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5篇
电工技术   48篇
综合类   35篇
化学工业   108篇
金属工艺   24篇
机械仪表   30篇
建筑科学   35篇
矿业工程   37篇
能源动力   24篇
轻工业   153篇
水利工程   35篇
石油天然气   39篇
无线电   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50篇
冶金工业   55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9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01.
针对翻领成型器相关曲线求解烦琐,三维建模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首先给出影响翻领成型器成型的相关参数,并详细分析相关曲线推导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基于VB语言对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出基于翻领成型器各项参数的三维建模程序。通过这个程序,我们只要输入相关参数,系统能自动生成翻领成型器的三维模型,方便设计人员直观得查看各个参数的变化对翻领成型器最终的影响。根据需要,软件还可自动生成翻领成型器展开图,方便数控切割和钣金制造。  相似文献   
802.
截割部作为采煤机的关键部件,直接与采煤工作面相接触,具有截煤和落煤的作用。截割部通常采用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故障将会导致采煤机整个流程的瘫痪,为此提出一种新型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消噪与分解,获得轴承振动时域信号;其次采用区域划分实时调整粒子群算法中参数,并应用自适应变异操作抑制粒子群陷入局部寻优;最后采用实验室滚动轴承模拟平台验证诊断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对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能力强、准确率高且收敛速度快。  相似文献   
803.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变频调速系统以其强大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的直流调速传动,其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方便和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了电力系统谐波污染加重的问题。因此,设计了一种开环正弦脉宽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控制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并搭建仿真模型,实现了对系统中变频器输出电压频率和幅值及电机转速的灵活控制。对系统网侧电压和电流进行了谐波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网侧电压的波形比较理想、畸变很小,而电流波形畸变严重;且随着变频器输出频率的增加,电压波形畸变程度有所加剧,电流畸变程度有所减轻。  相似文献   
804.
为促进高性能耐火钢材设计理论发展与工程应用,对采用不同型号高强度螺栓的10个高强度螺栓连接接头进行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受剪试验,其中包含4个采用普通高强度螺栓的连接接头以及6个采用BFRW10耐火高强度螺栓的连接接头,连接板均采用WGJ高性能耐火钢.试验研究了常温下螺栓接头的摩擦面抗滑移系数、不同温度下螺栓接头的荷载-位...  相似文献   
805.
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使用正丁醇与环氧烷烃制备聚醚,并以该聚醚为原料通过一步法依次制备聚醚胺和聚醚胺烯酐。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等检测手段,确定目标产物结构。考察了不同剂量聚醚胺和聚醚胺烯酐在不同温度下对燃油黏度的影响,研究了聚醚胺和聚醚胺烯酐在燃油中的清净性能。研究表明,聚醚胺烯酐比聚醚胺有更好的清净性能。  相似文献   
806.
江苏电网作为典型的省级输电网,面临着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带来的能源转型压力和挑战,需要从“源网荷储”等各方面进行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对负荷、电源、网架结构等江苏能源电力发展格局的分析,总结了江苏电网面临的例如重要输电断面输电能力不足等挑战。结合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及江苏输电网结构特点,重点分析了“十四五”及远景江苏输电网过江断面输电能力需求,提出了送、受两端均位于江苏交流电网内部且分布长江两侧的“嵌入式”直流技术。相比较于传统的互联方式建设的远距离、大容量直流输电技术,本文提出的 “嵌入式”直流输电技术通常利用现有架空输电线路或现有/预留交流电缆通道,构建江苏省内交直流混联电网,在有限输电走廊空间内可大幅提高电网关键断面的输电能力,挖掘现有电网的供电潜力,满足江苏电网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807.
石油沥青质的絮凝会导致石油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出现许多严重问题。不同根据地以及储存条件下沥青质组成差别很大,且絮凝机理尚不明确,很难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沥青质沉积抑制剂。为研究石油沥青质的絮凝机理,对沥青质絮凝动力过程进行实验探索并利用群体平衡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实现对沥青质絮体粒径、结构及强度的调控以及对絮凝系统的预测。实验研究了沥青质浓度、甲苯与正庚烷溶剂体积比和剪切速率对絮凝过程的影响,同时在群体平衡模型中引入絮体结构模拟絮凝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沥青质颗粒絮凝过程主要受剪切速率的影响,考虑了絮体结构变化的群体平衡模型模拟结果更为准确。研究结果对解决石油生产、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沥青质的聚沉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08.
突出流体的动力冲击效应是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主要致灾因素之一。为进一步认识该过程中煤-瓦斯两相流的冲击动力致灾机制,开展不同巷道布置形式下的突出物理模拟试验,分析突出过程中冲击力时空演化特征、冲击力特征参数及其致灾毁伤等级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直巷中,气流及稀疏两相流阶段冲击力的演化趋势随距突出源区距离的增加而愈发复杂;冲击力随着固-气比的增大而增大,峰值冲击力在稠密两相流阶段;冲击力衰减过程中存在起伏现象,表明突出能量的释放是阶段完成的;尾部结构对直线段的冲击力有巨大的影响,表现为直角L型>T型>圆弧L型;随时间的推移,直巷道中部逐渐发展成为严重灾害区,巷道致灾范围逐渐扩大,且主要向突出源区方向扩展;在拐弯巷道中,冲击力演化受气相的影响远大于固相;拐弯巷道内有灾害集中区的存在;冲击力在巷道内呈现出齿状的分布,尤其在拐弯巷道中呈现强-弱相间的分布特征;直角L型的动力致灾力度和致灾面积都大于圆弧L和T型;重灾区主要分布在直巷道中前部和拐弯巷道,同时,在直巷道尾部和拐弯巷道部分地域有安全区的存在;直角拐弯结构和平角分岔结构都存在能量集中释放从而导致冲击动力致灾增强的机制;弧形结构...  相似文献   
809.
程亮 《建设监理》2021,(4):12-15
从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等的特点上看,其主体结构的工程内容相对单一,但在主体结构完成后的后主体阶段,呈现出工程专业内容多、平行专业分包多、界面划分多和甲供材料多等局面.结合某大学的建设项目,详细论述了全过程工程咨询公司在后主体阶段如何以多元化、系统化、精细化和科学化的方式开展项目管理.以期对提高全过程工程咨询公司的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