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1篇 |
综合类 | 3篇 |
化学工业 | 10篇 |
机械仪表 | 5篇 |
建筑科学 | 5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5篇 |
石油天然气 | 7篇 |
无线电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7篇 |
冶金工业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篇 |
2006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南八天然气处理厂火炬区位于农田中心,周围均为农作物,吊装场地有限,经项目部多方讨论,最终确定采用地面分体组装,汽车吊分体吊装方式。吊装分两天完成,第一天采用50 t汽车吊和16 t汽车吊完成第1节的吊装任务;第二天完成第2节和第3节的吊装任务。根据火炬的结构尺寸及吊装重量,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定1台220 t汽车吊作为主吊。用220 t吊车主要考虑到火炬塔架高度较高,并且要在最高处将火炬筒从塔架中心插入。 相似文献
32.
内分泌干扰物问题近年来已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本文综述了欧盟有关内分泌干扰物的化学品监管法规,并指出欧盟未来对于内分泌干扰物的监管趋势。 相似文献
33.
为研究不同初始几何缺陷对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地震承载力的不利影响,根据"拟壳法"的内力状态,提出了弯曲应力为主杆件数量占有效杆件总数的百分比最大,作为网壳最不利缺陷的判别准则.基于该准则,以跨度80m的K8型单层球面网壳为例,开展了考虑最不利高阶模态缺陷的网壳结构地震承载力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网壳结构最不利缺陷一般出现在高阶屈曲模态;相比最低阶屈曲模态缺陷,最不利高阶模态缺陷计算所得的网壳结构地震动力响应显著增大,结构地震承载力明显降低;最不利缺陷的判别准则只需考虑前20阶屈曲模态范围,即可保证网壳结构地震承载力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34.
转速对变频涡旋压缩机压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速对变频涡旋压缩机压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尚不完全明确。为探寻转速对变频涡旋压缩机压缩性能的影响规律,从理论上分析了转速对变频涡旋压缩机单位曲柄转角下的排气量、压缩终了内压力及单位质量有效气体获得的多变压缩能量头的影响规律。理论分析发现,受转速引起的泄漏量变化的影响,单位曲柄转角下的排气量、压缩终了内压力及单位质量有效气体获得的多变压缩能量头均随转速的降低而减小,说明变频涡旋压缩机在低转速下的压缩性能欠佳。试验测试结果证明了理论研究所得结论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对变频涡旋压缩机的研发和使用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随着煤矿产业的不断发展,煤矿巷道的高强支护作为一项先进技术进行应用,除应考虑其是否经济合理、安全使用的因数外、尤其要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影响。这也就使得高强支护技术成为当今煤矿业讨论的热点,也促使高强支护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化。本文主要分析了常用的支护技术,并对高强支护在采煤掘进过程中的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6.
缺陷产品造成安全事故频发对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针对产品召回的监管问题,考虑参与各方主体利益最大化,构建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博弈策略收益矩阵,对比分析各博弈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稳定均衡,分析三方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找出破解当前召回监管模式弊端的突破口。研究表明:对于政府,提高政府行政处罚力度、优化政府监督流程,将提高政府召回监督工作效率;对于企业,设立缺陷召回信用机制、提高对消费者损失的赔偿,将提高企业积极配合、主动召回的积极性;对于消费者,搭建缺陷召回信息平台、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和提高维权所得的赔偿,将有助于消费者主动上报缺陷产品信息、积极参与缺陷产品召回工作。 相似文献
37.
38.
39.
40.
针对致密油藏水平井投产后含水较高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D区块42口水平井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井采出程度-含水率曲线法开展致密油藏水平井含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致密油藏水平井主要存在3种含水类型,分别是高含水型、中含水型和低含水型。从影响含水特征的地质因素、工程因素和生产因素入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深入分析了油层厚度、储层非均质程度、压裂段数、压入砂量、压裂排量和泵挂深度等因素对水平井含水变化特征的影响程度并进行了关联排序,明确了致密油藏水平井含水特征主控因素。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类似区块水平井开发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