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长期浸泡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压水堆二回路工况下A508Ⅲ和A106Gr.B低合金钢在乙醇胺(ETA)+二甲胺(DMA)、ETA、氨(NH3·H2O) 3种碱化剂中的均匀腐蚀行为,并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AES等技术分析了氧化膜的结构和组分。结果表明,在2 000 h试验后,A508Ⅲ试样在NH3·H2O中的腐蚀速率为0.15 mg/(dm2·h),而在ETA+DMA条件下的腐蚀速率为0.087 mg/(dm2·h),较在NH3·H2O中降低约42%。对于A106Gr.B材料,ETA+DMA环境的腐蚀速率相对于NH3·H2O环境下降约29.01%,说明复合碱化剂条件下,试样更耐蚀。氧化膜结构分析表明,氧化膜主要以Fe和O为主,ETA+DMA环境下的氧化膜厚度较薄,结构更加致密,氧化膜内含有N元素,说明胺分子参与了氧化膜的生成。复合碱化剂下材料耐蚀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复合碱化剂中的胺挥发性小于NH3·H2O,液相冷却剂pH值升高,减缓了Fe的氧化反应,另外胺分子易通过吸附作用吸附于氧化膜表面,降低了金属氧化反应的活化能,提高了材料的耐蚀性能。复合碱化剂与二回路设备材料具有较好的相容性,能有效降低设备材料的腐蚀速率,对于二回路水化学处理方法的改进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2.
融媒体环境对报纸新闻采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阶段融媒体的发展,报纸新闻采编工作得到了发展的机会,让报纸新闻采编进入到全新的时代.融媒体的前提是多种新媒体,为报纸新闻采编提供新型的融媒体模式,改变传统报纸新闻采编的工作方式,报纸新闻采编工作在融媒体环境下实现创新,一来解决报纸新闻采编的问题,二来促进报纸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以漂白阔叶木浆为原料,研究了制备微晶纤维素过程中不同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酸水反应的催化作用,并采用X射线衍射图谱(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水解纤维素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Fe3+、Al3+、Cu2+和Co2+有利于促进纤维素的酸水解反应,其中Fe3+的催化作用最佳;当Fe3+的浓度为0.3mol/L时,水解纤维素的得率为91.27%,聚合度为166,达到了微晶纤维素的极限聚合度;XRD分析表明,添加Fe3+更有利于纤维素无定形区的选择性酸水解,提高水解纤维素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64.
埕岛油田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过低的采油速度与平台、管网寿命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开发过程中的首要问题.为此进行了"埕岛油田馆陶组开发中后期提液工艺配套技术研究"课题攻关,在注水工艺、机采工艺、完井方式、防砂工艺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介绍了液控式分层注水工艺、水平井钻采一体化裸眼完井工艺、滤砂管防砂、砾石充填防砂、压裂充填防砂等防砂工艺的应用与发展情况,以及海上稠油冷采配套技术、堵水调剖工艺应用情况.提出了埕岛油田采油工艺下一步发展方向.这对于埕岛油田的后续开发及其他类似海上油气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5.
文章以某型导弹测试系统中的串行通讯为例,介绍了Labwindow8/CVI环境下如何实现串口通讯。  相似文献   
66.
高气油比井井下混抽泵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高气油比油藏在开发后期油藏压力下降,井筒内游离气大量析出,受泵吸入口含气体积分数的限制,常规举升技术无法应用的问题,研制开发了螺旋轴流式多相混抽泵。该泵利用螺旋轴流泵的增压原理,采用特殊设计的叶导轮,将游离气破碎并与液体混相,从而将气液两相混流抽出井筒。按照推导出的泵特性与结构关系,同时考虑影响增压单元内相态分离的因素,平衡各结构参数,设计了增压单元和试验样机,并进行了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混抽泵对含气体积分数大于30%的多相流增压混抽效果明显,泵的排量越大,转速越高,泵效和扬程越高。  相似文献   
67.
介绍一种基于CPLD和DDS技术,实现了某新型导弹发控设备检修所需信号源,它可以产生输出频率、幅值、相位可调的正弦波以及伪随机信号,解决了装备检修时无信号源的难题。信号源系统稳定可靠、精度高、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68.
针对传统沉井基础施工设备取土效率低、地层适应性较差、作业区域存在盲区等问题,设计一款沉井基础取土作业机器人。结合施工需求,对机器人进行结构设计,并对其伸缩臂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验证了伸缩臂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基于D-H法和几何法分别建立了机器人正、逆运动学模型,基于几何法建立了机器人关节空间到驱动空间的运动学模型,将铣挖头位姿控制最终转换为各关节液压驱动器的位置控制;设计了机器人关节驱动电液比例控制系统,采用PID控制器对其进行校正,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通过现场试验对机器人整机使用性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沉井基础取土作业机器人满足沉井施工需求,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Al-20%Si C复合材料显微组织、致密化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烧结体组织晶粒不断粗化,孔隙减少、尺寸降低;烧结体的相对密度提高。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烧结试样的摩擦系数与磨损量逐渐降低,材料的耐磨性能越来越好。最佳烧结温度为550℃。  相似文献   
70.
首先对有效竞争的概念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我国的移动通信市场规模和移动网的最小经济规模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最后从实现市场有效竞争的角度,对3G牌照的发放数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