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一体化,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关键性领域。为了满足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精细化工行业必须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和装置,从而实现更加优良的产品、更低的成本、更快的周转速度,同时也可以减少人为的损失,更好地保障客户的权益。此外,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可以为精细化工行业带来更多的便捷性和可持续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作为与各行业联系紧密的精细化工产业来说,要注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2.
利用H1-Galerkin混合有限元方法讨论了一类非线性双曲型积分微分方程的误差估计,得到了在一维情况下未知函数和它的伴随向量函数有限元解的最优阶误差估计,同时得到了和用传统混合有限元方法相同的收敛阶数,而且该方法不需验证LBB相容性条件。  相似文献   
63.
一种随机着色Petri网及模型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随机Petri网(SPN)在系统性能分析时,其状态空间随着系统规模增大而指数性增长,造成求解稳定状态概率的复杂性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随机着色Petri网(SCPN)。分析了它的有界性和可达性,证明了它同构于一个一维连续时间的马尔可夫链;同时,也分析了随机着色Petri网用于建模和系统性能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李瑞生  张彦龙  翟登辉  许丹 《高电压技术》2021,47(11):3795-3802
销钉在输电线路中起着连接关键部件的重要作用,其缺陷直接引起部件变形、不稳定甚至造成电力停电事故.针对已有单发多盒探测器(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SSD)模型对输电线路复杂背景下销钉缺陷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残差网络和多层级特征融合策略的改进SSD模型.首先,改进SSD网络结构,引入残差网络,增加浅层特征层,并将深层特征进行融合,替换SSD原特征层,以提升网络的鲁棒性,增强特征层的信息提取能力.其次,采用卷积拆分压缩网络参数量,采用权值量化减小模型部署占用空间.最后,通过实验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输电线路销钉缺陷检测上召回率达到80%以上,较原SSD模型及其他目标检测算法具有明显提升.同时,该方法在其他输电线路小目标缺陷测试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5.
针对现场混装炸药车在准东露天煤矿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了危险性评价与生产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安全管理探讨,达到安全作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66.
NAT穿越技术是基于分组的多媒体传输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已有不少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但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机标识协议(host identity protocol,HIP)在传输层与网络层之间引入了新的协议层,打破了身份标识与拓扑位置的绑定,通过引入HIP,提出一种基于HIP的NAT穿越方案.讨论了网络体系中各层的具体穿越办法,并对新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67.
在氮气保护气氛下利用微波加热对转炉钢渣的碳热还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收得率随钢渣粒度、还原温度、碳当量、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在2倍碳当量、粒度0.15 mm、还原温度为1 400 ℃下保温45 min, 铁收得率最高可达93.6%, SEM/EDS分析显示此条件下所得渣块无Fe存在。该试验为转炉钢渣中铁的回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8.
报道了佳木斯地块东部锦山花岗杂岩体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确定了花岗质岩石的形成时代、源区性质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同时也为中亚造山带东段的构造演化提供重要线索。花岗岩的锆石主要呈自形—半自形晶,发育显著的震荡生长环带,w(Th)/w(U)值在0.12~1.20之间,显示其典型的岩浆成因。测年结果表明这些花岗质岩石形成于早—中二叠世(260~278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花岗质岩石w(SiO2)值为66.75%~70.10%,w(Na2O)值为4.40%~5.23%,w(K2O)值为0.77%~2.80%,w(K2O)/w(Na2O)值为0.18~0.61,A/CNK值为0.97~1.14;这些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和K),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Zr、Ti和Hf)。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显示,花岗岩的εHf(t)值介于-0.8~7.7之间,两阶段Hf模式年龄介于953~1578Ma之间。该区花岗质岩石属于偏铝质—弱过铝质的低钾—中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原始岩浆起源于中—新元古代增生的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研究资料,研究区内早—中二叠世花岗岩就位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其形成可能与佳木斯地块东侧古大洋板块的西向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9.
张彦龙  穆跃  李元敬  万鹏  冯磊  雷虹 《食品科学》2018,39(2):233-239
实验对西藏和东北东宁两地不同品种黑木耳营养组成和品质结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木耳总糖、还原糖、粗纤维、粗脂肪等常量成分受基因型影响显著,西藏独特环境主要影响黑木耳钙、铁、锌、镁等矿质元素和多酚、黄酮、黑色素等功能性成分的积累。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表明环境因素对营养成分的影响超过基因型。伴随着营养组成的变化,环境因素主要影响弹性、凝聚力、黏性、咀嚼度、回复力,基因型仅影响了黑木耳硬度。黑木耳电镜观察显示相似结果,西藏同一地域不同品种黑木耳表观形态类似,而东宁种植黑木耳与西藏种植的黑木耳表观形态差异较大。这些结果表明黑木耳营养组成和品质结构差异更多依赖于环境因素,基因型影响相对较小。该研究为黑木耳栽培和生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结合冀东南堡油田1号构造区海底管道裸露悬空段隐患治理工程,选择回填碎石防护、砂袋防护、仿生草防护、软体排防护以及后挖沟治理技术进行管道稳定性试验研究,根据本工程区域实际情况,建议在波高、流速较小的挖沙区域选择碎石和砂袋防护方案;在波高、流速中等的区域可采用仿生草防护方案,如果波高较大,可考虑采用砂袋充填;在水深较浅、波高、流速均较大的区域可选择软体排的防护方案,如果整段海底管道出现大范围、长距离的裸露或悬空,为保证整体管道的快速综合治理,可考虑后挖沟治理方法。结合经济性评价与比选,结果表明:对于裸露悬空管道的治理首选软体排防护,其次为仿生草防护,后挖沟治理只适用于非立管附近的直管段首次治理,砂袋防护和回填碎石防护只适用于抢险性的临时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