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6篇
电工技术   50篇
综合类   69篇
化学工业   101篇
金属工艺   76篇
机械仪表   43篇
建筑科学   62篇
矿业工程   248篇
能源动力   17篇
轻工业   115篇
水利工程   38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武器工业   33篇
无线电   1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83篇
冶金工业   123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7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究电沉积工艺参数对无掩模定域性增材制造微镍柱的微观形貌、直径和沉积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尖锥形铂丝作为阳极、铜板作为阴极,电镀液从阳极和导流腔之间的微缝隙以射流方式流到阴极表面,电化学沉积增材制造微镍柱.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镍柱微观结构进行检测.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极间电压和初始极间距对微镍柱微观形貌、沉积速率和直径的影响规律.结果 初始极间距为10μm、电压为3.8~4.4 V时,可以制备出直径均匀、圆柱度较高的微镍柱;电压增至4.7 V时,微镍柱形状不规则,常伴有分叉现象或呈瘤状沉积.极间电压从3.8 V增加到4.7 V时,微镍柱体积沉积速率由539μm3/s增长至4159μm3/s,直径由55μm增长至102μm.此外,当极间电压为4.1 V、初始极间距为20~40μm时,随着初始极间距的增大,微镍柱顶端从圆柱形逐渐转向锥形沉积.结论 极间电压对微镍柱微观形貌、沉积速率和直径的影响明显,初始极间距主要影响微镍柱顶端的沉积生长形状.  相似文献   
42.
金明善  李文佐  孙逊 《广东化工》2016,(18):169-170
文章阐述了教好物理化学的三步策略:(1)排除学生学习物理化学前的顾虑,使其对物理化学的学习充满信心;(2)剖析物理化学知识中的难点,把难点的解决坚持到最后;(3)采集物理化学学习经验,为今后的学生学好物理化学铺更广的路。  相似文献   
43.
44.
机械系统中支承结构设计以及轴系尺寸链设置将直接影响其运转安全性和可靠性。本研究分析了油雾分离器结构原理和工况条件,明确了两端固定支承的机械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其一端轴承外圈端面与壳体孔应保留适当间隙,以适应轴的热伸长。就外场发生的失效开展分析和定位,从失效件外观形貌和理化检测结果确认,轴承在过大轴向附加载荷作用下产生爬坡,进而导致轴承短期内产生高温失效。为验证失效轴承附加轴向载荷是否与轴系尺寸链设置直接相关,开展装配尺寸链核算,确认失效轴承外圈端面与壳体孔之间存在极大的干涉风险,失效与轴系尺寸链设置不合理有关。针对失效定位提出装配前选配零件、调整零件公差等改进措施,同时建议对该间隙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45.
甲萘胺浮选铝硅酸盐矿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世民  王淀佐  胡岳华  徐竟 《非金属矿》2003,26(5):34-35,62
研究了甲萘胺对叶蜡石、伊利石和高岭石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甲萘胺对叶蜡石的回收率超过98%,对伊利石和高岭石的捕收力相对较弱。矿浆pH值对叶蜡石和高岭石的回收率影响较小。在酸性及碱性条件下,伊利石的回收率下降。酸性矿浆中,捕收剂通过静电引力吸附在矿粒表面;碱性矿浆中,捕收剂主要通过氢键吸附在矿粒表面。红外吸收光谱表明,三种矿物表面均存在有-OH;在一个粒宽的pH值范围内,三种铝硅酸盐矿浆的zeta电位均为负值,表明矿粒表面荷负电。  相似文献   
46.
黄铁矿的氧化与浮选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量子化学CNDO/2方法研究了黄铁矿表面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性质,讨论了黄铁矿表面原子、氧和黄药的相互作用,阐明了黄铁矿表面的共价键特征和接收电子的能力,认为清洁的黄铁矿表面可以与黄药作用生成黄原酸盐,而在有氧吸附的表面上是难以生成黄原酸盐。但吸附的氧可以使黄药氧化生成双黄药,成为反应的活性中心。黄铁矿表面则对该反应起着电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47.
48.
本文从矿物学、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的原理出发,分析和讨论了硫化矿物的可浮性。把其分为三类:天然可浮性,捕收可浮性和无捕收剂可浮性。揭示了硫化矿天然可浮性与无捕收剂可浮性的区别。交叉应用矿物不同性质的可浮性,可以更好地分选复杂硫化物。因此,新的分类可以用来指导硫化矿浮选和分离原则流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49.
通过浮选硫化铜矿的研究,检验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的浮选性能,优化主要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研究表明,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采用多段相互独立的发泡器,可以在表观充气速率较高的情况下,不增大气泡直径,而增加气泡数量,从而有效地增大气泡表面积通量,并且减少了气泡在浮升过程中兼并的可能性,避免了疏水颗粒的脱落和因气泡携带能力不足导致的回收率损失,对分选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浮选硫化铜矿,在精矿品位下降不大的情况下,回收率可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50.
硫化钠作为一种还原电位调整剂,在硫化矿物无捕收剂浮选中起着特殊作用。它能促进黄铁矿和毒砂的无捕收剂浮选,能抑制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无捕收剂浮选,从而表现出不同于其它常用还原剂(如S_2O_4~(2-)、SO_3~(2-))的特殊性能。通过控制硫化钠浓度来调控矿浆电位,实现硫化矿物之间的无捕收剂浮选分离。本文以黄铜矿、方铅矿、毒砂、黄铁矿和闪锌矿为例,设计了硫化钠存在下无捕收剂浮选分离的方案。这是一种新的浮选分离思想,可供硫化矿物浮选分离研究及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