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8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3篇 |
综合类 | 16篇 |
化学工业 | 41篇 |
金属工艺 | 7篇 |
机械仪表 | 27篇 |
建筑科学 | 26篇 |
矿业工程 | 9篇 |
能源动力 | 9篇 |
轻工业 | 15篇 |
水利工程 | 12篇 |
石油天然气 | 13篇 |
武器工业 | 6篇 |
无线电 | 1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9篇 |
冶金工业 | 22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71.
272.
模具钢表面盐浴渗钛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盐浴法在Cr12Mo V冷作模具钢表面进行渗钛处理,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时间对渗层厚度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测试仪和旋转摩擦试验仪分析了渗层的显微形貌、相结构、表断面硬度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配方优选,在适宜的渗入温度(1000℃)和时间(6h)下,可在模具钢表面形成致密、厚度约13μm的渗钛层,相组成主要为Ti C,渗层具有较高的表面硬度(约2789HV0.3)。室温干摩擦试验表明,与基体相比,相渗层试样的磨损量降低约17倍,平均摩擦系数为0.4054,仅为基体的70.6%,说明模具钢盐浴渗钛处理后具有较佳的耐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273.
以车辆的道路友好性及操纵稳定性为研究目标,针对某重型汽车阻尼可调式半主动空气悬架,通过试验得到空气悬架刚度曲线。采用阻尼可调式减振器,利用ADAMS/View建立了车辆1/4动力学模型。在Matlab中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利用滤波白噪声法实现了对随机路面激励的仿真模拟。通过联合仿真,对悬架的道路友好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阻尼可调式半主动空气悬架与被动悬架相比,轮胎动变形均方根值降低了5.81%,道路破坏系数降低了12.38%,悬架的动位移降低了13.33%,道路友好性及操纵稳定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74.
针对生物基聚酯弹性体(BEE)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采用聚己内酯(PCL)作为BEE的增强相,通过溶液共混及橡胶传统硫化工艺,制备了具有较高力学性能的生物基BEE/PCL硫化胶.通过动态力学性能、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力学性能测试等,对BEE/PCL硫化胶的相容性、微观相态、热性能及结晶性能、力学性能进行... 相似文献
275.
276.
277.
空心颗粒材料与实心颗粒材料相比,可以在节约材料消耗的同时达到轻质化目的,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缓冲材料。在测量单个空心及实心颗粒物理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物理试验从冲击力第一峰值和缓冲耗时两个方面探讨了冲击能量、颗粒床厚度和颗粒粒径等因素对空心及实心颗粒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个空心颗粒的等效弹性模量及回弹系数均小于实心颗粒。当冲击能量较小时,空心颗粒材料对峰值冲击缓冲效率优于实心颗粒材料,当冲击能量较大时,空心颗粒缓冲性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峰值冲击力的减弱。空心颗粒材料的临界厚度小于实心颗粒材料,但在颗粒床厚度较小时的缓冲效率比实心颗粒差。颗粒粒径对空心及实心颗粒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呈现相反的趋势,振动耗能是影响空心颗粒缓冲性能的主要因素。空心颗粒的内外径满足一定比例关系时会达到最优的缓冲性能,因此颗粒粒径超过平衡粒径后,空心颗粒材料相较于实心材料不再具有缓冲性能的优势。 相似文献
278.
在冷库设计过程中,涉及到大量数据资料的查询,并且常需要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各种估算、选型计算,耗时长、效率低,从而影响到设计结果的准确性和经济性。冷库设计智能化咨询系统能够对设计所需的各种资料、参数进行咨询,并能对机器设备进行优化选型,体现了智能化的优点。使设计者从繁杂的资料查询、负荷估算、选型计算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系统的优化设计中。 相似文献
279.
BIM在施工阶段为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设计效果可视化,二是模型效果检验,三是四维效果的模拟和施工的监控。在利用专业软件为工程建立了三维信息模型后,我们会得到项目建成后的效果作为虚拟的建筑,因此BIM为我们展现了二维图纸所不能给予的视觉效果和认知角度,同时它为有效控制施工安排,减少返工,控制成本,创造绿色环保以及低碳施工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80.
利用实验及CFD模拟软件分别研究非空调工况下以及空调工况的送氧口个数、送氧口管径、送氧流量及送氧方式、不同的气流组织形式(同侧上送下回、异侧上送下回)等发生变化对密闭建筑缺氧房间的富氧特性及富氧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非空调工况下, 送氧口个数、送氧口管径、送氧流量及送氧方式不同, 所形成的富氧区域差别较大, 宜采用管径为6 mm的相背45°的双送氧口进行送氧, 所形成的富氧面积为最大; 空调工况下, 送氧口个数、送氧口管径、送氧流量及气流组织形式不同, 所形成的富氧区域形状大体相似, 均为"椭圆"形状, 宜采用送氧口管径为6 mm的单送氧口且异侧上送下回的气流组织形式; 空调工况下, 送氧流量相同时, 送风风速为0.85 m·s-1所形成的富氧面积比送风风速为1 m·s-1所形成的富氧面积大约20%;当送风风速均为0.85 m·s-1, 送氧流量为1.5 m3·h-1所形成的富氧面积约为0.96 m2, 该富氧面积与单人次活动范围面积相当, 适宜作为空调工况下缺氧房间单人次的富氧基础供氧量. 模拟结果可为缺氧空调房间供氧装置的选择、布置、降低新风量、降低空调能耗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