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14篇
能源动力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4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新型Ni-Cr-Fe镍基合金(%:0.036~0.044C、16.71~17.10Cr、63.04~63.95 Ni、8.98~10.76Fe、2.50~2.88Mo、2.01~4.97Nb、0.06V、0.74~0.82Al、2.00~2.06 Ti)由25 kg真空感应炉熔炼,锻成Φ15 mm和14mm×14 mm棒材。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化学相分析和拉力试验研究了铌含量对65Ni18Cr-10Fe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合金中铌含量的增加,γ′、γ″、η相的析出数量增多,尺寸增大,形态由断续的颗粒、短棒状改变为长片层状;导致合金的室温强度随之升高,而塑性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52.
用SEM、TEM、EDS和ICP-AES等方法进行微观组织分析,用冲击试验机测定冲击性能,研究了LF9镍基合金经(800~1 040)℃×1 h固溶水冷处理后γ′相和η相的变化及对合金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中的γ′相在高温下发生长大,原始锻态γ′相的平均尺寸约20 nm,980℃固溶时平均尺寸约120 nm,而1 020℃时γ′相完全溶解;820℃时次生析出η相沿晶界平行往外生长,在η相两侧形成贫γ′区,约980℃时析出量达到最多,约1 040℃时完全溶解;贫γ′区的微塑性区能减缓裂纹的扩展速率,改善合金的冲击性能;η相的析出数量增多和尺寸增大降低了合金的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53.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化学成分和淬火温度、回火温度、淬火冷却速率及回火冷却速率等热处理工艺参数对1Cr10Mo1NiWVNbN转子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为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钢中碳、氮含量宜控制在中下限,钒、铌含量宜控制在中上限,镍、锰含量宜控制在上限,铬含量宜控制在下限;随淬火温度的提高,试验钢强度不断增加,韧性下降;随二次回火温度的提高,强度下降,塑性略有增加,冲击功增加,但为满足技术条件的要求,二次回火温度需高于690℃;随淬火冷却速率的降低,强度、塑性、韧性均降低;随回火冷却速率的降低,强度略有增加,韧性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54.
本文根据柴油机台架试验和实际使用,从预燃室喷嘴的设计、用材、制造和使用四个方面对喷嘴寿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叙述了采取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5.
56.
Inconel 690合金TT处理后的析出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相分析研究了3种不同钛含量的Inconel 690合金经不同固溶温度+715 ℃×15 h,TT处理后的析出相。结果表明:合金经TT处理后,均有M23C6析出,并含有一定量的Ti(C,N);钛含量为110%的合金中有γ′相析出,γ′相在晶内弥散分布;M23C6大多在晶界上析出,而且在孪晶界和晶内位错线处也均有析出,M23C6与界面一侧基体保持立方 立方的平行位向关系;钛含量增加,析出的M23C6尺寸变小,间距增大,晶界附近的铬含量明显提高,有利于改善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7.
固溶温度对改型Inconel 718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射线衍射法(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960~1020℃固溶+720℃8 h炉冷至620℃8 h空冷(二次时效)处理的改型718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果表明,随固溶温度的提高。合金室温和350℃强度降低,塑性和韧性显著提高。随固溶温度升高,合金中强化相η数量减少,1000℃时完全消失;强化相γ′+γ″随固溶温度升高而增加,达到1000℃时最多。固溶+二次时效后,大部分γ′尺寸为10~18 nm。  相似文献   
58.
热处理对ASTMS30432奥氏体耐热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ASTMS30432钢和成品样管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固溶温度升高,晶间腐蚀敏感性下降,为抑制晶间腐蚀,固溶温度应≥1 100 ℃;钢管固溶后应快速冷却,以避免840 ℃附近Cr23C6碳化物大量析出导致敏化;固溶温度超过1 100 ℃,随固溶温度升高,晶粒度等级和室温强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59.
钒对T122铁素体耐热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0.11C- 11.89~12. 19Cr- 1.86~1.90W-0.37~0.38Mo-0.9Cu铁素体耐热钢T122 中 0.14%~0.31%V-0.05%Nb复合强化添加剂中V 含量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V 含量增加, 钢中δ铁素体量增加,室温拉伸强度、650℃拉伸强度和650℃持久强度逐渐降低;当V 含量为0.19%时T122 钢的室温拉伸强度、650℃拉伸强度和持久性能较高。 V 含量变化影响钢中M₂C、MX 和Laves相的析出, 0.19%V-0.05%Nb析出强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0.
1 中国气阀钢发展简况 内燃机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是汽车的动力,还应用于摩托车、拖拉机、船舰、内燃机车、坦克、石油钻机、工程机械、移动电站等等,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都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内燃机气阀钢的发展是与我国内燃机的发展紧密相关的。 五十年代,随着苏联发动机和汽车的引进,引进了苏联的气阀钢,主要有40Cr、4Cr9Si2、4Cr10Si2Mo(3II107)和4Cr14Ni14W2Mo(31169)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