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6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9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钢中碳氮化物沉淀的晶体结构、尺寸、分布和体积分数等对其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1]。关于Nb、V、Ti在低碳微合金钢中的析出行为及作用已经有过许多报道[2,3],但它们在高纯净钢中的行为与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对高纯净微合金钢中析出的碳氮化物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讨论了TiN在液相析出时对铸态组织的影响。实验方法实验室冶炼的高纯净钢成分为0.043%C,1.5%Mn,0.044%Nb,0.042%Ti,0.0045%N,0.0020%B,其中的O、S、P和H杂质总量小于0.0061(wt.)%。将钢锭加热到1150℃左右锻造成直径为15mm的圆棒,在扫描电镜(SEM)上观察了锻棒的纵断面…  相似文献   
22.
模拟高放废物玻璃固化体在处置条件下的浸出行为研究(Ⅱ)吴兆广,罗上庚,于承泽,盛嘉伟(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柳得橹(北京科技大学)关键词高放废物,玻璃固化体,浸出试验,表面分析1引言为了预测高放废物长期处置的安全性,需要研究玻璃固化体的浸出过程和浸出...  相似文献   
23.
试样薄化导致的Cu—Al贝氏体/马氏体组织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热到1173K的Cu-25at.%Al合金块状试样经723K60S等温淬火后其组织由片状的“羽毛状贝氏体(9R结构)和β1'马氏体(18R结构)组成。当试样被离子束轰去进一步薄化后,在足够薄的区域内生成了许多2H结构的簿片马氏体。初步分析认为该薄片马氏体形成的原因是由于贝氏体生成时在试样内留下了高的应力场,当试样薄化到一临界厚度以下时,试样区的三维约束条件松弛使试样内的应力场触发了簿片马氏体的生  相似文献   
24.
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变形温度和终冷温度工艺对X70M管线钢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奥氏体非再结晶区的大变形和变形后快速冷却有助于针状铁素体的形成。经生产验证,采用含有0.065%Nb和0.20%Cr的较为简单的化学成分设计,X70M可以获得屈服强度均值537 MPa、抗拉强度均值663 MPa和-60℃夏比V型冲击功最小值380 J的强韧性能。低屈强比的X70M高强韧性的主要机制在于晶粒细化。当减小碳含量至0.065%以下并且增加针状铁素体的比例,可以将钢管和板卷之间屈服强度的变化控制在约10 MPa水平。  相似文献   
25.
Compact Strip Production(CSP)is a new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hot strips from continuously casting thin slabs by direct charging.The hot strips produced by CSP process undergo different thermo-mechanical proces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cold charging process.Supersaturation of microalloy elements in the solid solutions is obviou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nips produced by conventional process[1].  相似文献   
26.
CSP工艺钛微合金钢中的碳氮化钛析出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TEM、HREM、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连轧EAF-CSP工艺生产的钛微合金钢热轧板的含钛析出相,钢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C 0.04~0.07、Si≤0.6、Mn≤0.6、Ti 0.06~0.14。结果表明:试验钢中存在不同碳氮比的碳氮化钛,其C/N比值之差是由各析出相的形成温度及析出时钛和氮、碳在钢中的过饱和度不同造成的。试验钢萃取粉末的质量分数约占钢的0.305%。其中70%以上为渗碳体,其余的主要是钛的碳化物、氮化物和碳氮化物以及少量硫化物和氧化物。添加钛明显增加了细小析出相的数量。在CSP工艺连铸坯及热轧板中均观察到由相间沉淀方式形成的碳氮化物粒子列。讨论了相间沉淀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7.
应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能谱(EDX)对CSP工艺含钛耐候钢中的细小磷化物进行了研究.对成品钢板和经900℃压缩20%并等温30min的连铸坯分析结果表明:耐候钢中存在MxP型纳米级磷化物,x值为2~3,金属元素M为Fe、Ti及少量Cr或Ni,磷化物的结构为六方晶系,点阵常数a=0.609nm、c=0.351nm;成品钢板中磷化物尺寸多在20nm以下,而经过900℃压缩的连铸坯试样中磷化物的尺寸、形状不尽相同,较大的棒状磷化物长约300nm、宽约50nm,其他粒子在50nm以下,多呈方形.CSP工艺生产线中可能发生磷化物沉淀的阶段是热连轧的最后两个道次直至冷却到400~500℃的过程中;磷化物的析出可提高沉淀强化效果,但同时会使钢中的固溶磷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28.
CSP层流冷却工艺对低碳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珠钢生产现场进行实验,研究了不同冷却方式和工艺参数对低碳钢成品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连续冷却比采用间隔冷却得到更细的组织和更高的强度;通过降低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细化铁素体晶粒尺寸,提高了成品的强度;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贝氏体强化不是主要的强化机制。  相似文献   
29.
从1173K淬火的Cu-11.2Al-2.9Ni合金试样中共存有两类马氏体,一种为M2H结构、点阵常数为:a=0.446nm、b=0.540nm、c=0.424nm,β=92°,由微孪晶组成,另一种为N9R结构、含有高密度的层错。研究表明:一片层错型N9R马氏体实际上是由许多小的、具有N9R或FCC或2H结构的极薄片堆垛起来的混合物。而且9R型和2H型两类马氏体在结构上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本文用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研究了这两类马氏体的细结构以及有关界面的特征、稳定性和电子束辐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