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49篇 |
免费 | 646篇 |
国内免费 | 26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13篇 |
综合类 | 702篇 |
化学工业 | 970篇 |
金属工艺 | 613篇 |
机械仪表 | 606篇 |
建筑科学 | 981篇 |
矿业工程 | 546篇 |
能源动力 | 194篇 |
轻工业 | 990篇 |
水利工程 | 422篇 |
石油天然气 | 456篇 |
武器工业 | 59篇 |
无线电 | 97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56篇 |
冶金工业 | 438篇 |
原子能技术 | 94篇 |
自动化技术 | 7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8篇 |
2023年 | 308篇 |
2022年 | 329篇 |
2021年 | 317篇 |
2020年 | 339篇 |
2019年 | 266篇 |
2018年 | 299篇 |
2017年 | 156篇 |
2016年 | 194篇 |
2015年 | 197篇 |
2014年 | 569篇 |
2013年 | 351篇 |
2012年 | 368篇 |
2011年 | 384篇 |
2010年 | 369篇 |
2009年 | 362篇 |
2008年 | 361篇 |
2007年 | 379篇 |
2006年 | 368篇 |
2005年 | 275篇 |
2004年 | 299篇 |
2003年 | 289篇 |
2002年 | 238篇 |
2001年 | 197篇 |
2000年 | 271篇 |
1999年 | 282篇 |
1998年 | 251篇 |
1997年 | 272篇 |
1996年 | 216篇 |
1995年 | 214篇 |
1994年 | 198篇 |
1993年 | 160篇 |
1992年 | 175篇 |
1991年 | 159篇 |
1990年 | 140篇 |
1989年 | 115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33篇 |
1985年 | 30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26篇 |
1981年 | 27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6篇 |
1965年 | 5篇 |
1959年 | 6篇 |
1957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全罗盘画面是飞机座舱综合显示系统中重要的显示画面之一。其中一部分为随飞行状态变化以指示其正确位置的罗盘刻度盘。在飞机实际飞行中,罗盘跟随状态参数变化而发生旋转的频率很高,为使画面清晰显示,要求刻度盘上的刻度线在静态和动态旋转时不扭曲、不变形,为此,本文重点研究全罗盘刻度线的反走样算法。 (1)反走样算法的引出:用常规方法绘制出的罗盘刻度线会产生明显的锯齿,称之为走样。用于减少或消除走样的技术,称之为反走样。本文是采用算法来消除走样。 相似文献
72.
73.
本文结合当下DSP芯片技术发展情况,在模拟中频信号数字化处理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中频信号数字化处理结构,可用于中频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采集和处理,并且对常见的数字信号处理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5.
缺氧—好氧生物膜法处理腈纶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为大型石油化工、化纤联合企业,各分厂所排放的大量废水,先自行处理,然后送往总厂汇同生活污水再一起处理,1987年每年所处理的总污水量近10万m~3。污水通过二级生化处理后进一步去除了COD、BOD,最终出水符合了国家排放标准。但建厂时,氨氮达不到上海市现行排放标准(氨氮<15mg/L)。特别是由于污水量大,折算为氨氮总负荷量相当可观,所以,如何除氨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氨氮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腈纶厂、化工二厂和生活区的废水。针对实际情况,结合化工废水毒性大,易受冲击等特点,我们于1984年初开始采用缺氧—好氧生物膜法系统,对水质净化厂的石化混合污水和腈纶厂废水进行了一系列小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于1986年7月对腈纶废水进一步开展中试研究,并已取得了成果。 相似文献
76.
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承建的南海石化项目亚洲最高塔架式火炬工程。最后一段塔架已成功就位在137m高空,由此诞生了一项新的施工纪录。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轴对称羽流模型及其使用条件,通过数学计算和FDS模拟运算对几种模型在大空间建筑中的羽流质量流量、相同清晰高度下热烟气层的温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大、小面积火源条件下,更为适用于大空间建筑的模型,为大空间建筑中的防排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8.
79.
80.
在反应铸造法制备的原位VC/Fe复合材料的组织中,Fe基体中除了弥散分布着大量细小的VC颗粒外,在晶界处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网状Fe3C,从而降低了材料的韧性。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原位VC/Fe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不影响VC颗粒的尺寸和分布,但对晶界Fe3C的形态和数量有着一定的影响。随着奥氏体化时间的延长,Fe3C数量降低,形态愈趋于断网状。在960℃奥氏体化3h并淬火的条件下,复合材料主要由弥散分布的VC颗粒与马氏体组成,其硬度HRC为62,冲击韧度为7.9J/cm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