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3篇
矿业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65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王宁  桂志先  肖曦  周喆 《断块油气田》2012,19(4):434-436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岩性油气藏的勘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透镜体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也日益受到青睐。文中正演模拟了透镜体油气藏的模型,并通过处理得到叠后地震剖面,然后,分别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极大值边缘检测方法与Prewitt算子图像边缘检测技术,对透镜体的位置及其边界进行识别。通过研究发现,基于小波变换的极大值边缘检测,能较好地识别透镜体的边缘及其展布,对透镜体油气藏的识别效果更好,这将为今后地震解释提供一个得力工具。  相似文献   
22.
在我国油田开发的中后期,由于大量未动用的油气储量大部分集中在低渗透储层中。压裂是改造低渗透储层的有效手段。利用微地震监测技术可对压裂过程和压裂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价。虽然微地震信号与天然地震信号具有很大的类似,但由于实际收到的微地震信号,尤其是微地震监测资料信噪比是相当低的。在微地震监测过程中,去除微地震信号的随机噪音和相干噪音以提高微地震信号的信噪比,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处理步骤。本文将利用K—L变换从多道微地震记录中提取微_地震信号,去除随机噪音和相干噪音。  相似文献   
23.
SZ地区上三叠统—侏罗系构造圈闭仅在局部有分布,该区域井资料少且只有二维地震资料,利用这些资料研究砂体在剖面上展布以及砂体连通性其可靠性差。本文利用模型正演技术,借助该区域二维剖面反射特征,利用井资料提供岩石物理参数,设计地质模型,进而研究和分析模型正演结果,最后结合钻测井资料以及地震反演结果,确定SZ地区砂体的展布特征及砂体尖灭点,从而明确了砂体连通性,以及砂体的剖面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24.
地震勘探技术应用已经从构造解释深入到储层预测及储层评价。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处理及反演出多种储层参数数据体,利用不同参数表征不同储层特征和岩性,对多参数进行处理。进而对冀东NP地区的储层分布、储层物性及储层的含油性进行预测.取得了新的地质认识,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参考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5.
针对塔北工区地表地下条件复杂、高频干扰严重的特点,采用三维叠前处理能得到更丰富、精细的地下信息,能满足对勘探目的层高保真处理和储层预测的需求。主要应用高保真度处理适用方法,对该区块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高保真处理研究。通过炮点激发能量分析、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和反褶积以及叠前偏移等处理,特别是在叠前去噪前运用分频区域异常振幅处理(ZAP)能识别和压制面波、线性干扰和随机噪声,使资料处理更加精确。实际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6.
从川东北地区资料特点出发,针对山地地震资料的一致性处理、精细速度分析、高精度成像等几个重要环节,与地质人员有机结合,紧密围绕地质任务,切实做好处理、解释一体化研究,精选处理参数,优化处理流程,建立适合于该区资料的处理流程。使得处理新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剖面品质有较大的提高,地质任务得以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27.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中的油气被开采,储层的性质或储层参数必然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在非一致性重复采集时移地震资料处理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地震及测井资料,结合工区内的地质特征,从5大类地震属性中提取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对地震属性特征进行交会分析对比优选,利用K-L变换进行属性优化组合,最终基于优选出的基础地震属性以及监测地震属性分析对比,并结合工区累积产油量来预测目的层的含油气藏。  相似文献   
28.
分析了潜山面EDA介质地面地震数值模拟及其波场特征。认为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比运动学特征对裂缝更敏感。而且振幅比频率好,因此选择动力学特征来检测裂缝比用运动学特征检测裂缝好,确立了以振幅和频率的地震波动科学家特征作为检测裂缝的参数。以均方根振幅和中心频率作为检验检测结果正确与否的评价参数。为建立裂缝检测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9.
边缘检测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辉群  桂志先 《特种油气藏》2011,18(4):7-10,135
在地震资料解释中,储层中小断裂、裂缝以及砂体的边界识别是一个难题。储层断裂的级别决定油气运移通道及储层产能,裂缝及砂体的边界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有重要意义。由于砂体边界的响应以及不同级别断层和裂缝的响应具有多级尺度,其识别和成像在地震资料中用常规方法难以实现。针对这一问题,运用边缘检测技术对这些特定边缘进行识别。该方法为储层提供不同尺度的观测与成像,将信息科学中成熟的方法应用到地震数据处理中,并为地震资料解释与储层的描述提供新的手段。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总结了边缘检测技术在石油勘探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及实现流程,介绍了边缘检测在地震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实例。通过实例分析,认为做好边缘检测必须做好滤波处理以及保边界处理,然后根据实际区块选择合适的边缘检测方法、滤波方法以及保边界处理算法进行边缘检测研究,最后结合区块的实际钻测井资料及地球物理资料进行信息融合,最终对储层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0.
利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预测砂体展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资料反演是预测砂体的主要手段。稀疏脉冲阻抗反演是目前最流行应用的波阻抗反演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井较少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定性的预测砂体展布。从实际例子出发,通过实际问题设置反演参数,特别的强调了质量控制(QC)参数对反演结果的影响程度,这些参数选取的正确与否直接控制了反演成果的质量。在此基础上,预测了YX地区砂四段三砂组砂体的展布,与测井资料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