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8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1篇 |
综合类 | 12篇 |
化学工业 | 15篇 |
金属工艺 | 16篇 |
机械仪表 | 36篇 |
建筑科学 | 13篇 |
矿业工程 | 14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11篇 |
水利工程 | 9篇 |
石油天然气 | 5篇 |
无线电 | 1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 |
冶金工业 | 40篇 |
自动化技术 | 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7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王晓晨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06,(8):79-79,175
本文介绍了当前医院信息化中电子病历的安全问题.提出采用数字证书实现电子病历签名和安全保密的方案,并作了数实现方式的描述,同时还提出了采用数字证书实现电子病历交换的安全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异步机矢量控制的矿井提升机开机特性的分析及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矢量控制的原理和数学模型,结合矿井提升机的工作特性,通过Matlab仿真,指出造成提升机下坠的根本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即采用复合控制策略,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增加给定前馈和扰动前馈环节.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可大大减轻乃至消除提升机下坠现象.即使称重有误差,产生的下坠现象也非常轻微. 相似文献
14.
从变电站系统运行的角度来讲,电气设备的应用情况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近年来,随着居民用电量的不断扩增,使得我国变电站的建设数量规模及进程不断加快.如何确保功能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我国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及检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与检修为主要研究内容,希望此次研究能... 相似文献
15.
16.
刘国栋;苏成;王晓晨;吴昆鹏;王少聪;周锦波 《冶金自动化》2024,(1):89-96
无缝钢管表面介质的干扰以及人工检查漏检率高,造成钢管表面缺陷检测准确率不能满足在线检测的要求。二维相机检测的成像景深不够、成像灰度不均导致缺陷识别率低、缺陷误检、漏检等问题。因此提出3D点云的钢管外表面检测系统,解决成像景深小、缺陷识别率低和钢管表面存在干扰缺陷的问题。将深度学习算法和3D尺寸测量技术应用到无缝钢管的缺陷检测上,使用该套缺陷检测系统实现对缺陷尺寸的量化,更准确地检测出缺陷。本系统现场缺陷识别率可达90%以上,且检测速度快。此外,本系统具备周期缺陷报警、钢管表面缺陷统计报表打印、缺陷分级等多种功能,使表面缺陷检测系统多功能化及智能化,对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及提高无缝钢管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为研究模量指数评价煤的冲击倾向性的可行性,选取4组冲击倾向性强弱不同的煤样试件,测定各组煤样试件的模量指数、冲击倾向性评价指标和声发射信号,分析模量指数同其它冲击倾向性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的相关性,模量指数对煤加载过程中内部能量释放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量指数同其它冲击倾向性评价指标具有相关性,同单轴抗压强度之间的相关性最强;各组冲击倾向性相同的煤样,各试件模量指数大小的变化范围较小。各组冲击倾向性不同的煤样,各试件模量指数大小的变化范围很大。煤样模量指数的大小和煤的冲击倾向性强弱相关,煤的冲击倾向性越强,模量指数越大。依据模量指数评价煤的冲击倾向性的结果,同其它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不同冲击倾向性煤样的软化模量是决定煤的模量指数大小的关键因素,弹性模量对模量指数大小的影响较小;煤样内部能量的释放特征和模量指数的大小相关。模量指数小的煤样在全程加载过程中声发射事件频繁出现,模量指数大的煤样在破坏前后阶段没有明显的声发射事件出现,但在临近载荷曲线峰值的冲击破坏阶段集中出现高能量的声发射事件。模量指数可用于评价煤的冲击倾向性,模量指数对煤样能量释放的影响规律可用于指导现场监测。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智能变电站设计中传统的基于IEC61850-9-2标准的组网方案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基于模拟量直采、开关量直跳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直采直跳模式下SV接入方案及G00SE直跳方案,并从理论上论述了直采直跳模式下如何更好地解决同步的问题.针对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中提出的电子互感器双AD方式的防误措施,阐述了母线保护的双AD...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