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本文对显微组织连续切片的三维重建中的难点问题——定位问题摸索总结出一套方法,通过对辐射小鼠胸腺淋巴细胞中凋亡细胞的连续切片,采用灰度表面模型法,对出现典型染色质凝集的凋亡细胞核进行三维重建。从而在超微结构水平对细胞及细胞器连续切片的三维重建研究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肌组织细胞中钙元素含量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张德添张学敏汪宝珍杨怡何昆范宝昌屈竹青*吕丹云**王端荣***(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电镜室,北京100850)(*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教研室,北京100084)(**北京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故障现象PHILIPS400T透射电子显微镜突然自动保护,同时电源柜产生大量的白烟和刺鼻的气味,立即关闭透射电子显微镜。故障分析经检查,冷却水机、空压机等外围设备未发现异常。根据故障现象来看,电源柜中某电源肯定已经发生了局部短路现象。检查各个保险丝,...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用于解决城市低洼道路雨季积水问题的真空应急排水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将其与传统应急排水系统进行对比,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系统的排水能力。结果表明,在降雨初期非满管流或中期满管流条件下,管道两端的负压差均可显著提升管道的排水能力,但不会对管壁造成过度冲刷。另外,在实验室建立了模拟装置用以验证真空应急排水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收集能力对管径敏感性较低,在中等降水流量下仅需较小的管径即能够迅速排水,在极端降水流量下降雨初期就能够降低路面积水程度,同时无需设较大的集水箱,这样可使其结构更紧凑。  相似文献   
15.
磷酸萘酚喹是 4 氨基喹啉类新抗疟药 ,对间日疟和恶性疟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在毒理实验中发现 ,该药大剂量时对实验动物肝脏有一定的毒性损害 ,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I期临床实验中 ,发现个别志愿者血清转氨酶升高。该药在临床上大规模推广应用时 ,如服用不当或有个别异质病人 ,有可能出现潜在的危险。因此 ,有必要阐明其肝脏毒性机理 ,寻找有效的改善措施。本实验通过大鼠灌胃给药后观察肝脏的超微结构变化 ,并用X 射线微区分析的方法分析受损肝细胞内钙元素含量的变化 ,探讨钙稳态失调在肝损伤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实验方…  相似文献   
16.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制备NiO包覆Ni纳米颗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技术制备NiO包覆Ni纳米颗粒,对初产物经过钝化处理得到有氧化膜保护的NiO包覆Ni纳米颗粒.采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TGA/DSC)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等手段对试样的成分、表面组成、形貌、晶体结构、粒度、红外吸收性能和氧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表面钝化处理的NiO包覆Ni纳米颗粒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内核为纳米Ni,外壳为NiO氧化物;颗粒呈球形,粒度均匀,分散性良好,粒径分布在20~70 nm范围,平均粒径为44 nm,壳层氧化膜的厚度为5~8 nm;壳核结构可防止纳米Ni颗粒的进一步氧化和团聚,且使红外吸收峰发生蓝移.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介绍,在电镜X射线微区分析工作中,如何建立二元生物薄标样的制备技术方法,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等。  相似文献   
18.
直流碳弧法制备碳包覆铁纳米颗粒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直流碳弧等离子体法成功制备了碳包覆铁纳米颗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能谱仪对样品的形貌、物相结构、化学成分和粒度进行表征分析,并对碳包覆纳米金属颗粒的形成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直流碳弧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的碳包覆纳米金属颗粒具有明显的铁核(bcc-Fe)/碳壳(石墨层片)包覆结构,颗粒大多呈球形和椭球形,粒径分布在20~60nm范围,平均粒径为44nm,铁粒子外碳层的厚度为5~8nm。碳包覆铁纳米铁颗粒是通过颗粒内部固态形式的碳自行扩散至颗粒表面和颗粒外部气态形式的碳沉积到颗粒表面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