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8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99篇
电工技术   24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81篇
化学工业   460篇
金属工艺   146篇
机械仪表   255篇
建筑科学   204篇
矿业工程   101篇
能源动力   39篇
轻工业   370篇
水利工程   98篇
石油天然气   96篇
武器工业   20篇
无线电   15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5篇
冶金工业   106篇
原子能技术   24篇
自动化技术   30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果腐病是导致采后橄榄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害。为明确导致采后橄榄果实果腐病的病原菌种类,本文以福建省主栽橄榄品种‘长营’果实为研究对象,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和传统纯化培养法分离采后橄榄果实果腐病病原菌,并用柯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利用真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法提取橄榄果实果腐病病原菌DNA,运用PCR技术对其r DNA-ITS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定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再用局部序列比对基本检索工具(BLAST)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MEGA 6.0软件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橄榄果实果腐病病原菌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系统发育分析法鉴定橄榄果实果腐病病原菌种类。结果表明,导致采后橄榄果实果腐病的病原菌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本研究为进一步控制采后橄榄果实果腐病、延长橄榄果实贮藏保鲜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2.
比较研究在温度(8±1)℃、相对湿度85%贮藏条件下‘东壁’和‘福眼’龙眼果实的果皮褐变差异及其与活性氧及酚类物质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贮藏期间,‘东壁’龙眼果实的果皮褐变指数、果皮O2-·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都显著低于‘福眼’龙眼,而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氧化酶(APX))活性和内源抗氧化物质(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都显著高于‘福眼’龙眼;‘东壁’龙眼果实的果皮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低于‘福眼’龙眼,而果皮花色素苷、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则高于‘福眼’龙眼。因此,采后‘东壁’龙眼果实较不容易发生果皮褐变,与其具有较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能减少O2 - ·积累,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较好地保持龙眼果皮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延缓PPO、POD与酚类物质接触而减少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褐变有关。  相似文献   
973.
基于介电特性的灵武长枣新鲜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灵武长枣新鲜度与介电特性参数的关系,利用LCR测试仪在1.995kHz下测试长枣的介电特性参数,并对其介电特性参数和品质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长枣的介电损耗因子ε″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相对相对介电常数ε′仅与呼吸强度显著相关(P0.01)。根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失重率的变化规律,将长枣分为3个新鲜度等级。以介电损耗因子ε″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特征参数,利用BP神经网络结构建立长枣的新鲜度预测模型,新鲜度等级平均识别率达到81.67%,可用来预测灵武长枣的新鲜度。  相似文献   
974.
为改善蛋白质-多糖混合物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以大豆分离蛋白(SPI)和魔芋葡甘聚糖(KGM)为研究对象,研究共混溶胶制备过程中SPI与KGM配比、总浓度、KCl浓度、pH值、温度对共混溶胶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在总质量分数为0.5%、SPI与KGM配比为7∶3的基础上,以乳化性为指标,用响应面法对KCl浓度、pH值、温度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共混溶胶乳化特性均有显著影响,其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53.98℃,pH值8.12,KCl添加量为0.02mol/L。按实际生产可将各因素固定在:温度54℃,pH值为8,KCl添加量为0.02mol/L,测得SPI-KGM共混溶胶的乳化性为2.193,与理论值2.197相近。  相似文献   
975.
以其在弧长计算与等距线表示上的优势,PH 曲线成为近年来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 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为此讨论了六次PH 曲线的G2 Hermite 插值问题。在指定自由参数下,对 两类六次PH 曲线分别进行复分析曲线求解,得到满足G2 插值条件的六次PH 曲线和控制顶点。 通过弧长、能量积分、绝对旋转数的衡量,选取较好的插值曲线。进一步,讨论了用六次PH 曲 线G2 Hermite 插值逼近90°和67°圆弧的问题。在同一个自由参数下,选择插值最好的曲线,可 实现六次C1 Hermite 插值逼近圆弧的效果,且逼近90°圆弧时,优于五次G2 Hermite 插值逼近的 PH 曲线,而逼近67°圆弧时,与最好的五次PH 曲线达到的效果几乎相同。  相似文献   
976.
常见的医学信号(如脉搏信号)包含大量的噪声,具有强烈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针对传统的小波变换去噪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和形态学的去噪算法,具有结构简单、计算复杂度低等优点,有效地克服了离散小波变换的平移敏感性和频率混淆。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去除脉搏信号中工频干扰及肌电干扰等高频噪声,其信噪比及均方差等定量指标均明显优于传统的阈值去噪算法,能得到较干净的脉搏信号波形。  相似文献   
977.
招平断裂带大尹格庄—后仓段深部矿体定位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尹格庄—后仓测区位于招平断裂带中段之大尹格庄金矿东侧。根据深部探矿目标区的特点和方法的有效性试验,选择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和大地电磁测深作为深部矿体定位预测的手段。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8 km2,在测区中部、东部和西部发现3处成规模的Au元素异常带,结合因子分析,提出Au-As-Hg-Cu-Pb-Zn元素组合异常对应深部成矿流体活跃地段,Au和As元素可作为深部矿体预测的主要标志元素,Cu、Pb、Zn等元素异常更多地反映了多金属硫化物成矿阶段流体活跃的地段,可作为辅助标志。岩、矿石样品电阻率测定显示,与招平断裂带有直接空间关系的富矿石、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岩及断层泥表现为显著的低阻体,与上、下盘的胶东群变质岩和玲珑花岗岩电阻率值差异明显,为大地电磁测深的有效性提供了依据。根据大地电磁法获得的深部呈串珠状分布的低阻异常,圈定出玲珑花岗岩与胶东群变质岩界线、招平断裂带位置,深部低阻异常中心指示了断裂带局部膨大和成矿有利部位。根据构造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异常和大地电磁测深电阻率异常的空间分布关系,共圈定找矿靶位8处,钻探工程验证在1 150~1 450 m深度发现了金矿体。  相似文献   
978.
针对五轴自动钻铆系统的结构和运动特点,构建了自动钻铆离线编程系统架构,开发了五轴自动钻铆系统加工运动仿真模块。根据调姿过程中钻铆点均相对固定于托架坐标系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坐标系位姿点的运动学反解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实时干涉检验功能的钻铆路径规划方法;在CATIA DMU模块通过CAA的二次开发方法实现机床运动仿真的需求;以某飞机壁板类零件对该仿真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出运动路径上的干涉部位并通过施加途经点的形式避让该干涉部位。  相似文献   
979.
报道了一种合成α,α-二溴甲基酮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反应以硫醇作为还原剂,高效还原α,α,α-三溴甲基酮类化合物为目标化合物,合成了12种α,α-二溴甲基酮类化合物,该方法适用于脂肪族、芳香族和杂环类α,α,α-三溴甲基酮类化合物。最佳的反应条件是n(α,α,α-三溴甲基酮)∶n(还原剂)∶n(碳酸钾)=1∶2∶1. 2,二氯甲烷中0℃反应1 h,α,α-二溴甲基酮类化合物收率达81%~96%。其结构通过~1HNMR、~(13)CNMR、ESI-HRMS进行了表征和确认。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效率高,为α,α-二溴甲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80.
岳雷  王慧  杜豫川  姚红云 《工程力学》2019,36(11):158-167
我国当前设计方法对于山区公路,尤其是弯坡组合路段安全性考虑不足。基于车辆在弯坡组合路段行驶的安全性分析,以事故临界状态为限制条件建立弯坡组合路段安全模型。基于安全模型计算讨论了大小代表车型下,弯坡组合路段最小半径、最大坡长等关键设计指标受车路参数的影响及变化规律,利用Carsim仿真软件对变化规律进行了一致性验证,验证了该安全模型的有效性。根据安全模型及仿真计算结果,弯坡组合路段最小半径值与设计车速、路段坡度成正比,与路段超高、横向附着系数值成反比;弯坡组合路段最大坡长值与道路滚动阻力系数、滑移率成正比,与设计车速、路段坡度,以及车型大小成反比,但总体受超高值影响较小。进一步计算分析了考虑车辆实际运行车速下的弯坡组合路段设计指标阈值,并指出对于弯坡组合路段应尽可能采取小纵坡并增大最小半径值,以提高山区公路弯坡组合路段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