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89篇 |
免费 | 776篇 |
国内免费 | 42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19篇 |
综合类 | 704篇 |
化学工业 | 1369篇 |
金属工艺 | 660篇 |
机械仪表 | 714篇 |
建筑科学 | 1102篇 |
矿业工程 | 690篇 |
能源动力 | 258篇 |
轻工业 | 910篇 |
水利工程 | 444篇 |
石油天然气 | 422篇 |
武器工业 | 125篇 |
无线电 | 99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08篇 |
冶金工业 | 373篇 |
原子能技术 | 148篇 |
自动化技术 | 13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6篇 |
2023年 | 369篇 |
2022年 | 398篇 |
2021年 | 425篇 |
2020年 | 372篇 |
2019年 | 381篇 |
2018年 | 365篇 |
2017年 | 168篇 |
2016年 | 179篇 |
2015年 | 272篇 |
2014年 | 608篇 |
2013年 | 453篇 |
2012年 | 481篇 |
2011年 | 560篇 |
2010年 | 457篇 |
2009年 | 430篇 |
2008年 | 432篇 |
2007年 | 502篇 |
2006年 | 436篇 |
2005年 | 428篇 |
2004年 | 434篇 |
2003年 | 381篇 |
2002年 | 333篇 |
2001年 | 266篇 |
2000年 | 279篇 |
1999年 | 259篇 |
1998年 | 202篇 |
1997年 | 180篇 |
1996年 | 161篇 |
1995年 | 146篇 |
1994年 | 165篇 |
1993年 | 109篇 |
1992年 | 106篇 |
1991年 | 93篇 |
1990年 | 82篇 |
1989年 | 96篇 |
1988年 | 58篇 |
1987年 | 59篇 |
1986年 | 68篇 |
1985年 | 50篇 |
1984年 | 48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32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5篇 |
1965年 | 5篇 |
196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分布式处理在网络环境中极为重要,在介绍RMI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优点的基础上,讨论了RMI的具体实现和运行步骤。 相似文献
55.
锆-4合金在高压釜中腐蚀时氧化膜显微组织的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扫描探针显微镜研究了锆-4样品在高压釜中(360℃/18.6MPa去离子水)腐蚀后氧化膜的断口形貌、氧化膜不同深度处的显微组织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氧化膜生成时形成的压应力。使晶体中产生了许多缺陷,稳定了一些亚稳相.在氧化膜底层中有单斜,四方、立方晶体结构甚至非晶相存在;在氧化膜的中间层及表面层中。空位和间隙原子等缺陷发生扩散、湮没和凝聚,内应力发生弛豫,亚稳相转变成稳定的单斜结构;空位被晶界吸收形成了纳米尺寸的孔洞簇,弱化了晶粒间的结合力,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晶粒逐渐成为球形;孔洞簇的形成并发展成裂纹,使氧化膜失去了原有良好的保护性。导致腐蚀转折,这是氧化膜的显微组织在腐蚀过程中发生演化后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6.
57.
本文研究了用2-(2’-噻唑偶氮)-5-二乙胺基苯酚(简称TAE)和乳化剂OP(简称OP)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铀。显色适宜pH范围为4.70—7.75,U(VI)-TAE在576 nm处呈吸收峰,ε_(576nm)=4.68×10~4。温度高于27℃时,络合物在水-醇或水-OP(或Triton X-100)中均不稳定。但加聚乙烯吡咯烷酮(简称PVP)。后加热显色可使之稳定。在有Mg-CyDTA存在下,仅钒为正干扰;碲、钦、氟离子、磷酸根有负干扰。矿样溶液经阴离子交换分离铀后,本法可准确测定矿石中低至ppm级的铀。 相似文献
58.
油田生产中抽油井盘根泄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有效治理盘根漏油出现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漏油原因入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抽油井盘根,并介绍了其特点和使局限性,随后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分析了其社会效益,最终表明符合此结构、特点和性能的抽油井盘根能对井口漏油现象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以Cr12MoV模具钢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硬度测试、冲击试验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之后通过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冲击断口形貌观察分析了其影响规律的机理.结果表明,对于未经过球化处理的Cr12MoV模具钢,在一次硬化处理之前增加一道预调质处理,并不能显著改善其冲击韧度;在淬火之前增加预热温度台阶以充分进行预热,能有效促进碳化物及合金元素的充分溶解,使得其回火态硬度明显下降,韧性有所提高;500℃预热30min→850℃预热30min→1000℃油淬→200℃回火是Cr 12MoV模具钢满足精密冷锻模具加工及服役条件最理想的热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