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4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5篇 |
综合类 | 20篇 |
化学工业 | 48篇 |
金属工艺 | 7篇 |
机械仪表 | 29篇 |
建筑科学 | 26篇 |
矿业工程 | 17篇 |
能源动力 | 3篇 |
轻工业 | 13篇 |
水利工程 | 10篇 |
石油天然气 | 3篇 |
武器工业 | 4篇 |
无线电 | 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 |
冶金工业 | 7篇 |
自动化技术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不同超细粉碎方式的作用特点,选用搅拌磨、气流磨、胶体磨、球磨,研究不同粉碎方式对超净煤分选效果的作用,发现采用胶体磨加工处理得到的超净煤产率最高为84.55%,灰分最低为0.83%,更有利于提高超净煤的分选效果。为了研究磨矿方式对超净煤分选效果促进作用的机理,通过粒度分布曲线和SEM研究超细粉碎方式对煤粒几何特征的作用,结果表明胶体磨加工处理后粒度分布均匀,细化充分有效避免了细粒再次聚团;煤粒表面没有明显的断裂,存在大量凹凸,尖角被钝化。通过AFM,FTIR和润湿热曲线研究不同超细粉碎对煤粒的表面化学性质的作用,AFM结果表明,胶体磨处理的煤样表面粗糙度最大,Rq=2.96 nm,高度变化较大,暴露更多的官能团,因此煤样解离更充分;FTIR结果表明胶体磨处理后煤样表面官能团含量发生显著变化,疏水基与亲水基吸收峰面积比值最大为0.084,煤样中的有机质和无机质更有效的解离,煤样疏水性改善;润湿热曲线表明胶体磨处理后煤样与非极性油有更强烈的作用,润湿热为1.384 J/kg,有利于煤粒形成结构紧实、选择性好的絮团。形成密实稳定选择性好的絮团,可以有效地提高超净煤的分选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以某知名品牌服装(简称M品牌)为例,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该品牌在武汉服装市场上的表现进行消费者认可评价。为了了解消费者对该品牌的看法和认可度,提炼出7个参数,实施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采用模糊数学法进行消费者认可评价分析。由模糊数学评判的结果得出,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认可度为"良",说明消费者对该品牌的服装较为认可,该品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针对牵引驱动增速系统结构的特殊性,对该系统的输出轴进行了改进,采用电阻法对其油膜的形成进行了测度,并利用计算机采集数据,进行了分析,为类结构的油膜测试研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详细研究了一种双向功率传输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对其工作过程进行详尽分析,并搭建了串联谐振双向DC/DC变换器的实验平台。最后,在该平台上进行了能量正向传递与反向传递的实验,并且验证了开关管软开关的工作特性,实验结果证明了控制方式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多站融合变电站是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基础保障,其发展也给传统变电站规划带来新的挑战。考虑多站融合变电站高效连接储能、数据中心负荷、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新能源微电网等多元主体的服务特性,提出一种多站融合变电站选址定容优化规划方法。考虑变电站服务主体的个性化需求,结合Voronoi图理论,以多维度负荷距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流程。结合某地区电网规划实例,仿真分析多站融合变电站选址定容优化规划方案,并与传统规划方案进行成本比对,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的多站融合变电站选址定容优化模型有利于促进配网中站、源、荷、储、充多资源的紧密协同。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转筒干燥机的干燥过程,提出了切合实际的一阶惯性兼时变纯延迟及可测干扰的系统模型。并针对系统所具有的特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应用K. J. Åström所提出的自校正调节器原理,在转筒干燥机系统上实现了带有前馈补偿的自校正控制,经仿真结果验证该控制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19.
20.
阐述了TBS分选机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分析了两种TBS分选机入料及产物的粒度和密度组成,对比了两种TBS分选机的分选精度。结果表明:两种TBS分选机的入料粒度组成类似,0.2~1.0 mm质量分数大于60%,属主导粒级,适合采用TBS分选机分选,其精煤灰分均小于10%,尾煤灰分均高于57%,分选效果较好。当精煤灰分为9.50%时,两种TBS分选机的入料煤样均属易选煤。两种TBS分选机的Ep值分别为0.178和0.183,I值分别为0.239和0.246,分选效果基本相同,均达到较高水平,分选下限达到0.2 m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