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90篇 |
免费 | 1035篇 |
国内免费 | 65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980篇 |
技术理论 | 3篇 |
综合类 | 1062篇 |
化学工业 | 1494篇 |
金属工艺 | 729篇 |
机械仪表 | 928篇 |
建筑科学 | 1470篇 |
矿业工程 | 801篇 |
能源动力 | 285篇 |
轻工业 | 1379篇 |
水利工程 | 673篇 |
石油天然气 | 849篇 |
武器工业 | 255篇 |
无线电 | 136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96篇 |
冶金工业 | 504篇 |
原子能技术 | 144篇 |
自动化技术 | 11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7篇 |
2023年 | 420篇 |
2022年 | 432篇 |
2021年 | 483篇 |
2020年 | 443篇 |
2019年 | 466篇 |
2018年 | 470篇 |
2017年 | 200篇 |
2016年 | 277篇 |
2015年 | 409篇 |
2014年 | 841篇 |
2013年 | 628篇 |
2012年 | 742篇 |
2011年 | 764篇 |
2010年 | 754篇 |
2009年 | 716篇 |
2008年 | 663篇 |
2007年 | 652篇 |
2006年 | 523篇 |
2005年 | 581篇 |
2004年 | 459篇 |
2003年 | 454篇 |
2002年 | 427篇 |
2001年 | 338篇 |
2000年 | 333篇 |
1999年 | 281篇 |
1998年 | 245篇 |
1997年 | 204篇 |
1996年 | 191篇 |
1995年 | 161篇 |
1994年 | 177篇 |
1993年 | 93篇 |
1992年 | 127篇 |
1991年 | 132篇 |
1990年 | 105篇 |
1989年 | 116篇 |
1988年 | 77篇 |
1987年 | 70篇 |
1986年 | 68篇 |
1985年 | 51篇 |
1984年 | 43篇 |
1983年 | 44篇 |
1982年 | 32篇 |
1981年 | 35篇 |
1980年 | 33篇 |
1979年 | 13篇 |
1978年 | 7篇 |
1976年 | 10篇 |
1973年 | 5篇 |
195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根据Fresnel唯象旋光理论和Born旋光理论推导出了一个能快速方便地计算单轴旋光晶体光学性质的2×2矩阵———旋光Jones矩阵,与Berreman4×4矩阵(Born旋光模型)分层计算方法的结果相比,该结果是解析的,这就使得进一步研究其他光学性质变得很方便。详细介绍旋光Jones矩阵的建立过程,并以石英晶体为例,介绍运用该矩阵计算旋光晶体的光学性质的具体过程。该计算方法对于斜入射情况下的无旋光介质和各向同性旋光介质仍然适用。 相似文献
82.
中国移动通过WLAN进行热点覆盖,可启动笔记本电脑/PDA用户对中国移动无线数据业务的使用,弥补GPRS在热点地区提供高速数据业务能力不足的缺点,从而切入宽带无线数据市场,为高端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差异化服务,提升中国移动通信的品牌价值。提供WLAN业务的主要应用场所包括以下几大类:* 大楼内部布线以及楼宇之间的通信,主要是替代专线和有线网络布线,快速提供业务;* 医疗、餐饮、零售店、仓储管理、监视系统等,提供信息传递服务;* 机场、车站、饭店、会议中心、展览馆、娱乐中心、购物中心等流动人员密集的场所,为客户提供接入服务。室内… 相似文献
83.
星载InSAR系统DEM重建及其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星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系统数据处理中的数字高程模型(DEM)重建,其误差受基线误差等误差源及是否采用地面控制点(GCP)影响。该文基于传统重建方法得出了利用GCP时的DEM重建方法,并分析了重建误差关于基线误差的传递关系。由此传递关系,可知系统对轨道测量精度的要求很高,而利用GCP时,相同轨道测量精度条件下,重建误差大大减小。故为了在保持重建精度的情况下降低对轨道测量精度的要求,可以利用GCP。另外上述分析得出的误差传递关系可以用来指导系统一些参数的设计。 相似文献
84.
针对光学图像的多光谱、多传感器图像的自动配准,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重心的多传感器图像二次匹配算法.首先,通过边缘检测和相应的后期链接处理,提取出较为完整的图像边缘;然后,根据图像边缘的链码相关以及区域不变矩策略,寻找匹配边缘,并对已匹配边缘的重心进行一致性检验获得控制点对;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图像粗匹配变换参数.在粗匹配的基础上,根据匹配后图像共有区域内边缘的主要方向和重心,再次对图像进行细匹配,修正匹配参数以提高匹配精度.多种遥感图像数据的配准实验和对比试验证实了该自动算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配准精度. 相似文献
85.
86.
发射信号正交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系统的性能。正交离散频率编码波形是一种较理想的准正交波形。首先给出了正交离散频率编码波形的模糊函数,然后以互相关能量为代价函数,运用改进的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正交离散频率编码波形进行优化排序设计,生成可应用于宽带MIMO雷达中的具有较好模糊特性的准正交信号。仿真结果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且随着码长的增加和编码排序的优化新的正交离散频率编码波形的互相关性能将变得更好,其对多普勒的容忍性与码长成反比,但是由于固有的特性其自相关性能与码长几乎无关。 相似文献
87.
车轮作为列车走行部的关键部件之一,其踏面产生缺陷后会直接影响到列车的运行安全。为了能够在检测时准确识别车轮踏面缺陷不同类型,提出一种基于灰度-梯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提取方法,对踏面图像的灰度和梯度特征分析之后,根据灰度-梯度共生矩阵提取踏面图像纹理特征矢量,再结合K-均值(K-means)聚类优化算法对踏面缺陷特征量进行聚类,从而将踏面缺陷类型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用可视化数据显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所提方法,对车轮踏面缺陷不同类型的分类识别精度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88.
昭通示范区太阳浅层页岩气田自规模开发以来,一直存在着较大井距、单一靶体的开发方式所带来的低储量动用率和低采收率的问题,同时也给后期井网加密或调整留下严重的工程隐患。为此,在太阳浅层页岩气田部署实施了TYH11井组小井距立体开发试验井组,以地质、钻井、压裂、试采资料为基础,以水力裂缝模拟和生产数值模拟为手段,对该井组开展“部署—钻井—压裂—排采—产能”全过程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太阳气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一1亚段内Ⅰ+Ⅱ类储层均具有高产条件,具备纵向多靶体动用基础;形成了钻井、压裂、返排测试全过程的工程技术序列,可支撑小井距立体开发井组顺利实施;小井距立体开发方式有效提高储量动用率23.0%、提高采收率11.0%;天然裂缝沟通造成井组内部以及与邻井的压窜干扰,对老井产量造成较大负面影响;邻井组已生产老井周边地应力场变化会加剧井间干扰,建议新投井与老井至少保持380~500m井距。该研究成果为昭通示范区太阳气田浅层页岩气立体开发的推广应用、开发方案设计、开发政策制定和规模效益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9.
90.
本文提出一种形态含独立电压源、VCVS、零极子、开关、电容的多相周期性SCN广义节点议程的有效算法,该算法利用SCN每个相位定义的两个向量,直接形成具有最低维数的SCN广义节点方程的矩阵,而不需在高阶矩阵求逆后形成SCN节点方程,或利用矩阵行列运算形成SCN广义节点方程,具有较低的时空复杂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