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实验室利用MMS-2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钢轨热处理过程中异常组织的转变及其控制,分析了异常组织转变的影响因素,从而避免了钢轨实际热处理过程中产生异常组织。  相似文献   
52.
文章主要介绍了扫描电镜的原理及其特点,并讲述了其在金属材料检测中的应用,包括微观组织观察、点扫描、线扫描与面扫描、断口分析和EBSD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53.
采用Formast-F全自动相变仪测定了低合金调质高强度钢Q890D的临界点Ac1、Ac3,同时测定不同冷速下的相变点,根据相变点绘制Q890D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结果表明:冷却速度在0.1~0.5℃/s时,相变组织为F+P+B;冷却速度在0.8~1℃/s时,相变组织为B;冷却速度为2~5℃/s时,相变组织为B+M;当冷却速度≥8℃/s时,相变组织为M;随冷却速度的提高,显微硬度从263 HV提高到430HV.  相似文献   
54.
用Formast-F全自动相变仪测定了27SiMn钢的临界点Ac1、Ac3和在不同冷却速度下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结合金相-硬度法获得了该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研究了27SiMn钢连续冷却过程中过冷奥氏体转变过程及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显微硬度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55.
文章利用扫描电镜对钢轨锯切面上的缺陷进行了检测分析,通过检测分析判定钢轨锯切面上的缺陷实际上是钢轨锯切时支撑不当,锯切口扩展开裂的解理断口,由于该扩展断口具有起伏,大锯切过后遗留在钢轨的锯切面上所致的,并非钢轨中的夹杂物或冶金缺陷.通过加强锯切钢轨两端的固定,有效避免同类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56.
利用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在Formast-F全自动相变仪上测定了60mm厚Q690D钢连续冷却转变静态CCT曲线,研究了冷却速度对显微组织、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速小于1℃/s时,转变产物为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当冷速为1~3℃/s,转变产物为铁素体、贝氏体;当冷速为5~40℃/s,转变产物为贝氏体、马氏体;当冷速大于40℃/s时,转变产物为完全马氏体;当冷速小于20℃/s时,显微硬度逐渐升高;当冷速在20~100℃/s时,显微硬度在390 HV左右。  相似文献   
57.
文章简述了Tecnai G2 F20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组成和基本参数,并详细说明了该透射电镜和能谱的功能开发,主要有:TEM+EDS功能、HTEM功能、STEM+EDX点、线、面扫描功能、STEM高分辨功能,并举例说明此设备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8.
包钢锌铝镁产线改造后,对光伏用高耐蚀锌铝镁镀层产品进行了开发和试制。开展了锌铝镁产品镀层的组织结构分析、锌铝镁镀层产品的中性盐雾试验以及镀层表面缺陷分析和控制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包钢锌铝镁镀层产品其镀层组织是由富Zn相、Zn/MgZn2/Al三元共晶相和Zn/MgZn2二元共晶相构成,Al、Mg元素在镀层中均匀分布;中性盐雾试验表明包钢生产的锌铝镁镀层产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加工成形性能以及切口自愈能力。试制结果表明包钢锌铝镁产线工艺控制稳定,锌铝镁镀层产品实现了稳定批量生产,产品的合格率达到95.33%,成材率达到了97.84%,各项性能均满足技术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