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矿业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3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炉炼铁合理配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中国的生铁产量超过2亿t,作为炼铁原料的国产铁精矿和进口铁矿几乎各占一半;国产铁精矿是细粒度的磁选精矿,进口铁矿则以粉状赤铁矿为主.如何合理配矿,成为当前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回顾了我国炼铁工作者贯彻"精料"方针取得的成就,并就国内外铁矿资源的状况、特点及合理配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比了两种不同炉料结构,一种为46.83%酸性球团矿及53.17%高碱度烧结矿的综合炉料,另一种为单一的自熔性烧结矿;分析了它们的全炉物料及热平衡,并进行了两种条件下的Rist操作线分析,获得了高炉使用综合炉料的冶炼效果比单一的炉料结构优越的结果.通过对原料冶金性能的测定,发现杭钢酸性球团及高碱度烧结矿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还原性,较低的还原粉化率以及粒度整齐的特点,特别是酸性球团矿还具有低膨胀率的特点.文中指出其高温还原性能及软化温度有待改进,并提出了如何改进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炼铁技术最新发展,提出了综合各种炼铁过程(如高炉,非高炉以及各种熔融还原工艺)的热平衡新的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以RIST操作线为基本思路,建立了新的炼铁过程操作线图,为一新线图可以直观并形象地分析各种炼铁过程的物质转移过程和能耗,有助于冶金工作者分析和选择各种炼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我国炼铁原料技术的进步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孔令坛 《炼铁》2002,21(5):20-23
回顾了我国炼铁原料技术发展的历程,阐述了原料技术的进步,并总结了经验教训,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提高烧结料层的厚度,降低燃料消耗,改善烧结矿的质量,是近些年来烧结技术发展的方向。国外用富矿粉烧结的工厂料层厚度一般都在400毫米以上,高者达550毫米。我国虽然以细精矿烧结为主,但近些年来料层  相似文献   
16.
17.
新的历史阶段,资源短缺和环保压力对钢铁企业的生存和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开发炼铁新工艺成为必然。转底炉珠铁工艺是近十几年来兴起的一项煤基非高炉炼铁新工艺,并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应用。该工艺能实现渣铁快速分离,得到高品质珠铁,且在能源、成本、环保、原料适应性等方面有较强的竞争力。综述了该工艺发展历程、基本特点和应用潜力,进而结合中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要求和资源现状,指出了该工艺在中国钢铁冶金和资源利用领域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最后,简要介绍了针对该工艺课题组已有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含碳球团的还原熔分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高温电阻炉对含碳球团还原熔分的行为进行热态模拟研究,考察温度、配碳比、化学成分等因素对球团还原熔分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温度、配碳比和球团传热方向上的尺寸是控制球团还原熔分的关键;化学成分对还原速率影响不明显,但是通过改变渣的组成可对渣铁熔分起促进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研究开发炉顶煤气循环μ氧气鼓风高炉炼铁新工艺,建立其综合数学模型.模型由高炉各个区域煤气成分计算方程、高炉上部空区热平衡模型、热化学平衡模型和炉身效率模型组成.用此模型计算了该炼铁工艺的基本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新工艺的焦比为200 kg·t-1,煤比为200 kg·t-1,相比传统高炉,燃料比降低22.9%;风口循环煤气量对风口理论燃烧温度影响较大,风口循环煤气量每增加10m3·t-1时,风口理论燃烧温度降低17.6K.此外,应用此模型还可以计算任何原料和燃料等条件下的炼铁工艺参数,研究相同原料和燃料条件下的各个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