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7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0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红外探测技术手段的多样化发展,红外隐身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由于传统的红外隐身技术面临着多途径目标探测和多功能兼容的严峻挑战,因此研究光学微纳结构红外隐身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局域共振机制的亚波长尺度的光学微纳结构,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光的传输行为的调控。在红外隐身技术领域,光学微纳结构可以针对红外辐射特性进行材料和结构的精细化设计,从而满足理想红外隐身发射光谱的需求,为发展更加多光谱、多功能、自适应的红外隐身技术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文中围绕红外隐身技术的相关研究,首先介绍了多层薄膜吸收体、金属表面等离子激元、基于相变材料薄膜可调吸收体、智能化设计光学微纳结构实现光谱响应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重点回顾了近年来基于光学微纳结构的红外隐身技术新特点,包括多光谱红外隐身技术、多功能红外隐身技术、自适应红外隐身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梳理了光学微纳结构红外隐身技术所存在的不足及面临的困难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对还原性气氛下高灰熔点和低灰熔点煤灰样的熔融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煤灰熔融过程中Fe的价态形式由Fe3+向Fe2+转变;高灰熔点煤灰样在熔融过程中Fe的价态变化大多发生在900~1 300℃的温度段,Fe由四面体配位向八面体配位转变;低灰熔点煤灰样熔融时,一部分Fe首先形成四面体配位,然后再向八面体配位转变;Fe元素的这些形态变化在熔融过程开始之前就已经发生;低灰熔点煤灰样在熔融过程中第1层配位Fe—O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而且只发生在完全熔融时刻,而高灰熔点煤灰样则没有明显观察到此配位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电力系统结构日渐复杂,应用在变压器中的真空技术种类增多,切实提升了有载分接开关运行效果.本文以真空有载分接开关与普通有载分接开关的异同之处为切入点,提出有载分接开关现场改造要点,阐述变压器真空有载分接开关运行检测与改进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性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对金铜混合精矿采用硫酸化焙烧─硫酸浸铜—氰化提金—强磁选铁的联合工艺流程,不仅能实现就地产全、产铜,还能综合利用硫、铁等有价成分,为金铜混合精矿的处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5.
(3,3,2)矩形CC榕树网光学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3,3,2)矩形CC榕树网。根据(3,3,2)CC矩形榕树网的构造原则,得到其网络拓扑结构。然后,提出了(3,3,2)矩形CC榕树网的路由法则,完成了该网络的路径选择。最后,设计并提出了实现(3,3,2)矩形CC榕树网功能的光学实验模块,各级节点开关单元由位相型空间光调制器和偏振分光棱镜组成,级间互连则由光纤实现。分析了(3,3,2)矩形CC榕树网光学实验模块的功能特点,对基本开关单元性能参数进行了实验检测。结果表明,该实验模块能够完成输入信号光的交换和排序等操作,可应用于光通信和光信息处理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氮化硅微腔在2 μm波段的光学频率梳产生。通过几何设计对氮化硅波导进行色散调控,选取合适的总线波导尺寸,从热吸收理论出发,讨论氮化硅微腔不同调制频率下的热折射噪声。以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为基础模型,研究不同色散作用下的腔体演变过程。数值结果表明,氮化硅在2 μm波段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系统的滞后状态转变,即系统向稳定域转变过程的弛豫振荡现象,同时在高阶色散的作用下,腔体能够更快地向稳态孤子转变,这为研究呼吸孤子提供了方案。  相似文献   
17.
某220 kV主变本体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发出乙炔超标报警信号,离线实验室油色谱分析排除在线监测系统误报警可能.设计了一套对变压器油枕、有载调压开关油室、油泵、套管中的绝缘油进行化学分析的研究方案,实施后找到了故障部位和原因.分享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状态检修特殊案例,并总结经验提出了用色谱数据判断有载内漏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姜鑫鹏  杜特  马汉斯  张兆健  何新  张振福  陈欢  于洋  黄沙  杨俊波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3,33(6):20230197-1-20230197-14
随着红外探测技术手段的多样化发展,红外隐身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由于传统的红外隐身技术面临着多途径目标探测和多功能兼容的严峻挑战,因此研究光学微纳结构红外隐身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局域共振机制的亚波长尺度的光学微纳结构,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光的传输行为的调控。在红外隐身技术领域,光学微纳结构可以针对红外辐射特性进行材料和结构的精细化设计,从而满足理想红外隐身发射光谱的需求,为发展更加多光谱、多功能、自适应的红外隐身技术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文中围绕红外隐身技术的相关研究,首先介绍了多层薄膜吸收体、金属表面等离子激元、基于相变材料薄膜可调吸收体、智能化设计光学微纳结构实现光谱响应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重点回顾了近年来基于光学微纳结构的红外隐身技术新特点,包括多光谱红外隐身技术、多功能红外隐身技术、自适应红外隐身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梳理了光学微纳结构红外隐身技术所存在的不足及面临的困难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