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9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篇 |
综合类 | 10篇 |
化学工业 | 22篇 |
金属工艺 | 28篇 |
机械仪表 | 73篇 |
建筑科学 | 23篇 |
矿业工程 | 8篇 |
能源动力 | 3篇 |
轻工业 | 9篇 |
水利工程 | 14篇 |
石油天然气 | 9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7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 |
冶金工业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多因素下竖向顶管施工引起的土体变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掘进机与土体间的摩擦力、后续管道与土体间的摩擦力、开挖面前顶管推力、土体损失四个因素下竖向顶管法施工的力学模型.前三个因素引起的土体变形解根据弹性力学Mindlin解得到;土体损失引起的土体变形解通过随机介质理论得到,最后二者相加获得多因素下总的土体变形理论解.通过算例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开挖面前顶管推力的改变对土体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体竖向位移的最大值随z的增大基本呈减小趋势;竖向顶管施工引起土体隆起的范围在距顶管横截面中心线D~10D之间,土体隆起值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水平位移的最大值出现在距竖向顶管横截面中垂线2.5D处;开挖面前顶管推力对竖向位移的影响范围主要在距顶管横截面中心线±2.5D之间,在影响范围内,其引起的竖向位移随开挖面前顶管推力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0z0.5D时,开挖面前顶管推力引起的水平位移主要表现为较小的朝向竖向顶管的移动;在0.5Dz4D时,主要表现为远离竖向顶管的移动,且随着深度增加,水平位移越大。因此,在竖向顶管施工时,需重点关注±2.5D范围内的竖向位移以及0.5Dz4D范围内的水平位移。 相似文献
73.
2013年11月7日.安徽马鞍山市.2012年度中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峰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深圳瑞和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以排名第6跃居榜上。至此.瑞和已是第11次以前10名荣登全国装饰行业百强企业榜了。 相似文献
74.
对腐蚀的发生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概括,介绍了基于宏腐蚀原理开发的阳极梯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评价体系;鉴于阳极梯系统难以捕捉到腐蚀发生时的微电流,运用法拉第第二定律计算钢筋锈蚀质量损失存在较大误差,因此采用干湿循环交替试验修正了混凝土开裂后锈蚀质量损失与宏电流的函数关系;根据苏通大桥索塔锚固区的实测数据,简要评估了当前索塔塔壁混凝土碳化程度和钢筋的腐蚀状态。结果表明:索塔锚固区混凝土不同深度的电位及电阻率变化较为稳定,腐蚀宏电流曲线相对平稳,宏电流极值远小于耦合电流的临界值15μA,锚固区混凝土的碳化速度缓慢,钢筋尚未发生腐蚀。研究结果可为相关桥梁结构腐蚀监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5.
76.
TiAl合金因具有低密度、良好的高温强度以及抗氧化性,成为在航空航天及汽车行业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新型高温结构材料。对于全片层TiAl合金,通过控制α相沿非择优取向生长,获得平行于生长方向的片层组织,可显著提高其综合力学性能。TiAl合金的片层组织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改变凝固路径法和籽晶法。综述了TiAl合金片层取向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自引晶法和β相籽晶法是片层取向控制的新方法,将促进TiAl合金片层组织控制的工程化应用。最后,对TiAl合金片层取向控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7.
78.
在信息时代,图书期刊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如何充分利用期刊资源,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型科研院所,在期刊资源的开发上,还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如何有效的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本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与看法,可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79.
80.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分别以鳞片石墨、球形石墨、焦炭、人造石墨和隐晶石墨为润滑组元的铜基摩擦材料,使用MM3000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摩擦磨损和制动性能。结果表明:在3 000~7 000 r/min的转速下,含人造石墨铜基摩擦材料的平均摩擦因数最高,但磨损量大;含焦炭铜基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次之,但磨损量最小,优于含鳞片石墨铜基摩擦材料。在7 000 r/min转速制动条件下,含人造石墨铜基摩擦材料的瞬时摩擦因数最高,制动时间最短,但摩擦材料表面温升最大;含焦炭铜基摩擦材料的瞬时摩擦因数和制动时间次之,但摩擦材料表面温升最小,且整体性能优于常用的含鳞片石墨铜基摩擦材料。因此,相比而言,以焦炭作为润滑组元的铜基摩擦材料具有最佳的摩擦磨损和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