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4篇
矿业工程   7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制备了聚氨酯(PU)/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并考察了不同的PU/PMMA配比对PU/PMMA复合材料在海水润滑环境中的阻尼特性与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U/PMMA质量比为55/45时,试样达到了最好的润滑性能,其摩擦因数等于0.16,且磨损率较小。当PU含量上升后,PMMA在微观分布状态上变得更加均匀。在滑动速率为0.25 m/s时,试样摩擦因数为0.07,磨损率为0.08%。在PU/PMMA比例等于40/60时,试样玻璃化转变温度131.6℃,达到了最优的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数控转塔冲床床身结构对冲头的影响,建立了准确的有限元模型,对其床身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以及结构测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床身结构优化,实现了数控转塔冲床的零角位移。优化方案可为系列数控转塔冲床实现零角位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自主研发的活塞环数控车床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提出了该设备动态测试的必要性,并对其进行了动态测试方案分析和切削动应变测试数据信号分析,为该数控机床今后的结构改进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振动时效(VSR)来降低焊接残余应力,并利用盲孔法对焊接残余应力进行测试,推导出VSR处理前、后残余应力值的计算公式,最终实现VSR降低大型焊接件残余应力的定量分析应用研究,为同类工程消除残余应力提供了范例和经验,对VSR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大型焊接结构件上的应用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把整个太阳能热水器支架作为研究对象,将支架视为空间板梁组合结构,将数值仿真计算与实际结构应力测试相校核,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力学仿真及结构优化,对提高太阳能热水器支架的强度、刚度、降低重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工程设计分析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废弃锂离子电池富钴破碎产物的可浮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比研究废弃锂离子电池富钴破碎产物与商品化电极材料的浮选行为,并分析不同浮选行为的机理。结果表明:商品化钴酸锂和石墨的天然可浮性差异较大,将以质量比1:1混合后的模拟物料进行浮选,钴品位由15.66%富集到50.71%;手工拆解废弃锂离子电池得到的钴酸锂颗粒和石墨颗粒表面粗糙,有杂质附着,使得电极材料表面相关元素的含量降低,该杂质为以C、F、P和O元素为主的有机物,使回收的钴酸锂和石墨颗粒表面化学组成相近,造成材料表面润湿性发生改变;富钴破碎产物经浮选后,钴品位由24.21%仅提高到28.08%。因此,浮选前必须对回收的富钴破碎产物进行表面改性,以增大钴酸锂和石墨表面润湿性差异,从而使浮选获得有效的分离。  相似文献   
17.
压力容器设备中法兰与筒体、法兰与接管连接处的C类焊缝和封头端部、筒上马鞍形的D类焊缝是最为不规则的且施焊工艺最为复杂的焊缝.着重讨论C、D类焊缝的T形接头形式和角接接头形式的焊接工艺,尤其是对施焊难度高的D类焊缝的接头坡口形式、优缺点以适用场合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其合理的T型接头形式和施焊方法,为压力容器中此类焊缝的焊接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Design-Expert优化粉煤灰摩擦电选脱炭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脱炭效率指数为响应值,通过Design-Expert设计和优化了粉煤灰摩擦电选脱炭试验。利用其中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案,建立了脱炭效率与各个试验因素(进风风速、摩擦轮转速、矫正流风速、极板电压、收集室风速及收集室宽度)之间的二次方修正模型,得出了不同变量对脱炭效率指数的二阶交互影响作用的响应曲面,深入分析了变量间的交互影响关系。以脱炭效率为优化指标,目标为其最大值,得到最佳试验条件:当进风风速3.7 m/s、摩擦轮转速5 150 r/min、矫正流风速1.8 m/s、极板电压40 kV、炭中灰3个产品收集室风速1.0,1.5,1.5 m/s、炭中灰3个产品收集室宽度2,1,3 cm时,脱炭效率可达128.51%,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