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38篇
金属工艺   54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9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采用三维SOLID69热电耦合单元对电渣熔铸渣池进行了ANSYS热电场有限元模拟,建立了电渣熔铸渣池热电场数学模型,定义了以自耗电极、渣池、渣壳为对象的计算区域.选用Langrange插值函数,研究发现渣池存在两个区域:一个是温度很高、电流密度很大且分布很不均匀的小区域,位于自耗电极端部附近,为高热源区,另一是电流密度小且分布几乎均匀的大区域,为低热源区.  相似文献   
72.
以高铝粉煤灰熟料经预脱硅—碱石灰烧结、溶出、二次脱硅后溶液为原料,通过晶种分解后生产拟薄水铝石产品,考察了种分条件对拟薄水铝石产品的影响,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种分法制备的拟薄水铝石产品孔容可达到0.829 1cm3/g,BET比表面积高达393.00m2/g,达到并优于普通大孔拟薄水铝石的理化指标,从而可实现高铝粉煤灰中铝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  相似文献   
73.
环硫氯丙烷交联壳聚糖树脂对铂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环硫氯丙烷交联壳聚糖树脂对铂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及解吸特性,并通过红外光谱法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吸附反应速率遵循一级速率方程,液膜扩散为控制步骤,吸附表观活化能为21.673 kJ/mol;其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所描述的规律;在吸附过程中氨基和巯基参加了与铂的配位;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吸附。  相似文献   
74.
二次铝灰中仍含大量铝,对其进行回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二次铝灰为原料,通过盐酸浸出处理后再添加铝酸钙制备聚合氯化铝(PAC),研究了HCl浓度、浸出温度、时间、液固比,铝酸钙添加量等因素的影响。综合考虑,适合二次铝灰酸浸制备聚合氯化铝的较优条件为:水洗后的二次铝灰在HCl浓度为6 mol/L,液固比为4∶1 mL/g,温度为85 ℃条件下酸浸2 h,此时的酸浸液中加入12 g/80 mL的铝酸钙,温度为85 ℃条件下反应1.5 h。该条件下酸浸过程中铝的浸出率为48.67%,且制得的液体PAC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5.
针对现有产业化钒渣"焙烧-浸出"提钒工艺冶金废弃物多的现状,采用钒渣"无焙烧-加压酸浸"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浸出温度、液固比、浸出时间、初酸浓度及搅拌速率对转炉钒渣中钒、钛、铁浸出率的影响,绘制了高温(150℃)条件下V-Fe-H2O系E-p H图,并分析了钒渣矿物中各组分在该条件下与H2SO4反应的可能性、有价金属转入溶液的理论限度和生成物的稳定状态。150℃V-Fe-H2O系高温Ep H图结果表明:150℃时,在H2O及Fe2+的稳定区范围内,钒铁尖晶石(Fe O·V2O3)能够在p H1.5的强酸条件下分解,可溶性钒离子主要以VO2+的形式在体系中充分浸出;通过无焙烧-加压酸浸试验,得到粒度-0.075~+0.055 mm钒渣的最优酸浸工艺参数为:浸出温度130℃、浸出时间90 min、初酸浓度200 g·L-1、液固比10∶1、搅拌速率500 r·min-1。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条件下,通过无焙烧-酸浸能够使钒渣中的钒浸出率达96.93%,铁浸出率为92.33%,钛浸出率为15.95%,并在渣中富集。  相似文献   
76.
随着航空业的发展,对海绵钛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对高品质海绵钛的需求也大幅量增加。通过对MHT-90海绵钛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难点进行分析,得出O、Fe两种元素的含量是影响MHT-90海绵钛产出率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海绵钛产品中杂质元素O和Fe的来源和行为机理,提出了控制O、Fe杂质元素的措施,并在国内某公司的生产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7.
利用高压DSC研究一水铝石在碱液中的溶出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一水铝石(包括一水软铝石和一水硬铝石)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出过程的机理函数并确定相应的动力学参数.将一水铝石矿和氢氧化钠溶液在高压DSC设备中以10 ℃/min的速度加热,用微分方程法分析得到DSC曲线,同时借助Matlab程序利用迭代法和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微分方程,从30种机理函数的微分形式中分别逻辑地选择了两种一...  相似文献   
78.
采用燃烧合成法制备高纯超细LaB6粉末。考察反应物配比和制样压力等条件对燃烧产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利用XRD、SEM和EDS等技术对燃烧产物和浸出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燃烧产物由LaB6,MgO和少量Mg3B2O6组成。随着制样压力的增加,燃烧产物变得致密坚硬。LaB6的纯度高于99.0%,其粒度为1.92?3.0μm,晶格常数a=0.4148nm。  相似文献   
79.
目前,Kroll法仍是金属钛生产的唯一工业化方法,新开发的电解法和金属热还原法均处于研究阶段。本文针对多级还原制备钛粉进行了初级还原阶段还原机制与配镁量作用规律的研究。通过分析及结果验证,提高配镁量可促进反应进行的动力学,有利于TiO2还原程度的提升并抑制镁杂质残留,镁在初级还原过程中多以流体形式包裹在二氧化钛颗粒表面进行传质形成多相微球,钛氧化物则受高温作用发生烧结形成孔隙网络结构的产物形貌。在考虑镁的利用率及实际深度还原产物品质的基础上,实验确定化学计量比为最佳配料比。该配比的初级还原产物氧含量可达16.04wt%,比表面积和中位粒度分别为1.76m2/g和 34.39μm,制备的钛粉O、Mg含量分别为0.274wt%和0.010wt%。  相似文献   
80.
改进Intermig桨已经被应用到国内的种分设备中,其在促进了氧化铝颗粒的悬浮和混合的同时,搅拌功率也得到大幅度降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水模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改进Intermig桨固液搅拌体系中的流场、固含、云高度、临界悬浮转速以及功率消耗情况。与标准的Intermig桨相比,改进后的Intermig桨改善了槽内循环流的发展,促进了颗粒的悬浮,功率消耗也得到幅度降低。桨叶离地距离越低越有利于颗粒的悬浮与分散,并采用功率判据得到了颗粒悬浮的临界搅拌转速,同时采用数值模拟预测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