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56篇
  免费   2746篇
  国内免费   2070篇
电工技术   3675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4029篇
化学工业   5935篇
金属工艺   2482篇
机械仪表   3538篇
建筑科学   4879篇
矿业工程   2956篇
能源动力   1308篇
轻工业   4568篇
水利工程   2283篇
石油天然气   2771篇
武器工业   547篇
无线电   520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35篇
冶金工业   2472篇
原子能技术   713篇
自动化技术   4976篇
  2024年   358篇
  2023年   1262篇
  2022年   1293篇
  2021年   1110篇
  2020年   1130篇
  2019年   1561篇
  2018年   1453篇
  2017年   775篇
  2016年   909篇
  2015年   1138篇
  2014年   2926篇
  2013年   1951篇
  2012年   2076篇
  2011年   2278篇
  2010年   2008篇
  2009年   2108篇
  2008年   2083篇
  2007年   2263篇
  2006年   2075篇
  2005年   2065篇
  2004年   1894篇
  2003年   1756篇
  2002年   1453篇
  2001年   1295篇
  2000年   1563篇
  1999年   1641篇
  1998年   1476篇
  1997年   1516篇
  1996年   1405篇
  1995年   1242篇
  1994年   1176篇
  1993年   999篇
  1992年   968篇
  1991年   1012篇
  1990年   911篇
  1989年   722篇
  1988年   281篇
  1987年   270篇
  1986年   196篇
  1985年   243篇
  1984年   186篇
  1983年   178篇
  1982年   140篇
  1981年   162篇
  1980年   110篇
  1979年   60篇
  1978年   33篇
  1977年   22篇
  1976年   20篇
  1974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91.
为更好地理解装备保障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特点规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装备保障网络模型,并从无标度、小世界和层次性等方面具体分析了装备保障网络的统计特征。实证结果表明:装备保障网络具有一般复杂网络相似的拓扑特性,即无尺度特征、小世界效应、较为清晰的层次结构及负相关匹配特性。  相似文献   
992.
993.
针对线性Bregman迭代在压缩感知稀疏信号重构中具有良好的重构性能和抗噪性能,从理论上对三种典型的线性Bregman迭代重构算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给出了算法的步骤和应用条件,然后基于CS重构指标进行了综合的仿真与分析,最后给出了三种算法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4.
依据"增长极"理论,分析论证了促进陕西经济发展构建大西安增长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发展、完善和发挥西安的制造、商贸、金融、信息、旅游和科教中心功能,使西安增长极通过"扩散效应"促进陕西经济发展的若干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5.
徐长贵  周家雄  杨海风  官大勇  宿雯  叶涛  赵弟江 《石油学报》2023,(10):1587-1598+1611
渤海湾盆地渤南低凸起西段太古宇潜山带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渤中26-6油田是整装的太古宇油田,原油探明储量超亿吨。利用大量岩心、岩石薄片、测井和地球化学等资料对渤中26-6油田进行系统研究后认为:太古宇潜山储层在垂向上可划分为风化砂砾岩带、风化裂缝带和基岩带,其中,风化裂缝带是最主要的储层发育带;在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3期构造运动下形成的裂缝是太古宇潜山储层发育的基础,印支期的挤压碰撞与燕山期的走滑逆冲是裂缝形成的主要动力,喜马拉雅期近SN向的伸展作用保持了先期裂缝的有效性;在裂缝沟通下,大气淡水溶蚀形成了面积广泛的潜山优质储层,距不整合面约420 m以浅的范围是优质储层发育段;潜山上覆盖的“弱超压、强稳定”东营组泥岩为大型油藏的保存提供了良好的封盖条件;渤中26-6油田太古宇潜山与其南侧的黄河口凹陷烃源岩直接接触,与北侧的渤中凹陷烃源岩以不整合面相连,形成了多元立体油气运移充注模式。上述认识指导了渤中26-6油田太古宇高丰度油藏的高效勘探,进一步完善了渤海湾盆地深层太古宇潜山的成储、成藏模式,对于渤中凹陷西南环太古宇潜山带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为探索页岩油注空气驱油机理,建立了基于CT扫描和核磁共振技术的页岩油注空气提高采收率在线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衰竭压力下页岩油空气驱开发效果、不同大小孔喉微观动用特征和页岩油空气驱采油机制,分析了空气含氧量、渗透率、注入压力、裂缝对页岩注空气驱油效果和不同大小孔隙原油采出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页岩储集层衰竭开采后注入空气可大幅提高页岩油采收率,但不同注入时机下驱油效率和不同级别孔喉动用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空气含氧量越高,低温氧化作用越强,不同大小孔隙动用程度越高,采收率越大。渗透率越高,孔喉连通性越好,流体流动能力越强,采收率越高。注入压力升高,孔喉动用下限减小,但易产生气窜现象导致突破提前,采收率先增大后减小。裂缝能加大气体与原油的接触面积,通过基质向裂缝供油提高空气波及系数和基质泄油面积,在合理生产压差下,注空气前进行适当的压裂改造有助于提高空气驱效果。  相似文献   
997.
构造煤与瓦斯及煤层气密切相关。由于构造煤分布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现有基于地质预测与地球物理直接识别的构造煤分布预测成果难以满足煤矿瓦斯超前治理及煤层气开发的精度要求。以沁水盆地阳泉新景矿3号煤层为例,利用区内钻孔煤芯数据、采掘巷道中煤体结构的连续观测数据以及三维地震成果资料,研究煤层中“软煤”(碎粒煤和糜棱煤)的分布特征,交会分析其与煤层赋存形态、断裂系统、聚煤前后地层层序砂地比、煤层厚度等地质特征参数的关系,厘清构造煤发育的主控地质要素,得出构造煤分布受构造-围岩-煤层“三元”突变耦合控制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取三维地震数据及解释成果中对构造煤分布具有主控作用的3类共6种地震地质表征属性,采用灰色关联法构建基于多属性融合的构造煤分布预测模型,预测研究区3号煤层中的“软煤”分布情况,经采掘及后续煤层气开发井验证,预测精度较高,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为精准预测构造煤分布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水平井暂堵压裂技术是提高非常规储层改造效果的关键,而暂堵球在水平井中的运移及封堵特性的准确预判是水平井暂堵压裂成功实施的关键。因此,需要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暂堵球在水平井的运移和封堵特性。由于CFD-DEM耦合模型能够将暂堵球颗粒视为旋转的球体,实现颗粒与流体之间的双向耦合,因此基于CFD-DEM耦合方法建立了页岩气水平井井筒暂堵模型,分析了暂堵球粒径、压裂泵注排量和暂堵球密度对暂堵球运移和封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139.7 mm的单簇8孔螺旋分布式套管,孔眼与暂堵球直径之比为0.97左右时井筒暂堵效果最好;暂堵球的坐封效率随着泵注排量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泵注排量低于6 m3/min时,随着泵注排量增大,暂堵球坐封效率升高;泵排量为4~7 m3/min时,暂堵球的坐封效率较高;低密度暂堵球的坐封效率最高,高密度暂堵球的坐封效率最低;暂堵球最容易坐封在射孔簇后半段孔眼上,也能够坐封在第1个孔眼上。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FD-DEM耦合的页岩气水平井井筒暂堵模型能够实现暂堵球在水平段运移过程的可视化,利用其可预测暂堵球的运移速度及坐封...  相似文献   
999.
合川气田属于我国典型的低渗透、低产气田,为提高开发效益,合川气田气井绝大多数已应用了井下节流工艺。但是,井下节流阻断了井口油压与井底流压的自然联系,给合川气田气井生产动态分析带来了极大挑战。为实现对井下节流气井井口动态监测资料的有效分析,文中以单井开采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气藏、气水两相井筒管流和油嘴节流理论模型及动态分析特征化方法,建立了新型井下节流气井系统综合生产动态分析方法。该方法将传统动态特征化分析法扩展到井下节流气井,并通过对合川气田实际井下节流气井生产数据的拟合分析,验证了新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00.
杨起航  刘坤杰  刘乐  王斐  李鸿彬  谢全亮 《橡胶工业》2021,68(10):0784-0788
天然橡胶(NR)生物合成的精确调控机制解析是尚未攻克的重要理论问题。综述产胶植物基因组和NR生物合成过程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重点阐述小橡胶粒子蛋白质基因在产胶植物的橡胶合成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为NR生物合成分子机制以及分子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指出NR生物合成调控机制的研究与收获技术和提取工艺技术相结合,有助于解析产胶植物的NR合成机制和提高其产胶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