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5篇
化学工业   19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冶金工业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大连钢厂高精度合金钢棒线材项目的水处理工程,一次沉淀池平面尺寸35m×30m,池底标高-10.20m,池顶标高+1.00m,设计要求池底要座在岩层上;二次平流沉淀池平面尺寸48m×30m,池底标高-6.00m,池顶标高+1.00m,两池相连。工程所在...  相似文献   
42.
闫海  李先春 《矿业工程》2004,2(5):49-51
介绍了我国水泥行业余热锅炉发电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余热锅炉发电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3.
刘坤  李先春  韩仁智 《鞍钢技术》2004,(5):26-28,45
利用大型软件CFX4.4,建立了高温蓄热式加热炉内温度场和浓度场等的数学模型.通过确定合理的烧嘴布置方式及烧嘴倾斜角度,确保了加热炉内高温空气燃烧的加热效果.  相似文献   
44.
论述了褐煤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即褐煤中的水分主要由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结晶水组成,其中外在水分较易脱除。介绍了国内外褐煤干燥提质技术、针对高水分褐煤干燥研发的新技术及与褐煤干燥相关的其他提质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新研发的褐煤干燥技术中,过热蒸汽流化床褐煤干燥技术(WTA)具有效率高、能耗低、安全等特点,在单位能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对褐煤无粘结剂型煤的成型工艺及型煤耐水性能的试验研究,说明褐煤无粘结剂成型技术制备的型煤样品质量良好,吸收水分的速率大大降低,热解与燃烧活性也有所下降。最后分析了褐煤无粘结剂成型机理,即主要有沥青假说、腐植酸假说、毛细孔假说、胶体假说和分子粘合假说5种。  相似文献   
45.
报导 2 ,3 ,7三 羟 基9莰 烯 基6荧 光 酮( 简称 C A F) 的 合成 及 其光 度 法 测定合金钢 中 Ti( Ⅳ) 含量。 结果表明 ,在酸性 介质 中, Ti( Ⅳ) C A F Triton X100 形 成1∶1∶1 三元 络 合物。最大 吸收波长 为562 n m ,摩尔 吸光系数75 ×104 L·mol - 1·cm - 1 , Ti( Ⅳ) 浓度 在0 ~10μg/25 m L 内符合比尔定 律。方法 用于合 金钢中钛 的测定。  相似文献   
46.
王焕然  李先春  李丽  王思怡 《精细化工》2021,38(12):2523-2530
以椰壳活性炭(BAC)为载体,采用H2还原法制备出高分散性纳米零价铁催化剂〔Fe0/BAC-φH2-θ(t)〕〔φ为H2体积分数(0、0.05%、2%、100%);θ为煅烧温度(600、700、800℃);t为煅烧时间(1、3、5 h)〕,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H2体积分数、煅烧温度及时间对催化剂分散性、催化还原NO性能、催化剂再生以及CO对催化剂还原NO的影响.采用XRD、TEM、SEM、XPS、N2吸附-脱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对CO还原NO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随着H2体积分数以及煅烧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强,但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Fe0/BAC-100%H2-700(3)催化剂中Fe0粒径达到9 nm且均匀分散在BAC表面.在325℃时该催化剂可使NO转化率达100%,表现出了良好的NO脱除效果.还原NO过程中,Fe0逐渐被氧化成Fe3O4,导致催化剂最终失活,失活后的催化剂经再生处理后可恢复活性,CO的加入可以还原Fe3O4再次生成Fe0,提供活性位点,有效地延长催化剂的寿命,减缓催化剂失活的速率.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碱金属对焦炭的微观组织及溶损反应变化规律,利用高温热重分析仪和红外冶金加热设备对焦炭进行了气化实验,采用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研究分析了产物微观结构和光学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碱金属溶液浓度的增大,焦炭起始反应温度降低,层片间距d002、堆积高度Lc、微晶尺寸La、片层数N、芳香碳层的芳环个数n及石墨化度r0均随着碱金属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8.
为了研究焦炭的微观组织在高炉软熔带的变化规律,利用高温热重分析仪对焦炭进行了不同温度下固定熔损率的气化实验,采用X射线衍射仪技术、低温氮气吸附法研究分析了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同反应温度下,层片间距d002均随熔损率的增加逐渐减小,堆积高度Lc、微晶尺寸La、片层数N、芳香碳层的芳环个数n及石墨化度r0均随着熔损率的增加而增加;在较低温度下气化反应与有序化进程对焦炭孔径的作用主要是新增微孔数量以及扩大微孔孔径,而在较高温度下则主要是气孔的相互贯通形成大孔以及孔坍塌;微孔在熔损后扩大为上一级孔,总孔容下降,比表面积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