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60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20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46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多媒体业务,在移动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切换问题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多媒体业务的特点,移动多媒体业务切换的特殊要求,不同网络间的切换协议。重点介绍了基于IP网络的移动多媒体网络之间无缝切换的各种水平切换和垂直切换方式以及无线TCP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介绍了东风系列内燃机车柴油机用喷油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形式,针对机车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喷孔变大进行故障项点梳理,通过油品检测、宏观观测、硬度检测、微观形貌等方法,逐步排除所列故障项点,最终分析出可能是穴蚀导致喷孔变大,建议供应商严控喷孔入口圆角半径和喷孔内表面加工精度以削弱穴蚀影响。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一种化学气相沉积(CVD)制备超细铼粉的新方法,即以NH4ReO7为原料,通过将其分解为Re2O7后气相输运至还原区,经氢气还原生成超细铼粉.对不同还原温度下制备的超细铼粉样品,采用XRD、SEM、激光粒度分析进行表征,实验揭示了烧结作用对晶粒尺寸、形貌、表面状态及粒度等粉末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还原温度升高,烧结作用增强,制备的超细铼粉晶粒尺寸增大,具有更好的球形度,表面趋于光洁,平均粒径增大.  相似文献   
104.
以可溶性氯化镍、氯化钴和草酸或草酸铵为原料,氨水为pH值调节剂,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草酸镍钴共沉淀产物,借助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TA)和扫描电镜(SEM)对共沉淀产物进行表征,并将结果与机械混合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共沉淀过程中,当溶液pH≤5.0时,钴离子易进入草酸镍晶格中形成置换固溶体,得到的共沉淀产物为草酸镍钴单相固溶体,其热分解行为明显不同于具有相同配比的机械混合物;当pH>5.0时,镍离子和钴离子与草酸根离子的共沉淀过程为分步沉淀,得到的共沉淀产物为组分分布均匀的复杂混合物,而非单相固溶体.  相似文献   
105.
根据同时平衡原理和质量平衡原理,从理论上推导出了Ag(Ⅰ)-C2O42--NH3-NH4+-H2体系中金属银离子和草酸盐在水溶液中热力学平衡的数学模型,计算并绘制出该体系的lg[Ag]T-pH图。在此基础上,分析液相沉淀过程中溶液的lg[Ag]T与pH之间的关系并推断出制备纤维状银粉前驱体粉末的理想pH值为5.0~6.0之间,为液相沉淀过程的实验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通过验证实验证明了热力学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6.
NiFe2O4 powders with double skin structure which shows a length of 5 ?m and curved surface thickness of 0.5 ?m were prepared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ir oxalate precursors. The NiFe2O4 powders were mixed uniformly with a proportion of paraffin and then pressed to composite samples. The 采用草酸盐沉淀法制备草酸铁镍前驱体,热分解得到长5 ?m、曲面厚0.5 ?m的夹层中空结构NiFe2O4粉末,将其与石蜡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压制得NiFe2O4/石蜡复合物,考察了其电磁参数,计算了其吸波性能. 结果表明,NiFe2O4含量为40%(?)时复合物吸波性能最佳,样品厚度为3.5 mm时,材料在6.66 GHz处反射损失最小,为?52.06 dB,厚度为3.0 mm时,材料在6.98?8.59及9.72?10.84 GHz范围内反射损耗小于?10 dB,有效吸收频宽为2.73 GHz.  相似文献   
107.
未来无线网络将为固定和移动用户提供多媒体通信和计算业务.为移动用户提供无线多媒体业务的一个最关键的挑战是保证端到端连接的业务质量.通过重复使用无线频谱的微蜂窝或微微蜂窝结构是一个有前途的改善移动多媒体网络容量的方式.但切换次数随着蜂窝大小的降低而增加.移动多媒体网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需要可以满足各种QoS需要且有更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切换方式.该文提出了一种称为基于动态信道预约的自适应QoS切换算法,并与其它切换方式进行了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108.
超远距离场景覆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远距离覆盖是移动网络规划与设计的一个难点,本文介绍了超远距离场景的特点,分析了UMTS最大通信距离和海面传播模型,详述了各种超远距离覆盖技术。  相似文献   
109.
形貌控制合成纤维状氧化亚镍粉末新型前驱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可溶性镍盐和草酸或草酸铵为原料, 利用氨为配位剂, 通过配位沉淀法制备了纤维状氧化亚镍粉新型前驱体, 并采用XRD、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镜(SEM) 研究了前驱体粉末的物相、成分与形貌, 系统考察配位沉淀条件包括溶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和表面活性剂对前驱体粉末形貌、粒度和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Ni(Ⅱ)-C2O42--NH3-NH4+-H2O反应体系中, 在溶液pH值为8.2~8.8, 温度为60~70 ℃, Ni2+浓度为0.5~0.8 mol/L, 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用量为0.1%~0.5%条件下得到的新型前驱体为草酸镍氨复盐, 其形貌为纤维状; 氨与镍离子配合并生成草酸镍氨复盐是纤维状形貌形成的内在机制。通过在空气中热分解该种前驱体即可得到比表面积为5.944 m2/g、轴径比大于50的纤维状氧化亚镍粉末。  相似文献   
110.
切换是蜂窝系统所独有的功能,也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关键特征,它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本文对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和切换算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包括切换的分类和功能、性能指标、各种切换方式及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及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