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5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31篇
化学工业   107篇
金属工艺   40篇
机械仪表   40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24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9篇
无线电   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9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31.
李文超  白向荣  李晓玲  姜德春 《金属学报》2021,26(11):1265-1272
目的:为替加环素的临床应用与未来后续群体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替加环素”“群体药代动学”“群体药动学模型”“药效学”或“Tigecycline”“pharmacokinetics”等检索词为中英文关键词,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组合检索自建库起至2021年6月1日发表的相关文献,对替加环素群体药动学及药效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73篇,其中有效文献8篇,收集到替加环素群体药动学研究8篇,药动学/药效学研究7篇。目前已有研究在复杂腹腔内感染、皮肤与皮肤软组织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脓毒性休克及其他重症感染患者等群体中建立了替加环素群体药动学模型,其中二室模型8项。影响替加环素血浆清除率的协变量主要为体质量、肝功能与肾功能指标。体质量也是表观分布容积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疾病类型对替加环素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临床给药方案制定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考虑和选择。药效学研究除了需考虑疾病类型、病原菌及患者因素本身情况外,也应考虑替加环素非典型非线性血浆蛋白结合情况的特点,为准确了解不同剂量方案下替加环素的疗效,有必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相似文献   
432.
Ti-Al_2O_3金属陶瓷热爆合成的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动力学工艺参数对热爆合成Ti Al2 O3金属陶瓷过程和热爆产物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升温速率越快 ,起爆温度越低 ,热爆产物显微形貌中晶粒生长得越不均匀 ;预热温度越高 ,热爆产物显微形貌中晶粒越小 ;原料粒度越小 ,起爆温度越低 ,热爆产物显微形貌中晶粒越小 ;并计算出该体系的表观活化能E为 585.6kJ/mol。  相似文献   
433.
为了解决传统边缘提取算法边缘定位不精确、抗噪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边缘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了双尺度双结构的数学形态学对目标图像进行滤波降噪处理,以提高目标图像的信噪比,然后利用多尺度多结构的数学形态学对目标图像进行边缘提取。利用该算法在配置了OpenCV的Visual Studio对Lena图像进行仿真处理,并将其处理结果与Canny算法处理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抗噪性能优异,对含有噪声的图像边缘的提取清晰且流畅、细节丰富。  相似文献   
434.
周天华  李文超  管宇  白亮 《工程力学》2014,31(7):146-155
为了研究在低周大应变循环作用下钢材损伤对钢构件及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该文在Bao-Wierzbicki的等效塑性应变与应力三轴度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钢材微观机制的应力三轴度起始损伤准则。随后通过10组Q235钢板拉伸试验确定了钢材的损伤演化准则。为了验证这些准则在描述钢构件及框架损伤破坏方面的正确性与适用性,该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一组型钢梁、钢框架梁柱节点及一榀钢框架的典型循环加载试验进行了损伤模拟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考虑损伤准则的有限元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一致,能较为准确的描述钢构件及钢框架在循环加载下承载力与刚度退化的现象,并能直观地模拟各结构的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该文研究为分析钢构件及钢框架在低周大应变循环作用下的性能退化提供较为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5.
铜基合金中溶质元素的Lnr0i的模型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由体积理论和Miedema生成热模型,导出了液态合金中溶质元素的lnri0的计算公式;计算了1273K下铜液中溶质元素的lnri0。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验值的正负号一致率为90%,并基本处于同一数量级。  相似文献   
436.
本文研究了稀土元素在低硫16Mn钢中的物理化学行为及其提高抗海水腐蚀的能力。结果表明,Ce或La都具有脱硫、脱氧能力,细化晶粒,净化晶界和基体等作用。极化曲线表明,稀土元素提高了低硫16Mn钢抗海水腐蚀的能力。  相似文献   
437.
对420不锈钢粉末进行温压,探索温压工艺参数对压坯密度的影响,并对温压与室温模压(添加0.7%硬脂酸锌作润滑剂)后压坯的密度和弹性后效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粉末加热温度为90℃,最佳模具温度为120℃,最佳润滑剂含量为0.7%(质量分数)。在该工艺条件下,当压制压力为784MPa时,压坯密度达到6.86g/cm^3:经1130℃烧结后样品密度略有下降,为6.83g/cm^3,硬度为HRC33。温压压坯密度比室温模压的提高约0.2g/cm^3,温压后压坯弹性后效较室温模压小。  相似文献   
438.
介绍了700 MPa级汽车边梁用钢产品的成分设计、冶炼工艺、轧制工艺以及产品的性能,研究了不同卷取温度对带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卷取温度降低,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略有升高;卷取温度600℃时,延伸率达到最大值为27.7%。对工业试制产品进行了性能检测,结果表明,试制的700M Pa级高强钢的平均屈服强度为650 M Pa,平均抗拉强度为739 M Pa,平均延伸率达到26.7%,具有高的抗拉强度和良好的成型性能,满足700 MPa级高强汽车边梁用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39.
为了获得孔隙度为(30±5)%TiB2-TiC复相陶瓷,采用反应烧结法,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真空烧结制备出多孔TiB2-TiC复相陶瓷.主要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样品的密度、透气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反应过程中样品的相组成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于1 000℃开始,于1 300℃结束;反应过程中存在TiB、Ti3B4中间相,反应完成后最终产物只有TiB2和TiC两相.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样品的密度和抗弯强度均是逐渐增大的,最大孔径和相对透气系数则是逐步降低的.于1 700℃烧结制备出的复相陶瓷的密度为3.2g/cm3、开孔隙度为29.5%、抗弯强度达到了120MPa,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