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23篇
能源动力   4篇
冶金工业   2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为探究不同回火工艺对440C轴承钢组织性能的影响,以含Ce超洁净440C轴承钢为研究对象,通过SEM、XRD、TEM等对比研究了球化退火-淬火-回火工艺与球化退火-淬火-回火-冷处理-回火工艺对440C轴承钢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的淬火温度为1 050℃、回火温度为200℃、冷处理温度为-78.5℃。结果表明,两种工艺下试验钢中的物相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M23C6型碳化物。相比于仅对试验钢进行球化退火-淬火-回火的情况,在球化退火-淬火-回火-冷处理-回火工艺条件下,试验钢中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由11.06%降至7.63%,一次碳化物的尺寸及数量基本无变化,二次碳化物的个数增加了49.4%、平均面积下降了24.0%;在力学性能方面,冲击功由90.5 J提高到115.0 J,拉伸试样断后伸长率由5.3%增加到8.3%,而抗拉强度仅由2 039.24 MPa增加到2 060.14 MPa,洛氏硬度由58.70HRC提升到59.09HRC,提升幅度较小。力学性能的转变归因于组织及碳化物的共同作用,本试验条件下球化退火-淬火-回火-冷处理...  相似文献   
72.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含钛、锆CLAM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运用极差分析方法分析了正交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强度的影响顺序为:回火温度回火时间正火温度正火时间;对伸长率的影响顺序为:回火温度回火时间正火时间正火温度;对断面收缩率的影响顺序为:正火温度回火时间回火温度正火时间;正火温度对硬度影响最大,回火温度对冲击功的影响最大。Ti-Zr-CLAM钢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50℃×15 min+700℃×60 min,空冷。  相似文献   
73.
以热力学基本原理和炉渣分子离子共存理论为基础,计算分析了轴承钢中铝脱氧时,镁在钢中的行为,为轴承钢A1Mg合金复合脱氧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探讨.计算结果表明,在炼钢温度下,轴承钢钢液的酸溶铝范围内,只要有微量的镁就可以生成镁铝尖晶石夹杂物.实验研究证明,经镁处理后的轴承钢钢液中的夹杂物以尺寸细小的镁铝尖晶石夹杂物和少量的MgO为主,几乎看不到铝酸钙夹杂物.  相似文献   
74.
连铸结晶器电磁制动对铸坯中非金属夹杂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梅钢2^#连铸机采用的FC-Mold(Flow Control Mold)全幅二段电磁制动器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磁制动后,铸坯中心的夹杂物总个数少于未采用电磁制动的铸坯,而前者边部的夹杂物个数则是后者的2.06倍;铸坯中心和边部的夹杂物平均直径和平均面积均有所减小,铸坯中心的平均面积减小量达到8.44μm^2。钢中的夹杂物主要为直径全部小于20μm的Al2O3、MnS和CaS夹杂物,还有少量含K、Na的夹杂物。未采用电磁制动的铸坯中含K、Na夹杂物的数量明显多于采用电磁制动的铸坯。采用电磁制动明显降低结晶器液面的波动幅度,这有助于减少卷渣几率。电磁制动使用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75.
76.
对热处理后的电渣熔铸低碳马氏体不锈钢ZG06Cr13Ni4Mo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和硬度试验,利用金相显微镜(OM)观察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应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拉伸断口和冲击断口,系统研究了电渣熔铸前后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通过与电极的对比表明,电渣熔铸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的晶粒更加细小,其力学性能优于自耗电极,并且各向异性程度低.  相似文献   
77.
为促进不锈钢粉尘资源化利用,本文提出碳热还原不锈钢粉尘制备高附加值球形超细金属粉末的新思路.为此,本文系统研究了1350℃下不锈钢粉尘碳热还原产物金属颗粒的微观结构、形貌和尺寸,以及配碳比对其的影响.配碳比从0.9经1.0增加到1.1时,还原失重率变化不明显,Fe-Cr-C金属颗粒球形度有轻微提高,金属颗粒尺寸显著细化...  相似文献   
78.
150 t EAF-LF预熔精炼渣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 15 0tEAF LF预熔精炼渣脱硫试验表明 ,预熔精炼渣的脱硫及抑制回磷效果优于传统精炼渣。使用预熔精炼渣的平均渣量为 4.6kg/t,平均脱硫率达到 77.5 2 % ,最高脱硫率为 86%。钢水终点硫质量分数全部小于 5 0× 10 - 6 ,最低达到 2 5× 10 - 6 。预熔精炼渣具有熔化温度低 ,成渣速度快 ,脱硫效果十分稳定等特点 ,可以满足LF高效率化生产  相似文献   
79.
电渣重熔过程中电极熔速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电渣重熔过程中电极熔化速度对局部凝固时间和钢锭的结晶质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熔化速度对工艺电耗的影响,讨论了通过改变熔化速度提高钢锭质量和降低电耗的途径,并给出了合理熔化速度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80.
在MoSi2炉和MgO坩埚内进行了含钡合金处理316L不锈钢液的实验研究.实验选用的含钡合金为SiCaBa、SiAlBaCa和SiCaBaMg,并与SiCa和AlCa合金的处理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中发现,使用含钡合金处理钢液时,钡在处理初期就参与了脱氧反应,生成含钡的复合氧-硫化物夹杂,更易于上浮排除,全氧含量能够快速降低至较低的水平;在钙合金中添加钡、镁等元素后,合金的脱硫能力提高;SiCaBa合金的还原脱磷效果最佳,用SiAlBaCa合金处理钢液时未出现回磷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