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11篇 |
免费 | 201篇 |
国内免费 | 13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34篇 |
综合类 | 349篇 |
化学工业 | 534篇 |
金属工艺 | 250篇 |
机械仪表 | 361篇 |
建筑科学 | 465篇 |
矿业工程 | 426篇 |
能源动力 | 115篇 |
轻工业 | 416篇 |
水利工程 | 292篇 |
石油天然气 | 286篇 |
武器工业 | 40篇 |
无线电 | 46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67篇 |
冶金工业 | 256篇 |
原子能技术 | 70篇 |
自动化技术 | 3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87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69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170篇 |
2013年 | 105篇 |
2012年 | 109篇 |
2011年 | 105篇 |
2010年 | 132篇 |
2009年 | 129篇 |
2008年 | 140篇 |
2007年 | 155篇 |
2006年 | 148篇 |
2005年 | 182篇 |
2004年 | 169篇 |
2003年 | 144篇 |
2002年 | 125篇 |
2001年 | 114篇 |
2000年 | 194篇 |
1999年 | 239篇 |
1998年 | 201篇 |
1997年 | 190篇 |
1996年 | 231篇 |
1995年 | 191篇 |
1994年 | 210篇 |
1993年 | 181篇 |
1992年 | 187篇 |
1991年 | 187篇 |
1990年 | 181篇 |
1989年 | 123篇 |
1988年 | 51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40篇 |
1982年 | 38篇 |
1981年 | 20篇 |
1980年 | 26篇 |
1979年 | 15篇 |
1977年 | 15篇 |
1976年 | 9篇 |
1958年 | 11篇 |
1955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23.
从影响硫酸铵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出发,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生产优质硫铵的最佳操作条件,映以酸铵工业品指标合格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4.
25.
27.
机车修理工厂每月生产作为修理机车用的成百吨铸件中,大部分是用OцC4-4-17、OцC5-5-5 及OцC3-11-5青铜铸造的。这些铸件用硬模铸造,由于减少了机械加工裕量和浇冒口上的金属消耗,因而节约了大量的青铜。用硬模铸造青铜铸件,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2倍,机械加工工时大大减少。由于用硬模铸造,因此青铜铸件的生产成本比用砂型铸造的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28.
RuO2含量对Ti/SnO2+Sb2O3/RuO2+PbO2阳极性台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以钛为基体、SnO2+Sb2O3为中间层、RuO2+PbO2为活性层的Ti/SnO2+Sb2O3/RuO2+PbO2电极。应用极化曲线法和循环伏安法测定不同RuO2含量下电极在25℃,0.5mol/LH2SO4溶液中的电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RuO2含量的增加,相同电极电位下的电流密度增大;相同的扫描速率下,RuO2含量增加,电极的伏安电荷值增加,即电极的电催化活性随着Ru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1.0mol/LH2SO4溶液中,60℃、电流密度为2.0A/cm^2条件下,电极寿命快速检测结果表明,Ti/SnO2+Sb2O3/RuO2+PbO2电极的寿命随RuO2含量的增加而下降;但与不加有SnO2+Sb2O3中间层的Ti/RuO2+PbO2电极相比,电极寿命则显著增加。RuO2的含量还对电极的表面形貌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该文通过水质调查和大量实验数据,对循环水改为黄河水质运行的配方进行了筛选,并提出了自然pH全有机配方的概念,通过监测数据,对黄河水配方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该配方投用后,不但能节约地下水资源,而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0.
用热重仪(TG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其能谱(EDX),研究了表面纳米化对1Cr17不锈钢在700℃水蒸气中耐氧化性的影响。氧化动力学表明,在氧化开始阶段,表面纳米化后氧化速度高于原始样品,与传统喷丸处理后的耐氧化性能相当,但在氧化2小时时就很快达到钝化,氧化速度明显低于原始样品和经传统喷丸的样品。无论是否纳米化处理和经过传统喷丸处理,高温氧化时都在表面部形成T(FeCr)2O3型氧化物。但表面纳米化后由于表层高密度的晶界为Cr原子的扩散提供了快速通道,使得(FeCr)203型氧化物中Cr的浓度迅速提高,形成了致密的Cr2O3层,使得耐氧化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