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冶金工业   18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1.
SEN壁厚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板坯连铸结晶器,利用PHOENICS软件,计算结晶器内流体的三维流场和温度场,比较和分析了浸入式水口壁厚对结晶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为优化浸入式水口结构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从长水口吹人氩气对中包内钢液流动行为的影响,采用数学和物理模拟的方法对中包内高湍流区流场、气体体积分布和停留时间曲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从长水口吹人气体改变了高湍流区的流体流动特征,减弱了钢流对中包底部的冲击,但对示踪剂的停留时间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分析水口堵塞物组成及其堵塞发生的机理得出,含Ti铝镇静超低碳钢连铸过程水口堵塞物呈分层结构,由反应层和粘结层组成,其中反应层为耐材酸性物质与钢水中Al反应以及钢水因与堵塞壁面接触温度降低、夹杂物析出反应所致,粘结层由夹杂物伴随冷钢堆积所致,且粘结层中Al含量由内至外呈增加的趋势,Ti含量则呈减少的趋势。通过顶渣改质将(FeO+MnO)控制在8%以下、RH脱碳终点[O]控制在0.030%以内,以及采用开浇前中间包充氩置换工艺等优化措施,含Ti铝镇静超低碳钢连浇炉数由原来的3炉提升至5炉,水口堵塞率由原来的80%降低至30%。  相似文献   
14.
连铸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特性及控流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间包内钢液的流动状态对钢中夹杂物的去除效率影响较大。增加中间包容量可使铸坯内弧—侧Al2O3总量显著降低,在中间包使用挡墙和坝可减少内、外侧钢流温度差和拉漏发生率,去除钢中夹杂物。过滤器、湍流缓冲器和旋涡控制装置等相关技术的应用均提高了铸坯的清洁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取向硅钢铸坯的低倍检验,研究了中间包钢水过热度、电磁搅拌电流、二冷水强度、拉速及断面尺寸对铸坯中心等轴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中间包钢水过热度控制在14~18 ℃范围内时,因过热度不同引起的中心等轴晶率的变化较小,变化范围仅为0%~3%;电磁搅拌电流和铸坯断面尺寸对中心等轴晶率的影响较为明显,随搅拌电流的增大,中心等轴晶率呈增加的趋势,而当铸坯断面尺寸增加时其呈减小的趋势;二冷水强度和拉速对中心等轴晶率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二冷水强度的增大,中心等轴晶率呈减小的趋势,而当拉速提高时其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高钢级管线钢的性能要求与元素控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综述了高钢级管线钢的性能要求 ,以及钢中碳、硫、磷、氧、锰、氢等元素的作用及其控制技术。管线钢开发的关键是将成分调整、冶金技术和TMCP工艺结合起来。探讨了我国的管线钢与国外的差距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金相、扫描电镜、连续测温等方法对亚包晶钢铸坯表面纵裂纹产生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钢水过热度35℃和15℃浇铸时,铸坯表面纵裂纹发生率明显提高;随着拉速的增加铸坯纵裂纹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在同一拉速条件下,铸坯内弧比外弧更易于生成凹陷和裂纹;结晶器铜板热流密度不均是铸坯纵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在二冷区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18.
用PHOENICS软件计算了板坯结晶器内流体的三维流场和温度场。比较和分析了浸入式水口底部结构对结晶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为优化浸入式水口结构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含铌微合金钢(D36船板钢,%:0.12~0.16C、0.25~0.45Si、1.25~1.45Mn、≤0.020P、≤0.010S、0.015~0.040Als、0.015~0.025Nb、≤0.009 0N)连铸过程裂纹敏感性大的问题,建立了Nb(C,N)和A1N在奥氏体中的析出模型,以分析板坯在850~1150℃矫直时Nb(C,N)和AlN析出对铸坯热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铌微合金钢中碳氮化物的析出方式主要是晶界和位错线形核,在950℃时Nb(C,N)的综合析出速度和AlN在晶界上的析出速度最大。因此,含铌微合金钢的矫直温度应大于950℃。  相似文献   
20.
非稳态浇铸时IF钢铸坯表层夹杂物粒径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位统计分布分析仪(OPA-100)研究了拉速变化时(1.4 m/min 至0.6 m/min,0.6 m/min 至 1.4 m/min)IF钢1150 mm×230 mm铸坯表层试样夹杂物粒径和频数的分布。结果表明,夹杂物粒径与其频 数分布规律基本符合一阶指数衰减曲线,夹杂物粒径x(μm) 与频数 y 的拟合公式为 y = A1 ·exp (-x/tl)+y0; 式中A1,t1,y0为常数;R 为相关系数(R²>0.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