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6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5篇 |
化学工业 | 7篇 |
金属工艺 | 24篇 |
能源动力 | 4篇 |
冶金工业 | 2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61.
铁水定硅探头的开发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塞贝克温差热电势原理研究了生铁中Si含量与试样冷端温度,温差和温差电动势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研制成功了具有实用意义的铁水定Si探头及相应二次测量仪表,精度为标准偏差0.0197%Si,测成率为86.10%,平均测量时间73秒。 相似文献
62.
63.
64.
以某厂圆坯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圆坯凝固末端电磁搅拌的三维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电磁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电流频率为8 Hz,电流强度从100 A增加到400 A时,搅拌器中心处的磁感应强度从19.5 mT提高到77.9 mT,中心横截面上切向电磁力的最大值从115 N/m3提高到1 837 N/m3。当电流强度为300 A,电流频率从4 Hz增加到12 Hz时,搅拌器中心处的磁感应强度从60.3 mT下降到55.6 mT,中心横截面上切向电磁力的最大值从550.2 N/m3提高到1 501.8 N/m3。 相似文献
65.
不同碱度的脱硫渣对RH用镁铬砖的侵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RH精炼技术的发展,在真空槽内顶加脱硫剂脱硫的RH真空脱硫技术已成为RH多功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RH真空脱硫技术常采用CaO-CaF2渣系,但该渣系对RH真空槽和插入管耐火材料的侵蚀较大,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近年来,冶金工作者在开发低氟或无氟RH脱硫用预熔精炼渣脱硫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获得了较好的工业应用效果,但采用该渣系仍对RH下部真空槽和插入管内部耐火材料造成一定程度的侵蚀,而其侵蚀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因此,对RH用精炼脱硫渣对RH用镁铬砖的侵蚀行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采用旋转圆柱体… 相似文献
66.
在电渣重熔含钛高温合金时, 加入Ti O2可以抑制合金中钛的烧损.而渣系的物理性质关系着冶炼的平稳进行和产品的优良品质.本研究以Ca F2-Al2O3-Ca O-MgO为基, 加入不同含量的Ti O2, 设计了电渣重熔高温合金用五元渣系, 并研究了Ti O2含量对渣系熔点、黏度、密度、光学碱度和电导率等物性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熔点变化范围为12641296℃, 且随着Ti O2含量增加, 渣相中低熔点相逐渐生成, 渣系的熔点逐渐降低;渣系中加入Ti O2可以降低黏度, 且渣系黏度在高温段 (13501550℃) 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 利于改善电渣重熔钢锭的表面成形质量;Ti O2质量分数09%范围内, 渣系电导率、光学碱度和密度随Ti O2含量增多呈降低趋势, 且密度和光学碱度变化范围不大, 五组渣系都符合电渣重熔对密度和光学碱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7.
68.
电弧炉炼钢电极控制和二次燃烧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现代较先进的典型电弧炉中 ,主要的能量来源[1 ] 是电弧 (~ 6 5% ) ,此外还有氧—燃烧嘴 (~6 % )以及其它化学放热反应 (~ 2 9% )。输入的能量中 ,约 6 0 %用于加热、熔化废钢 ,约 2 2 %由尾气带走 ,约 8%损失在渣的蓄热 ,约 1 0 %为冷却水带走热量及其它热损失。其中尾气带走的热量包括高温废气带走的显热和没有完全燃烧的CO、H2带走的化学潜热。从优化能量的角度考虑 ,优化供电制度、优化电极控制和充分利用尾气潜热是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1 电极控制实际应用的几个模型从 70年代起 ,国外一些学者就对电极控制进行了大量研… 相似文献
69.
镁系氧化物粒子(MgO和MgO·Al2O3)在钢液中具有良好的分布特征,在适当的条件下向钢液加入镁系氧化物粒子可以改性和细化夹杂物、细化奥氏体晶粒和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最终实现钢材性能的优化。从镁系氧化物粒子的加入方法、对夹杂物的影响、对奥氏体晶粒的钉扎作用、诱导铁素体形核机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5个方面进行总结。结果表明,降低密度差和润湿角粒子或结合强反应元素有利于提高收得率,粉末预分散法结合外场搅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粒子在钢液中的均匀性;合理的镁系氧化物粒子加入量(质量分数)为0.01%~0.03%,夹杂物平均尺寸控制在1~2μm,可以将夹杂物改性为MgO·Al2O3或MgS;外加镁系氧化物有利于细化奥氏体晶粒、改善硫化物分布和提高针状铁素体比例,当其加入量为0.05%时,针状铁素体联锁最优,奥氏体晶粒最小;当超微镁系氧化物粒子的加入量为0.05%左右时钢铁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冲击韧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0.
为探究不同回火工艺对440C轴承钢组织性能的影响,以含Ce超洁净440C轴承钢为研究对象,通过SEM、XRD、TEM等对比研究了球化退火-淬火-回火工艺与球化退火-淬火-回火-冷处理-回火工艺对440C轴承钢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的淬火温度为1 050℃、回火温度为200℃、冷处理温度为-78.5℃。结果表明,两种工艺下试验钢中的物相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M23C6型碳化物。相比于仅对试验钢进行球化退火-淬火-回火的情况,在球化退火-淬火-回火-冷处理-回火工艺条件下,试验钢中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由11.06%降至7.63%,一次碳化物的尺寸及数量基本无变化,二次碳化物的个数增加了49.4%、平均面积下降了24.0%;在力学性能方面,冲击功由90.5 J提高到115.0 J,拉伸试样断后伸长率由5.3%增加到8.3%,而抗拉强度仅由2 039.24 MPa增加到2 060.14 MPa,洛氏硬度由58.70HRC提升到59.09HRC,提升幅度较小。力学性能的转变归因于组织及碳化物的共同作用,本试验条件下球化退火-淬火-回火-冷处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