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45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22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金属材料在不同介质中的腐蚀磨损特性不同,以往对H13钢在不同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研究较少.采用销盘式磨损试验机,对H13钢在空气、蒸馏水、3.5%NaCl溶液、5.0% NaOH溶液中及不同载荷下进行滑动摩擦磨损试验,考察其磨损特性.结果表明:H13钢在空气中的磨损率最大,3.5%NaCl溶液中的磨损率最小;H13钢在空气中摩擦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剪切力并产生较大的热量,使其磨损率较大,其主要磨损机制为黏着磨损,并伴有少量氧化物产生;在3种湿环境下,由于介质具有良好的润滑和冷却作用,且表面含有少量氧化物,呈现轻微磨损;蒸馏水中磨损机制为典型的疲劳磨损,3.5 %NaCl溶液、5.0% NaOH溶液中呈现腐蚀疲劳磨损.  相似文献   
72.
王树奇 《冶金动力》2000,(2):52-52,55
1 概况  自1997年八钢开通民用煤气以来,煤气脱硫显得日益重要。民用煤气脱硫实际上是脱除焦炉煤气中的H2S气体,此气体在干基状态下能燃烧,并有臭味,对管道无危害。但在湿基状态下,与水结合易形成硫氢酸,能严重腐蚀煤气管道,缩短管道使用寿命。H2S燃烧后能生成有毒的SOX气体,对人身的健康也有极大的危害。因此,在送到居民区使用前必须将H2S除去。国标中对民用煤气H2S的含量规定为<20mg/m3。目前世界上脱硫的方法有许多种。八钢使用的是干法脱硫,即通过气体与脱硫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H2S除去,脱硫设备是3台脱硫干箱。2 脱硫…  相似文献   
73.
采用高温磨损试验机对TC11合金和H13钢进行了各种温度和载荷下的磨损试验,对比研究了它们的磨损行为。研究发现,随温度和载荷的变化,TC11合金和H13钢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磨损行为。随着温度升高,TC11合金的磨损率在200℃时增加,然后大幅度降低,在400~600℃达到最低值。而H13钢的磨损率先降低,在200℃达到最低值,随后显著增加,在400~600℃出现从轻微至严重磨损的转变。其行为差异是由于氧化物的保护作用和两种材料热软化抗力的不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74.
王树奇 《新疆钢铁》2004,(2):29-30,34
随着八钢民用煤气用量的不断增加 ,煤气净化设备超负荷运行 ,冬季民用煤气进户管冻管问题越来越严重。介绍了向民用煤气中添加甲醇以解决冻管问题的方法 ,以及添加甲醇的原理及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75.
4Cr3Mo2NiV铸造热锻模具钢的高温磨损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向红  王树奇  姜启川  洪扁 《金属学报》2005,41(10):1116-1120
研究了铸造热锻模具钢4Cr3Mo2NiV从室温到600℃的磨损行为,采用SEM,XRD和EPMA等对试样磨损表面和磨屑的形貌、成分和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铸造热锻模具钢的高温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铸造热锻模具钢的高温磨损机理是氧化磨损和疲劳剥层磨损.磨损过程中氧化和疲劳剥层交替进行,使摩擦系数大幅度波动.高温磨损形成的氧化物主要是Fe2O3和Fe3O4,氧化磨损使磨损率降低;疲劳剥层使磨损率增加,磨屑呈脆性块状.  相似文献   
76.
冯暖  王树奇 《铸造》2012,61(1):77-80
采用销盘式高温磨损试验机对铸钢销试样进行干摩擦滑动磨损试验,并分别利用TEM、XRD、SEM对试样磨面不同深度层进行微观组织分析.探讨了不同磨损条件下,销试样磨损面试验前后显微硬度及组织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回火组织的试样试验前后微观组织摩擦后沿纵切面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形成了强烈的塑性变形区以及再结晶的等轴晶粒层.材料宏观磨损性能是加工硬化和高温软化作用的综合结果,这两种作用受到原始组织以及磨损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采用铸造反应合成技术在钢铁表面合成TiC/Al3Ti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涂层。研究了涂层的物相、组织和界面形貌,测试了涂层的硬度分布并对涂层的形成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熔融铁液作用下,Al-Ti-C体系反应完全,制备出TiC颗粒增强金属间化合物基表面复合涂层。TiC颗粒均匀地镶嵌在Al3Ti基体上,涂层致密。当TiC含量较少时,TiC呈条状;随着TiC含量的增加,TiC尺寸逐渐减小,且由长条状向粒状转化。涂层与铁基体界面为良好的冶金结合,从涂层到界面处Al、Ti、Fe、C元素呈梯度变化。涂层的硬度明显高于基体,且随着涂层中TiC含量的增加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78.
采用DSC、XRD、SEM研究了Ti-C-Al-Ni系热爆复合产物TiC/NiAl的合成过程及其微观组织和结构.结果表明在Ti-C-Al-Ni体系中Al、Ni间发生固态反应生成NiAl,所放出的热量引发Ti、C间反应生成TiC;Al-Ni明显降低Ti-C热爆反应起始温度.当体系中Ti-C含量较少(≤15%,质量分数,下同)时,TiC和NiAl均为圆球状;随着Ti、C含量的增加,NiAl发生溶化,TiC趋于不规则形状;当Ti-C含量达50%左右,TiC颗粒镶嵌在熔融后凝固的NiAl基体上,形成较致密的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Ti-C含量进一步增加,TiC颗粒变得粗大,少量NiAl覆盖于其上.  相似文献   
79.
80.
采用销盘式高温磨损试验机对0Cr17Ni7Al钢进行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该材料不同热处理状态、不同工况下的摩擦磨损行为,采用EDS、XRD、SEM分析磨损表面成分、形貌和磨面剖面结构,探讨0Cr17Ni7Al钢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磨损率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其中在环境温度25℃和200℃低载时,磨损形式主要以磨粒磨损为主,随着载荷增加变成由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混合作用机制.200℃高载时候磨损形式主要以粘着磨损为主,400℃时开始出现疲劳磨损.环境温度25℃和200℃低载时固溶处理试样的耐磨性最好,而在400℃时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