中渗层、高渗层吸水量分别为0.02、0.28、0.80 PV,高渗层吸水量相对低渗层吸水量的比值高达40∶1,各渗透率层动用贡献率分别是1.19%、30.46%、68.35%,采出程度分别是1.83%、6.82%、11.16%,总体开发采收率为19.81%,较分层注水开发低了6.06个百分点,可见采用笼统注水方式中、低渗透率层开发程度有限,尤其是低渗透率层,未形成有效的水驱波及范围,导致动用程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