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6篇 |
免费 | 152篇 |
国内免费 | 6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50篇 |
综合类 | 97篇 |
化学工业 | 238篇 |
金属工艺 | 106篇 |
机械仪表 | 139篇 |
建筑科学 | 144篇 |
矿业工程 | 66篇 |
能源动力 | 35篇 |
轻工业 | 134篇 |
水利工程 | 119篇 |
石油天然气 | 76篇 |
武器工业 | 16篇 |
无线电 | 26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87篇 |
冶金工业 | 125篇 |
原子能技术 | 27篇 |
自动化技术 | 1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68篇 |
2022年 | 68篇 |
2021年 | 72篇 |
2020年 | 62篇 |
2019年 | 76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58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78篇 |
2009年 | 79篇 |
2008年 | 63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74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61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40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39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8篇 |
1976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采用自交联工艺合成溶剂型橡胶系压敏胶,讨论了增粘树脂的用量、软化剂的用量、交联剂的用量、聚合反应温度、烘胶温度和烘胶时间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增粘树脂可以有效地提高压敏胶的初粘性和剥离强度,交联剂能够全面调节压敏胶的性能,适当的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有利于提高压敏胶的粘接性能。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增粘树脂与天然橡胶的质量比为701∶00,软化剂含量为20%,交联剂为0.4%,接枝共聚的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93.
94.
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观察和分析了交、直流杂散电流干扰下Q235钢在海南土壤中的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并对腐蚀过程的电化学参数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杂散电流腐蚀具有明显的电解腐蚀特征,电流流入金属构件部位成为阴极而受到保护,电流流出金属构件部位成为阳极而受到腐蚀;交、直流杂散电流腐蚀具有集中腐蚀特征,腐蚀产物呈絮状,产物层均有明显裂纹、分层、脱落现象,对基体不具有保护作用;交、直流腐蚀产物组成大致相同,主要为Fe3O4、Fe2O3,伴有少量FeS;杂散电流的存在会加剧Q235钢腐蚀,在同等外加电流下,交流杂散电流腐蚀的危害程度是直流杂散电流腐蚀的15.9%。 相似文献
95.
96.
采用磁过滤阴极真空弧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沉积抗冲蚀多层梯度TiN/Ti涂层,沉积前对基体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前处理。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压痕和划痕仪表征了试件的表面形貌、基本力学性能等,对试件的疲劳性能进行了考核,并分析了疲劳断口形貌。结果表明,LSP前处理在TC4表面形成了厚度约为300μm,具有高硬度和残余压应力的硬化层。TC4合金基体的平均疲劳强度为373.8 MPa,制备TiN/Ti涂层后试件的疲劳强度为363.7 MPa,较基体略有降低。增加LSP前处理后试件的疲劳强度为411.9 MPa,较TiN/Ti涂层试件提高13.3%,较无涂层试件提高10.2%。TiN/Ti涂层可以抑制表面上的裂纹萌生并减缓其扩展速率,但在拉伸过程中发生破碎而与基体发生剥离,裂纹抑制效果有限,且涂层的破裂促进了裂纹扩展。采用LSP前处理后,TC4表面形成的硬化层增加裂纹萌生难度,且提高的结合强度可降低裂纹扩展速率。 相似文献
97.
98.
99.
采用堆积密度分别为500 kg/m3、800 kg/m3的页岩陶粒和堆积密度为1 600 kg/m3的普通碎石作为粗骨料配制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并成型了钢管轻骨料混凝土与钢管普通混凝土,对比研究了二者的收缩应变、轴压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和温度-应变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粗骨料堆积密度的降低,同配比轻骨料混凝土的密度、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逐渐降低;相同龄期时,钢管轻骨料混凝土及其核心轻骨料混凝土的收缩应变均小于钢管普通混凝土及其核心混凝土的收缩应变,钢管与核心轻骨料混凝土的密贴性更好;钢管轻骨料混凝土的轴压应力-应变变化规律与钢管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相同,与钢管普通混凝土相比,钢管轻骨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有所降低,但比非钢管约束状态下轻骨料混凝土弹性模量的降低幅值有所减小;钢管轻骨料混凝土与钢管普通混凝土的温度-应变相当,均为4.0 με/℃左右。 相似文献
100.
为了便于计算机编程计算, 采用曲线拟合和寻求原始公式的方法, 对管壳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应力计算所用到的9 个系数的线图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