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篇 |
综合类 | 3篇 |
化学工业 | 8篇 |
机械仪表 | 5篇 |
建筑科学 | 4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5篇 |
石油天然气 | 7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篇 |
2006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钢筋混凝土在建筑中的大量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泥凝土现浇楼板面裂缝的问题也越来越普遍,轻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造成渗漏水;重者,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本文将通过工程实例,从材料方面、施工技术及设计方面浅析混凝土现浇楼板面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2.
内分泌干扰物问题近年来已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本文综述了欧盟有关内分泌干扰物的化学品监管法规,并指出欧盟未来对于内分泌干扰物的监管趋势。 相似文献
43.
随着煤矿产业的不断发展,煤矿巷道的高强支护作为一项先进技术进行应用,除应考虑其是否经济合理、安全使用的因数外、尤其要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影响。这也就使得高强支护技术成为当今煤矿业讨论的热点,也促使高强支护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化。本文主要分析了常用的支护技术,并对高强支护在采煤掘进过程中的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4.
针对致密油藏水平井投产后含水较高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D区块42口水平井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井采出程度-含水率曲线法开展致密油藏水平井含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致密油藏水平井主要存在3种含水类型,分别是高含水型、中含水型和低含水型。从影响含水特征的地质因素、工程因素和生产因素入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深入分析了油层厚度、储层非均质程度、压裂段数、压入砂量、压裂排量和泵挂深度等因素对水平井含水变化特征的影响程度并进行了关联排序,明确了致密油藏水平井含水特征主控因素。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类似区块水平井开发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相似文献
45.
呼吸生理研究和肺功能测定的临床应用近二十年来有了很大的进展,这与不断涌现出新的先进技术与先进方法是分不开的。 SC-8型肺功能色谱仪是用于呼吸生理研究和肺功能测定的临床仪器。两年来的临床应用证明,仪器能满足肺功能测定的要求,使用方便、性能稳定、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快速准确地进行O_2、N_2、CO_2、CO、He等多种气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46.
本发明为声波振动式洗涤方法以及实现该洗涤方法所用的换能器。声波振动式洗涤方法,由声波脉冲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可调的方波电脉冲,该方波电脉冲作用于换能器上,将方波电脉冲转换成能使水产生振动的机械能,该方波电脉冲的频率范围为20—3000Hz。换能器包含支架、与支架固定的环形磁铁、与环形磁铁固定的铁芯、套于铁芯上的线圈和与线圈固定的振动板,振动板的中部有凸起。本发明效果十分明显,能够在大水域内实现振动式洗涤,使振动式洗涤方式真正具有实用价值。以该方法为基础可制成各种洗涤装置,如声波洗衣机、洗碗机、声波浴盒、洗脚盒以及其它的洗涤装置。 相似文献
47.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策略。江苏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既取得了突出性的成就,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性分析可以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现时性的理论借鉴,进而促进江苏省中小企业的成熟与发展。 相似文献
48.
为解决线路老化与电网可靠性之间的权衡问题,通过最小化因导体温度升高引起的需求损失和网络老化,优化每条负载母线的平均需求损耗,以提高线路额定值和修改负载曲线。所考虑的线路与负载母线相连接,采用动态线路额定值技术,以削峰填谷形式的需求响应来修改负荷需求曲线,根据剩余平均需求损失的利用率降低允许的峰值负荷。结果表明,与仅优先考虑网络老化保护的方案相比,该方法在网络老化和可靠性并重的基础上,在线路老化允许范围内少量增加线路老化以提高系统可靠性,提高率高达68.9%,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与仅优先考虑提高网络可靠性的方案相比,在整个研究的超标温度允许范围(1%~25%)内,线路老化平均降低70.3%。 相似文献
49.
50.
采用16S rDNA基因克隆文库结合GC-MS分析等方法,对腌制苋菜梗体系的细菌多样性、品质变化和腌制成熟时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腌制苋菜梗开始时(即腌制第0d)其优势菌群为乳杆菌属、片球菌属和魏斯氏菌属,第10d优势菌群为乳杆菌属和产碱杆菌属,到腌制中后期细菌群落组成基本稳定,其中产碱杆菌属、拟杆菌属和梭菌属为优势菌群。苋菜梗腌制过程中,pH、亚硝酸盐含量和细菌总数均先上升后下降,至腌制结束时分别为5.28、4.0mg/kg和数量级107cfu/mL。利用GC-MS分析方法测定了腌制苋菜梗卤汁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发现其主体风味成分为醇类、酸类和烷烃类,其中醇类物质占19.5%、酸类占15.9%和烷烃类占14.6%,相对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组分有2-丁醇、乙醇、己烷和乙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