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晶圆芯片测试,依靠探针触点与芯片电极间的机械接触,实现机-电连接和信号转换,从而完成对器件的电参数测试。该文通过设计和加工微探卡的方式,针对探针与芯片接触触点少导致接地信号采集不完整,影响芯片测试时带内波动、芯片测试与成品测试结果差异大的难题,提出了低损耗声表面波(SAW)滤波器设计结构中模拟焊点引线的方式,通过采集芯片电信号,在频域内做测试,满足晶圆级封装(WLP)、芯片级封装(CSP)等封装工艺的检测要求,鉴别出在芯片粘在外壳前合格的芯片,同时监测参数的分布状态来保持前道工艺的质量水平,反馈芯片的合格率与不良率。 相似文献
32.
33.
本文以”建筑全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帮助建筑师在设计时全面考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引入集成设计观点.提出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理论的生态建筑集成设计策略,并将之运用于”崇明生态人居”项目的设计实践中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叶面施加纳米氧化锌(ZnO NPs)对木槿生长与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纳米氧化锌对园林植物的生长调节作用。【方法】以木槿实生幼苗为材料,叶面施加不同粒径、不同浓度的ZnO NPs以及ZnSO4·7H2O溶液,比较不同处理下木槿的生长、生理指标和叶片锌含量的差异。【结果】(1)三种粒径的ZnO NPs在浓度为50 mg/L时对木槿生长生理特性的促进作用均强于ZnSO4,其中50 nm ZnO NPs处理下木槿幼苗株高、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2)三种粒径的ZnO NPs浓度为100 mg/L时,均对木槿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并且50 nm ZnO NPs抑制作用最显著。(3)叶片的锌含量随ZnO NPs浓度上升而增加,并且粒径越小上升幅度越大。(4)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得分排序,三种粒径的ZnO NPs对木槿生长生理特性促进作用以及叶片锌含量增加的综合能力排序为50 nm>30 nm>90 nm。【结论】叶面施加ZnO NPs对木槿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其... 相似文献
35.
为了提高对偶氮染料的去除效率,采用加热回流法、刻蚀法和浸渍法相结合,制备了Pt/COF-LZU1中空结构催化剂,对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催化降解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二氧化硅微球、均苯三甲醛和对苯二胺的配比为1∶1∶1时,所制备的中空结构的COF-LZU1微球分散性更好,表面没有多余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链生成,合成的Pt/COF-LZU1催化剂,Pt纳米颗粒负载量大,分布均匀;在室温条件下,在120 min时,40 mg的Pt/COF-LZU1中空催化剂+H2O2对150 mL 10 mg/L的亚甲基蓝的催化降解效率可达到93.45%。 相似文献
36.
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认证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或提升\"教育产出\"。为适应新时代新水利背景下水利科技人才培养需求,同济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从培养方案修订着手,通过修订培养目标、分解毕业要求指标点,以及持续改进课程体系等方法贯彻OBE理念,实现从培养\"学科导向型\"人才到\"工程导向型\"人才的转变,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到培养兼具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社会责任的复合型人才转变,以期达到水利工程师国际认证的实质等效。与此同时,建立了课程达成情况及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机制,并结合机制运行情况进行了实例分析,实现了对本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全方位、中长期跟踪评价与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7.
作为全国羊毛产销大省的新疆,近期,将羊毛列入了自治区出疆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目录。这是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新疆自身区域特点和市场要求,维护新疆羊毛质量声誉采取的一项重要举 相似文献
38.
为提升传统阻尼伸臂(CDO)体系的减震效果,基于惯容-刚度-阻尼三元被动减振理论,开展了惯容-负刚度-阻尼伸臂(INSDO)体系减震性能增效研究.采用Clough-Penzien谱模型模拟平稳随机激励,利用增广状态空间建立结构-阻尼器-激励系统的运动方程;通过求解Lyapunov方程获得随机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的均方根值(RMS),基于结构最大有害层间位移角与加速度的多目标控制确定了INSDO体系的最优参数;分析评估了典型实际地震作用下INSDO体系的减震性能.结果表明:在El-Centro和Kobe地震波作用下,相比CDO体系,INSDO最优化体系降低了底层位移角RMS均值的57.97%,以及顶层绝对加速度RMS均值的36.99%,验证了多目标优化方法的有效性;相比单独引入惯容或负刚度单元,同时引入两种单元可进一步放大阻尼单元的位移,提升阻尼器耗能与地震输入能量的比值,实现INSDO体系减震性能增效.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 探究高温合金调压铸造的充型凝固过程,研究调压铸造工艺对铸件组织缺陷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验证数值模拟对实际生产指导的可靠性。方法 以某精密构件为研究对象,借助ProCAST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铸件的调压铸造充型凝固过程并对组织缺陷的形成进行了预测。对成形铸件的特征关键部位进行了取样,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铸态试样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借助准静态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了特征试样的室温和高温(750 ℃)拉伸性能,并对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金属液充型平稳,凝固过程基本符合自上而下的顺序凝固,铸件缺陷较少,缩孔体积分数仅为0.22%。实验结果表明,铸件的铸态组织为典型的树枝晶组织,晶粒尺寸细小均匀;二次枝晶间距较小,组织致密,缩松缩孔缺陷较少,这与数值模拟的结果吻合较好;铸件的平均抗拉强度超过900 MPa,最大伸长率为15%,该铸件具备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结论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指导铸造生产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同时,通过调压铸造工艺可以生产出具有较好组织和力学性能的高温合金薄壁铸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